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纳雄耐尔之歌:第二集

英特纳雄耐尔之歌:第二集

00:00
26:11

       该剧由国家一级演员、广州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郭东文担任编剧和导演,国家一级演员黄力、白文显、王瑶、崔冰、刘红韵领衔主演,邀请了主任播音员佟冰和广东一线演员陈轶、胡炜、汪东、张浩天、韩波等担任重要角色,阵容强大,制作精良,语言精彩,音效震撼。

宏大叙事,线性结构,传递特色鲜明的编导理念

       广播剧《英特纳雄耐尔之歌》的时间跨度为1921年1935年,以瞿秋白张太雷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期间,相约翻译《国际歌》作为故事起点宏大的历史语境下,以《国际歌》在中国广泛传播为情节线,重点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中共三大省港罢工,大革命失败南昌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感人故事

      《国际歌》被称之为“歌曲式”共产党宣言,歌词与旋律中蕴含着澎湃的革命热情,如同战斗的号角,始终激励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与意志本剧正是以此为核心编导理念,以瞿秋白刑场高歌《国际歌》的悲壮情景,完成了首尾呼应的戏剧构成与演绎,表现建党初期,革命先驱者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为中国人民求解放谋幸福的伟大情怀。

金句叠现,知识密集,呈现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

       广播剧是典型的语言艺术,剧中的人物语言是否能够生动表达则体现出一个编剧的功力这部剧很多独白与对话,既是剧中的台词,也是历史的“原声回放”。

       “我们这个广播剧既兼顾了史料记载,同时也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再创作,更能为人物、事件增添色彩,让这段历史更具吸引力、传播力。编剧、导演郭东文介绍道。郭东文在话剧、影视剧、广播剧和各种文艺演出活动中有着长期的历练,创作经验颇为丰富。从这部广播剧的创作和制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和全体参演人员所凝结的创作实力和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能体会到他们对革命先驱者满满的敬意与深情。

创新理念,深入探索打造可视性的广播剧

       值得一提的是,本剧除了很好地完成了音频版的制作还全程拍摄了艺术家在话筒前的演播,最终将以现场演播,历史影像、人物资料和艺术画面的综合艺术形式,视听并举,音画融合呈现在播出平台以满足广大听众的视觉需求,这无疑是一次有价值的创新尝试。目前,《英特纳雄耐尔之歌》的“可视性”版本正在紧锣密鼓的制作之中,将于7月1日正式推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革命的进程势不可挡,《国际歌》的旋律谱写了一幅红色的历史,在《国际歌》在中国传播的100周年的日子里,让我们用广播剧的形式来重温中国革命百年壮丽诗篇和画面,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强大力量,在艺术享受中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第二集:1925年,在大革命的滚滚洪流中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中国工农革命运动。“五卅惨案”发生后,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全国各地纷纷声援上海的反帝爱国斗争。革命群众在悲愤的《国际歌》歌声中,表达了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的决心。1927年,蒋介石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了数千名共产党员与革命群众,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摧残。8月,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革命武装队伍在南昌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




编辑:李文琤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