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集凯叔讲历史-刘裕摆却月阵:我用“月亮”消灭你

第140集凯*********************

00:00
12:17


【第140集】我用“月亮”消灭你

刘裕摆却月阵

宝贝儿,欢迎收听《凯叔讲历史》。上一集我们讲了归隐田园的诗人陶渊明,这一集我们讲一位领导北伐的将军——刘裕

刘裕,出生在贫寒人家,年轻的时候,非常落魄,砍柴、种地、打渔、卖草鞋,这些事他都做过。可是刘裕人穷志不穷,虽然生活困苦,他依然有着平定天下的志向。

后来刘裕参了军,在军中屡立战功,一步一步的成为了东晋王朝举足轻重的人物,官拜太尉,按现在话说,就是三军总司令。此时的刘裕,虽然已经功成名就,但是并没有忘记年轻时的志向,他要平定天下,一统中华。于是他率军北伐,先灭掉了十六国中的,随后又把目标对准了


公元416年,刘裕派出五路大军,水陆并进,直捣后秦国都长安。但是攻打后秦,水军要经过北魏的地界。刘裕此战的策略是:全力灭秦,暂不惹魏,先礼后兵。可是北魏的皇帝也不是傻瓜,人家知道,刘裕一旦灭了后秦,下一个目标就是我北魏。于是北魏派出了司徒长孙嵩,率领二十万大军、三万骑兵,来到黄河北岸,阻击东晋的水路大军。

刘裕得到消息,亲自赶往前线,指挥作战。他把晋军的将领召集到船舱中,商议对敌之策。

“魏军不与我们正面交锋,我们上岸出击,他们就撤退,等我们回到船上,他们就朝我们射箭,阻碍我们前进,着实可恶!”

“我们不如改道吧,避开魏国的地界,绕路去秦国。”


刘裕摆摆手:“我们陆上的兵马已经到了洛阳,如果此时改道,势必会耽误两军会师的时间,影响我们灭秦大计。”

将领们议论了半天,也没想出对付魏军的方法。转眼到了晚上,刘裕望着天空中的一轮半月,突然眼睛一亮,想出了一条破敌妙策。

话分两头,我们再说北魏军的统帅长孙嵩。这几天,他成功阻挡了晋军的前行,此时正在后方大帐中饮酒。突然,探马来报:“启禀将军,有一队晋兵上了岸。”

“不是跟你们说了,晋军上岸进攻,你们就撤退,等到晋军一上船,你们再进攻吗?”

“可是这次,晋军既没有进攻,也没有撤退,他们在岸边,围了个圈。”

长孙嵩心想:“晋军无缘无故围了圈,这是想干什么?其中必有古怪!”想到这里,长孙嵩马上命人备马。他亲自带着骑兵,来到了前方,远远望见晋军排好了上百辆战车,每辆战车上,都站了七名士兵,手里拿着巨型盾牌。百辆战车沿着岸边,摆开了一个半圆形的阵势,两翼紧紧靠着河岸,中间鼓出。


长孙嵩皱起了眉头,心里琢磨:“看晋军的样子,像是摆了个阵,可这背水列阵,乃是兵家大忌,当年韩信背水一战,也是事先在敌军后方设了埋伏。可这晋军一直在水上,又怎设埋伏?”长孙嵩正在这儿瞎琢磨,就见半圆形的阵中,升起了一面白旗。紧接着,岸边的一艘大船上,出现了一排火把,在火光的映照下,一员大将顶盔掼甲,站在甲板之上,手按佩剑。

长孙嵩一眼就认出了此人,正是晋朝的统帅、太尉刘裕。长孙嵩心中一喜:“没想到刘裕竟然亲自来到疆场,今天我就让你有来无回!”长孙嵩拔剑高喊:“弟兄们,刘裕就在前面的船上,随我一起,活捉刘裕!”

北魏士兵一齐高喊:“活捉刘裕、活捉刘裕!”他们吆喝着,冲向了晋军的圆阵。


与此同时,晋军战船也冲下了2000名步兵,他们手里拿着强弓硬弩,登上那一百辆战车,朝着冲过来的北魏士兵,不停地放箭。

北魏士兵的冲锋停顿了一下,但随即他们就发现,晋军射过来的都是小箭、轻箭,这些箭射在他们身上的铠甲上,根本穿不透、伤不了他们。这下魏兵就不怕了,他们一边喊着“活捉刘裕”,一边玩了命地往前冲。

等到魏兵杀到阵前,忽然,有无数支长矛,从阵中飞了出来,这些长矛飞得笔直,插入了魏兵的身体。这些长矛都有三、四尺长,矛头非常锋利,一支长矛下来,就洞穿了两、三个魏兵,就像串糖葫芦一样。

这就是刘裕看到天上的月亮,想出的破敌之计。他摆的这个阵,因为形状像个半个月亮,所以名叫“却月阵”。他先命士兵用小箭射敌,让敌军误以为自己的装备不行,诱敌来攻。等到敌人到了近前,埋伏在阵中的弓弩手,以长矛为箭,发射出去,击杀敌人。

长孙嵩眼见自己先头部队的骑兵一串一串地倒下,他不甘心失败,挥剑高喊:“继续冲,今天一定要抓到刘裕!”

长孙嵩带来的三万骑兵,一齐冲了上去。可是由于晋军摆了一个半圆形的阵,背水列阵,大大缩小了攻击的范围,使得后面大部分的魏兵没法从其他方位进攻。而这“却月阵”中射出的长矛,却能一批又一批地把冲到近前的魏兵射杀。不大会儿工夫,却月阵前躺满了北魏士兵的尸体,这些尸体堆成了一座座小丘,阻挡了后面北魏士兵冲锋的道路。


长孙嵩眼见败局已定,他咬着牙说了一个字:“撤!”

就这样,刘裕利用战阵的优势,弥补了步兵的短处,创造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却月阵”,只用了2000名步兵,就打败了北魏的3万铁骑。

刘裕没有下令追击,他命士兵们回到船上,从水路继续西进,在潼关与陆军会合,一路高唱凯歌,攻下长安,灭掉了后秦。

经此一役,刘裕在东晋王朝中的声望越来越高,四年之后,也就是公元420年,刘裕接受了东晋皇帝的禅让,他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东晋王朝自司马睿建康称帝,至此经历了一百零四年。历史自此掀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好了,宝贝儿,今天的故事凯叔就讲到这儿。


其实刘裕也是中国古代的千古名将,很多诗人、词人都曾经写诗纪念过他,比如说凯叔很喜欢的南宋词人辛弃疾,曾经他有一首词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的上半阙是这么写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个寄奴就是刘寄奴,刘寄奴就是刘裕。这首词的上半阙其实写了两个历史人物,一个是刘寄奴刘裕,还有一位是孙仲谋,你知道孙仲谋指的是谁吗?如果知道的话在留言里告诉凯叔,咱们留言里见!


人物介绍

1.刘裕

(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

420年—422年,在位。南朝刘宋开国皇帝。

刘裕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史称刘宋或南朝宋。

被李贽誉为“定乱代兴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称。

永初三年(422年),刘裕病逝,终年五十九。

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葬于初宁陵。

2.长孙嵩

(358年—437年3月4日),本姓拔拔,其名为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所赐,代郡(今山西代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重臣、将领。

长孙嵩十四岁时就代父统军,累著军功,历任冀州、相州刺史、侍中、司徒。

长孙嵩在代王拓跋什翼犍在位时,任南部大人,后为北魏开国功臣。

明元帝拓跋嗣即位后,与奚斤等八人坐于止车门听理万机,世号“八公”。

太武帝拓跋焘为太子时,临朝监国,长孙嵩为左辅。

太武帝即位后,进爵北平王,官至太尉,柱国大将军。

太延三年(437年),长孙嵩去世,终年八十岁,谥号宣王。

孝文帝时追录先朝功臣,以长孙嵩配祭宗庙。

3.司马睿

(276年—323年),字景文,东晋开国皇帝。

318年—323年,在位。

太熙元年(290年),司马睿袭封琅邪王,曾经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战役;但是由于作战失利,司马睿便离开洛阳,回到封国。

晋怀帝即位后,司马睿被封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后来在王导的建议之下前往建康,并且极力结交江东大族。

永嘉七年(313年),晋愍帝封司马睿为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

晋愍帝被俘后,司马睿在晋朝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于建兴五年(317年)称晋王,建元建武。

太兴元年(318年),即帝位,为晋元帝。

永昌元年(323年),去世,时年四十七岁,葬于建平陵,谥号元皇帝,庙号中宗。


名词解释

1.十六国

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蜀地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后称前赵)时起。

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

这一期间,中国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而北方和西南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

其中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被统称为十六国。

2.南燕

南燕,十六国之一,慕容德所建。

398年,建都滑台。统治今山东及河南的一部分,史称南燕。

409年,东晋刘裕率师北伐。

410年二月,广固失陷,南燕亡。

历二主十二年。

3.后秦

(384年-417年),是十六国时期羌人贵族姚苌建立的政权。传三世共三帝,历经三十四年。

公元386年,姚苌称帝于长安(今陕西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国号秦,史称后秦。统治地区包括今陕西、甘肃东部和河南部分地区。

公元417年,刘裕大军攻破潼关,围攻长安,姚泓举家投降,后秦亡。

4.长安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隋唐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市。

长安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起点,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的中国城市,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200多年(不计陪都)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建都于此,唐朝鼎盛时期常住人口185万。

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一千多年,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是国际著名旅游城市。

长安文化影响极其深远,由于建都长安的周、秦、汉、隋、唐是中国古代最为强盛和文明的黄金时代,因此在唐以后,虽然长安不再为国都,但“长安”一词却成为国都别称。

今天首都北京最重要也最知名的神州第一街——长安街,就是以古长安命名。

5.北魏

(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

398年六月,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

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

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

从386年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享国148年。

6.司徒

司徒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名,由《周礼》地方官司徒演变而来。

汉西京初不置。

汉哀帝元寿二年,罢丞相,置大司徒。

汉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

7.太尉

太尉,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为“三公”。

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

8.顶盔掼甲

戴上头盔,披上战甲,指全身武装。

9.却月阵

却月阵是中国古代兵车战法中的一种战法。

按照《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八》还记载,刘裕用“却月阵”,以2000步兵大破北魏3万精锐骑兵。

10.潼关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

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

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

过去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 “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这里形势的险要。

杜甫游此后也有“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的诗句。

11.东晋

(317年-420年),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

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

元熙二年(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安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12.建康

建康是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名称,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朝六代京师之地,是中国在六朝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首开都城中轴对称布局的先例,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并深刻影响到东亚各国。

六朝皇宫台城,宫殿壮丽巍峨,殿阁崇伟,为北魏都城以及东亚各国争相效仿,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深远影响了后世都城建设的形制。

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与西方的古罗马被称为人类古典文明的两大中心,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刘裕大摆却月阵


东晋政权世袭表

北魏政权世袭表

后秦政权世袭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e白衣不染尘e

    孙权

    红裙子2018 回复 @e白衣不染尘e: 我喜欢孙权,你喜欢三国演义里的那个人物呢

  • 原来炎炎炎

    历史和古诗结合起来 真好啊

    aa宁夏 回复 @skyblue066: 这啥模玩意啊

  • 快乐的小朱猪

    孙权

    寒斗罗运成 回复 @快乐的小朱猪: 快乐的小朱猪被绑架了。

  • 美丽人生88888

    孙权

    一只想成为皮卡丘的猪 回复 @美丽人生88888: me to

  • 1374361msny

    孙权

    clinglei 回复 @小跳鼠的梦: 我是hao wu

  • 玉璧城攻守战

    孙权

    逗嘛 回复 @玉璧城攻守战: go哦可岁末贴

  • 翟昱昆

    好好听听

    fotcme03jecbmiku1ist 回复 @翟昱昆: ffygfhgfgtddchjhqwpertyuiooiraadghjkooodsfhkkxzxheechyssfgbbgfx

  • 追梦少年820

    孙权。

  • 梧桐树下的娜娜小姐

    孙权!

    莫子衿_慕江 回复 @莫子衿_慕江: 不是不是dui

  • 本瑞186

    孙权

    逗嘛 回复 @本瑞186: 大厅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