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非鱼
这两天,国家审计署曝光了一个大消息,可能会引发新一轮卖地流拍潮:
70个地区通过“自卖自买”国有资产、虚构土地交易。
过去两年,土地市场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国资房企大面积兜底地方城市卖地。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房企拿地金额中,央企国企占比高达53%,地方城投占比32%,也即国资房企占比高达85%。而民企拿地占比仅占9%。
但国企、央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作为企业,他们拿地也得衡量风险。至于城投,本身就是地方城市的发债公司,债务已经让他们头疼,继续兜底,只会继续加大债务压力。
而且,最关键的是,国家审计署6月26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点名了地方城市的卖地左手倒右手,刷数据现象。
《报告》重点审计了18省本级及36个市县共54个地区的财政收支管理情况,并就共性问题延伸了其他地区。主要发现4方面问题:
其中第一条就是违规组织和返还财政收入。
70个地区通过“自卖自买”国有资产、虚构土地交易等方式虚增财政收入861.3亿元,其中67.5%发生在县级。
去年10月份,财政部就明确提出,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收入。
但为了刷数据,让卖地收入好看,给房企和市场以信心,很多城市还是铤而走险。
不仅刷数据,还存在返还卖地收入的情况。大概意思就是,让房企高价来拿地,然后返点。
这些行为,让当下的房地产市场扑朔迷离,眼见不一定为真。
在国家审计署曝光这些行为下,接下来城投等国资企业的刷数据行为肯定会收敛一些,同时也意味着:
流拍率又会被拉起来。
除了这些行为被报告会加大国资房企的兜底难度外,市场本身的压力,也会是新一轮土地流拍潮的助推器。
因为目前整个市场卖房都费劲,新房卖不动,二手房越卖越多。
以武汉的房地产市场来看,目前新房供应太大,二手房越卖越多。整个市场已经呈现供应大于需求的局面。
贝壳披露,今年2至3月份,贝壳平台武汉二手房每日成交量约200套,最高单日成交量超300套。5月份,全月成交量仅为3183套,平均每天成交仅约100套。
从日均200套最多300套,到日均100套,这样的跌幅堪称大跳水。
最关键的是,武汉的二手房和当下绝大多数中心城市一样,越卖越多。
易居研究院最新披露了一份《二手房挂牌激增现象研究》最新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
第一,13个被追踪的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均创下历史新高。13城二手住宅挂牌量为199万套,相比今年年初159万套增长了 25%。
第二,从当下挂牌规模来看,重庆、成都和上海的二手房挂牌量规模相对大,6月初分别为22、20和18万套。
第三,从挂牌增速来看,今年6月份上海、武汉和西安的二手房同比去年同期,增速最大,分别为82%、72%和40%。
也即武汉的二手房挂牌量半年增速位居全国第二。
13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
武汉来说,5月份,武汉贝壳平台新增挂牌量约24000套,而全月成交量仅为3183套。挂牌增量是成交量的近8倍。
这种市场之下,房企即便有钱,也会三思而后行,更何况,当下的房企,仍陷入在债务的泥淖之中,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克而瑞披露的数据显示,5月末环比净增加104个商票逾期的项目公司,其中4月发生逾期但5月实现逾期余额清零的项目公司32个,5月当月新增逾期项目公司136个,环比增长15.3%。
同时,房企退市潮也在上演。
6月6日,昔日的四川“房企一哥”蓝光发展被终止上市并摘牌,成为了退市新规下A股首家“面值退市”的房企。此前,*ST中天、ST美置、*ST嘉凯以及ST泰禾也已触发了“面值退市”的情形,按照规则将踏上退市之路。此外,ST粤泰、ST阳光城、*ST宋都等三家房企均已锁定“面值退市”名单,这也意味着A股将迎来房企的批量退市。
近日,“河南王”建业地正式违约,其在23日发布公告中称:
未能按时偿还一笔境外债的利息,将暂停向所有境外债权人进行支付,集中资源保交付、保经营。
当下没有房企的日子过得舒坦,特别是民营房企。日子过得朝不保夕,哪还有钱去拿地。
至于不拿地未来的利润就没有增长点,那是后话,当下得活下去,才有谈论未来的意义。
所以,战略收缩、躺平,是大多数房企的选择。这一点从财政部公布的全国卖地数据中,可以一览无遗。
财政部披露的数据显示:
今年1至5月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4893亿元,同比下降20%。
快半年了,卖地收入只有14893亿元,同比下降了20%。年初定下的非常保守的目标是,增长0.4%。如今不但保不住正增长,反倒下跌了20%。
按照这种趋势,全年卖地收入可能也就3.5万亿左右。去年卖地收入下跌了。
原创不易,辛苦动一动你的小指头,在文章右小角点个在看、点个赞。欢迎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转载、广告投放、加入读者群,请联系微信:593594349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