当前的俄罗斯,最尴尬的地方在于:明明强弩之末,却总想摧枯拉朽。
而对于俄罗斯而言,撤退即便套上再多诱敌深入亦或是舍卒保车的光环,也难以掩盖俄军当前骑虎难下的窘境。再天花乱坠的“大棋”说,也阻挡不了俄罗斯积重难返的失败命运。
毕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凌厉的攻势不得不被进退两难的消耗战取代,俄罗斯的旗开得胜也就基本成了痴人说梦。
很多人说,俄罗斯之所以如此被动,根本原因在于军改一发不可收拾的跑偏。此言不假,毕竟海湾战争给世界带来的冲击实在太大,让大家都一度认为,这才是未来战争的真实面貌,以前拿人命和装备堆出来的大纵深突击和所谓的“钢铁洪流”都是个啥。
再加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极度缺钱的尴尬,促使俄罗斯高层迅速下定决心,立刻马上进行改革,用有限的时间,打造出一支精明强干的现代化俄军。
但问题是,再穷不能穷装备,再瘦不能瘦陆军,毕竟装备是现代战争的利刃,陆军是现代战争的基础,没有这两项,俄罗斯根本就不能称之为军事强国。
遗憾的是,俄罗斯的军改,两头都一言难尽,不仅陆军只剩下区区25万人,根本就适应不了现代化地面战争的基本需要,武器装备也基本是吃苏联老本,俄乌冲突爆发9个月愣是没怎么看见作为大国尖刃的空天军。
这就奇了怪了,明明压缩军队规模已经省了很多资金,那这些省下来的军费为什么没能成为黑压压的现代化战斗机群,或者一排排导弹火箭?
关于这个问题,普京应该心知肚明。作为一个寡头立国的国家,俄罗斯的腐败无处不在,军队更是如影随形。在苏联解体之初的那几年,贱卖武器装备早已成为大兵们搞钱的主要途径,虽然普京将能源收归国有后,俄罗斯有了给士兵按时发工资的资本。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想要“改邪归正”何其难忍?
所以,就像剩下几十年烟钱也买不了一辆宝马一样,俄军压缩军队规模省下来的钱,也没有成为打造现代化军种的启动资金。结果就是,仗打起来,陆军数量捉襟见肘,不得不靠“部分动员”填补窟窿,空天军则基本龟缩不出,眼睁睁地看着缺乏制空权的陆军被西方国家一览无余,然后慢慢地消耗殆尽。
对俄罗斯而言,想要胜利最好的方式无疑就是雷厉风行。用狮子扑兔般的闪击战,迅速打垮甚至消灭乌克兰,使乌克兰身后的西方国家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点,相信俄罗斯高层心知肚明,但跑偏的军改注定了俄罗斯不具备速战速决的可能,而一旦陷入又臭又长的拉锯战,俄罗斯也就失去了赢得战争的可能。
那么,明知俄军如此拉胯,为何普京还要坚持与乌克兰交兵?静夜史认为除了西方国家欺人太甚,拉拢乌克兰加入北约,企图堵死俄罗斯的西南大门,迫使退无可退的俄罗斯不得不背水一战。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俄罗斯经历过过南奥塞梯战争以及叙利亚内战的势如破竹,对自己的军改很有信心。
另外,俄罗斯在开战前,提出的口号也相当能“服人”,那就是消灭泽连斯基为首的纳粹分子,守护乌东俄罗斯民众的安宁,充满了人道主义的正义感。
在静夜史看来,虽然现代战争,战斗意志和武器装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师出有名”是赢得战争的核心要素,毕竟即便不能争取乌克兰民众箪食壶浆以迎俄军的望风倒戈,最起码能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
而俄罗斯似乎最不在意这些“虚名”,毕竟俄罗斯只有两个盟友那就是陆军和海军。但问题是,如果能长驱直入、无往不胜,那这种操作自然没有任何问题。可现实情况是,俄罗斯不仅没有风卷残云,反而被北约支持的乌克兰激烈抵抗甚至在部分地区成功反攻,哈尔科夫和红利曼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得而复失。
那么在战局被逆转的情况下,俄罗斯是怎么反败为胜的呢?当然首先是推动乌东4地区“公投入俄”,然后是发布“部分动员令”,征召30万大军投入战场,最后是以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为契机,大规模轰炸乌克兰全境。
在静夜史看来,在战局被逆转的情况下,俄罗斯任何一步操作都是无济于事的挣扎,即便有用,也是饮鸩止渴,尤其是乌东4地区的“公投入俄”。
在俄罗斯看来,遵守所谓的国际法,以法律手段捍卫俄罗斯的战争成果,不失为战局由攻转守后的止损之计。
但问题是,战争初期的反纳粹口号哪里去了?俄罗斯的战争目标难道就是吃掉乌东吗?或许俄罗斯确实是这么想的,毕竟北约东扩已经近在咫尺,如果俄罗斯不有所动作,接下来的局面势必更加被动。
但把自己的真正目的主动暴露并付诸实施,性质就完全不一样。毕竟,战略目标的朝秦暮楚向来是兵家大忌。俄罗斯即便能说服士兵们前赴后继,也不可能保证国际社会的见怪不怪。事实上哈萨克斯坦等传统盟国争先恐后的背刺,已经充分说明了问题:
以它国领土做自己缓冲,向来不得人心!
况且还是在出师不利的情况下祭出这样的大招,你让俄罗斯士兵们如何坚定地为新领土前赴后继?他们的心理压力和抵触心理该如何平息?
事实上从公投后进行的“部分动员”效果来看,效果确实相当不理想,很多俄罗斯小伙子饭都没吃就连夜动身跑到了国外。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动员的军队即便数量能达标,损失的武器装备该如何迅速补充?优秀指战员的损失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
所以当前俄罗斯面临的最现实情况就是:俄罗斯根本就没有实力守住乌东4地区“不受侵犯”,身体却身不由己地将守卫乌东4地区作为自己的底线。
虽然在公投之前,俄罗斯反复向国际社会吹风,表示保留用核武器捍卫乌东4地区的权利。但北约核武器相比于俄罗斯只多不少,而且一旦使用核武器必将彻底成为国际社会的众矢之的,所以在经过短时间的思想斗争后,俄罗斯终于口风大变,表示不会打核战争,只在常规战争领域拼命。
而毫无后顾之忧的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大力支援尤其是随时可能的下场作战,让俄罗斯在常规战争领域面临的局面必然越来越被动。
但将乌东4地区视为俄罗斯领土并不容侵犯的大话早已吹出,俄罗斯该如何实现自己的目的?当然是硬着头皮不断冲锋,赫尔松之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呼之欲出的。
某种程度上说,赫尔松战役成败,将决定俄罗斯对乌东4地区占领的牢固程度。所以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下,俄罗斯决心顶着巨大压力食言而肥,在战前主动放弃赫尔松右岸地区,企图凭借第聂伯河的“天堑”守住赫尔松的最后阵地。
但问题是,第聂伯河是不是天堑不好说,冬季结冰是肯定的,俄罗斯该如何在赫尔松寸土必争?而且即便能够守住赫尔松,俄罗斯该如何防范乌克兰在乌东其他地区的进攻呢?
答案似乎不言而喻,毕竟当俄罗斯失掉了闪电战的先机,就必然要面对北约国家争先恐后的群殴。而今俄罗斯主动以进为退,将战线推进到敌人眼皮子底下,和苏德战争前苏联构筑“东方战线”异曲同工。
只是,苏军能在一溃千里后,得到美英等盟国的大量输血,并且靠着“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资源的能力迅速回血并反败为胜,成为颠覆纳粹德国的中流砥柱,今天的俄罗斯呢?
所以俄罗斯在赫尔松不战而退绝非偶然,这是一种舍卒保车的操作。只是,卒子舍了,车也未必能保住。
在静夜史看来,由于推动乌东4地区公投入俄给自己背上了千钧重担,同时因为吞并它国领土人缘散尽,俄罗斯距离战争的最后胜利已然越来越远。
那么,俄罗斯会退回到战争的起点,也就是彻底退出乌克兰领土并失去到手的克里米亚吗?大概率不会,毕竟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援不是永无止境的,尤其是美国早已表现出了“后劲不足”的情况,在没有西方国家支援的情况下,乌克兰想继续支楞注定力不从心。
但战场上的被动,早已让俄罗斯内部民怨沸腾。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挫折直接导致“二月革命”一样。由于自古以来俄罗斯就是靠战场上的胜利维持权威,所以当遭遇挫折,无论是不是亡国灭种的危机,俄罗斯内部都必将暗流汹涌。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小心敌特
你懂?
喜马拉雅能不能不要给我推这种垃圾节目!
行水的小鱼 回复 @kf困: 拉黑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