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您好,我是主播小豌豆。今天是六月十八号,今天对于你来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日子吗?让我们拨动历史的指针,回到二百零八年前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1815年6月18日,滑铁卢战役
滑铁卢战役位于比利时境内的圣让山,法国人民历来忌讳提到“滑铁卢”,把它视为法兰西民族的耻辱,一般称这次战役为“圣让山战役”。那么,我们经常说“遭遇滑铁卢”,把“滑铁卢”作为失败的代名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说到滑铁卢战役,你一定会联想到主角拿破仑,拿破仑在古代欧洲战争史上,几乎是神话一般的人物。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拿破仑横扫欧洲大陆,所向披靡,几乎战无不胜。但——昔日“战神”,却在滑铁卢战役中遭遇惨败,这成为拿破仑政治生涯的转折点,这次战役结束了拿破仑帝国,让他彻底告别了法国政坛,“滑铁卢”也由此成为失败的代名词,用来形容由鼎盛时期走向衰败的转折点,也衍生为“诱发导致衰败的关键性事件”。
作为昔日战神的拿破仑为什么会遭遇滑铁卢之败呢?比较公认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在欧洲战场上节节胜利的拿破仑,开始膨胀起来,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远征俄罗斯,长途奔袭加上酷寒的天气、短缺的粮草最终使他元气大伤,去时的60w大军,回来只剩下2w多人。拿破仑兵败俄罗斯后,反法联军趁机进攻,于1814年3月占领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并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第二,重新掌权后的拿破仑,兵力与反法联军差距悬殊,力不从心。1815年,拿破仑从流放地厄尔巴岛逃出,回到法国,重又登上皇位,用2个月时间组建了一只近30万人的军队。但对比第七次反法联军集结的近70w人精锐部队,力量仍旧悬殊。这使得历来主张集中优势兵力的拿破仑,不得已一开始就决定主动发起进攻,试图采用分散用兵,逐个击破的战术击退反法联军。但在之前的对俄战争中,法国的精锐部队已损失殆尽,法军战力大不如前。且仓促组建的军队缺乏训练,物资不足,高、中级指挥官更是缺乏,使得拿破仑不得已任命一些曾经背叛过自己的高级将领,但心里难免又有猜忌隔阂。无论说他是“用人失当”也好,还是“无人可用”也罢,总之各高级将领在战斗中出现多次失误,贻误了战机。
第三,两军交战,虽然双方都会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但突然降下的一场大雨,加重了前期失利带来的影响,终于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815年6月18日,以拿破仑为统帅的法国军队同以英国人威灵顿公爵为统帅的反法联军,在位于比利时境内的圣让山,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这场决战持续了约12个小时,最终以不可一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战败而告终。拿破仑再次退位,被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拿破仑帝国从此覆灭。滑铁卢战役之后,昔日战神拿破仑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病死。
战争的巨大消耗导致法国经济严重衰退,严酷独裁、穷兵黩武的统治使拿破仑逐渐失去了民众的支持,长期的战争使欧洲大陆需要和平、安定和休养生息。这虽然不是滑铁卢战役失败的直接原因,却是拿破仑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虽然滑铁卢战役失败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拿破仑本身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被否认。拿破仑仍然是法兰西帝国缔造者,卓越的军事家。拿破仑领导的战争先后5次打垮了欧洲各封建君主国组织的“反法联军”,保卫了法国大革命胜利果实,削弱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被认为是古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有希望统一欧洲之人。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这样评价拿破仑: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注:波拿巴是拿破仑的姓氏)
撰稿:小豌豆
这张画是谁画的啊,画的真好看
小豌豆_etl 回复 @小谦_9j: 雅克-路易·大卫,拿破仑的御用画师,这幅画名字是《1800年5月25日:拿破仑跨越阿尔卑斯山》,是1801年第一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