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阳老师主讲)对联第二十四讲2

(易阳老师主讲)对联第二十四讲2

00:00
01:14:41

对联第二十四讲2:诗钟概说2

讲义整理兼主讲:易阳(2022年04月24日)

五、诗钟的标准书写格式:

1. 题目书写:

合咏:“XX”,分咏:XX·XX,汤网格:XXX

或者:钟题两字及分咏题目,采用题字之间加隔点“·”的形式,如:“X·X”凤顶格、“XX·XX”分咏。

多字钟题及合咏题,直接书写。如“XXX”汤网格,“XX”合咏。

2.诗钟书写:

诗钟的标准书写格式由钟题、作者署名和分两行排列的钟句组成。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诗钟通则(试行)》里对标点符号有专门规定:“诗钟书写。诗钟可依具体要求,或上下句分两行并排,或单行书写。上句除分咏格用“;”外,其它皆用逗号结尾,下句句号结尾。”如:

但在诗钟比赛时,为了节省篇幅或易于收集,也有一行书写的。

请大家在参加诗钟比赛的时候注意比赛组织者的书写格式规定。更多的诗钟术语,请大家留意讲义中的介绍。

六、诗钟的六要素要求:

(一)诗钟的格式:

《诗钟通则》“第一条  定句定数 诗钟一联由上下句组成,每句7字,共14个字。

初期的诗钟,曾有过五言、六言的格式。但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步淘汰了这两种格式。

(二)诗钟的节奏:

从前面举例的几例诗钟作品,我们可以看出,诗钟上下每句的节奏,都是前四后三(4,3)前二后五(2,5)的大节奏。

进一步细分诗钟的节奏,我们看到,诗钟的小节奏,要么上下句都是(2,2,2,1)节奏,要么上下句都是(2,2,1,2)节奏。

诗钟的节奏点都在二四六字位。

但《诗钟通则(修改稿)》第四条之六、几种特珠格目里提出一种“非律句”:

“因语流节点不同,且结构不可分割,采用前三后四的节奏或一字领的句式。”,作为诗钟的特殊格目,也算诗钟。

(三)诗钟的平仄:

《诗钟通则》第二条 语音依律

“一、平仄依古韵(平、上、去,入)区分,参照《平水韵》用字。”

《诗钟通则》明确规定,诗钟只能用古音。

二、平仄安排分每句第二、四、五、六字必论;上句尾仄收,下句尾平收。分为正格、别格(属特例,不倡导)。如下图所示(○表示平、●表示仄、⊙表示可平可仄):

1、正格

这一条是对诗钟断读的节奏点上句内平仄的交替、对立和句尾平仄的具体规则。

(请注意,这里所说的“诗钟正格”,不等同于“诗律正格”,不要把这两个概念混淆了。我们在“诗钟正格”中明确看到,其实诗钟正格是包括了诗律正格和变格的)。

从《诗钟通则》关于平仄的规定和这两个平仄图,我们还可以看出:诗钟的句内平仄与对联和对仗的“二四六分明”是一样的,但是“一三五不论”则与对仗和对联有所不同:

A、以双数字位为节奏点。也就是说,二四六分明。在二四六字位,句内平仄交替;句间平仄对立。这一点与律诗对仗联、对联是一样的。

B、诗钟比诗的对仗或对联的平仄要求更严格,第五字也必论

C、诗是要论孤平的,诗钟作为特殊格式的诗,同样要忌孤平(孤平,通则没要求)。而因为第五字必论,所以为确保下句不出现孤平,则第三字是有条件不论:

a、如上述(1.式)上句平起式,下比的后三字是“仄仄平”,如果第三字不论,就有可能成为:

所以,在上句平起的时候,下比第三字必论:

b、只有上比仄起式(上述2.式),即下比以“平平”结尾的时候,才能第三字不论:

由此可见,诗钟对平仄的要求,比律诗和对联都更严格。这就是在初级班就要求同学们忌孤平的原因之一:及早习惯忌孤平,对于诗钟甚至是诗的学习,可以打下好的基础。

D、诗钟只有第一字是可以完全不论的,因为第一字的“不论”,都不会造成三平尾、三仄尾和孤平。

至于《诗钟通则》提到诗钟平仄的别格:

《诗钟通则》已特别注明:“别格(属特例,不倡导。”

我以为,这只是对古人在诗钟发展中出现过的这种特殊格律的尊重。不作为今天我们创作诗钟的规范。所以我们不要采用这种别格,也不讨论这种别格。

比如,张西厢先生在《闲话诗钟》举例,就指下列诗钟平仄不妥:

张西厢先生评曰:“在诗固称名句,在钟则嫌‘数’字拗韵,在古人七律诗中,尚不多见,况于钟乎。”


上比第五字“数”字应平而用仄,第六字“行”应仄而用平,这是诗的特拗句型“仄仄平平仄平仄”,在诗是可以的。但在对联也不允许这种特拗句,诗钟更不允许。

而“巫”字是第一字,应仄而用平,张西厢先生并不说不妥,也就是第一字的平仄可以完全放宽。

(四)、诗钟的对仗要求:

《诗钟通则》“第五条: 对仗修辞采用以对偶为基本的修辞方法。”具体表现为:诗钟以工对为上。

我们都知道,对联和诗的对仗,包括词性和结构两方面,要“词性对品”和“结构对应”。

诗钟的对仗,比律诗和对联要求更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工对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

现代词类相同或古代类相同。

⑵ 名词(实字)还要小类相同。

张西厢先生在《闲话诗钟》里说:

“诗钟固重立意,并重对仗,有半字之差者,即非上乘。以虚对虚、实对实、地名对地名、姓名对姓名、颜色对颜色、朝代对朝代为工整。若字面亦能相对,如放翁对茂叔,司马对卧龙更佳。诗钟虽为诗之一联,然切流水对法,而对仗亦不宜假借

张西厢举例:

这两副对仗,张西厢认为:“在诗则为名句,在钟则嫌其以‘翼’对‘通’;以‘春蚕’对‘蜡炬’,不能合格。”

意为,以不同类的字相对,“翼”对“通”(实字对虚字)、“春蚕”对“蜡炬”(动物对器物),不是合格的诗钟。

“以‘人语’对‘猿声’,两字连用,借对一字者,则无不可。”

意为:两字成词,如“人语”对“猿声”(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偏正词组),用中心词“语”“声”同类相对,则是可以的。

又如张西厢先生举例:

(钟题“一唱”指:在上下比的第一字,必须分别嵌入钟题的“千”和“雪”)

张西厢认为:“千眼出自佛典千眼千手观世音,雪肤出自长恨歌雪肤花貌参差是。钟眼如不相称,则对仗更须求其工稳,上例绝不相称,而以承对,可称能手。

用现代词性分析,“千”是数词,“雪”是名词,单独相对,词类不成对。但与人体类名词“眼”、“肤”分别组合成名词性偏正词组“千眼”、“雪肤”,以中心词“眼”、“肤”人体类名词相对,“千”“雪”则成为修饰性定语,也算工对,是能手之为。


张西厢先生还说:“而双用常语,如‘天/地’对‘古/今’,‘春秋’对‘江汉’,则更无不可。”

“双用常语”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常见并列词组。并列词组相对,其实也是句内自对,是允许字类放宽的。

(五)、诗钟的立意:

张西厢先生说:“诗钟固重对仗,尤重立意,无意义之诗钟,谓之“哑钟”,敲之不响,唱之无味。盖以白粉墙对黑漆板之类,决难引人入胜。”


【立意】:前几讲中我们介绍过“立意”。在文学创作中,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立意产生在写作之前。立意的高下,决定了作品的优劣。诗钟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同样要注重立意。

什么是“无意义之诗钟”?我以为,指的是没有中心思想,没有经过精细构思,写作意图不明,逻辑混乱的诗钟,就是“无意义的诗钟”。


【哑钟】:诗钟如果没有立意,或立意低下者,称为“哑钟”。如:


雁足格:鸟/人

六载难飞为菜鸟;
八年乱语是啥人。


这首诗钟,立意不明,钟句逻辑混乱。这就是“无意义”的哑钟。


(六)诗钟的意联:

诗钟上下钟句之间的意联,视钟格不同,其要求不同:

1、合咏格:意联紧密

因为合咏格是两个钟句共同指向一个事物,也就是说,两句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所以,合咏格两个钟句必须有紧密的意联。如:

合咏:钓(限“名”字)
陈莪 


盛誉经纶传渭水,
清名蓑笠避严滩。

上比引用姜太公钓鱼典故。

下比引用(宋·吴锡畴)五言律诗《严滩》诗意:

上下比分别引用两个典,共同指向钟题给定的“钓”这个事件,只不过是垂钓的人和地点不同而已。

2、分咏格和笼纱格:无意联要求

因为分咏格和笼纱格钟题给定的事物或字词,往往是互相没有关联的,甚至以两个事物离得越远越好,所以分咏格和笼纱格上下比的句意没有意联的必要。只需在上下比中设置能是上下比产生联系的意象,使上下比能产生某种联系便可。如:

上比咏邮票:邮票又称“邮花”,旧时的西方邮票多印国家元首的画像,所以说“元首相”。

下比咏笔。是以“草”字即书法的笔法之一的“草书”来暗指“笔”;古时写字要用毛笔,毛笔因笔头蘸墨而称“黑头公”。

上下比的句意互相没有关联。把上下比联系起来的是“花”和“草”这两个同属植物类的名词和“相”和“公”这两个古代官衔。

笼纱格:高·贤

嵇康为首竹林七,

范蠡居先吴地三。

这首诗钟,用隐字法: 

上比用竹林七贤的典故,把“竹林七贤 ”的“贤”隐去。(嵇康是竹林七贤之首)。

下比用北宋以来人们对三位著名隐士:春秋的范蠡、西晋的张翰和晚唐的陆龟蒙

的合称“吴地三高”的典故,把“吴地三高”的“高”隐去(从历史时期来分,范蠡居于最先)。

从句意来说,上下比毫无关联。但用竹林七贤和吴地三高都是隐士,而使上下比关联起来。

3、嵌字格:无意联要求(详见第二十五讲)


4、诗钟忌合掌。(详见第二十六讲)

七、诗钟咏体与对联的区别:


除了诗钟只限于七字律句,而成联的字数、句数和联律不受限制外,诗钟与成联还有以下主要差别:


1、立意不同:


对联以言志为立意之要。联语无论景语或情语,都是作者情感的表达。而诗钟咏格,则是以准确描述钟题事物的形神特点为要,表达情感的要求不高。


2、目的不同:


成联学习以表达作者对事物的喜怒哀乐为主;而诗钟学习则是以训练律诗的对仗为主。


3、句意关联不同:


成联的出对句,要求有比较紧密的关联。而诗钟的出对句,不同的钟格对上下比的关联紧密程度要求不同。如合咏要求关联紧密,而分咏出对句的意联要求就较低。

4、对举要素要求不同:


诗钟的对举要素要求比对联更严格。


八、诗钟咏格与七律的区别:


1、格式不同:


诗钟只有两个七言句,七律有八个七言句。


2、构思不同。


七绝和七律都有起承转合,在构思的时候就要做好起承转合的安排。


3、作用不同:


虽然七律的颔联和颈联都要对仗,但它们只是起承转合的其中一个环节。比如,颔联一般起“承”的作用,颈联一般起“转”作用,两联都受前后文的制约。而诗钟咏格则要独立成意。


4、目的不同:


七律以言志为主,而诗钟咏格以状物为主。


5、押韵不同:


律诗要押韵,而诗钟不必押韵。


6、平仄、对仗要求不同:


诗钟的平仄要求比七律严格,表现在五必论。

诗钟的对仗要求比律诗严格,表现在工对要求更高。


7、意联要求不同:


表现在分咏和笼纱格不要求意联。


九、诗钟禁忌:


《诗钟通则(试行)》第六条规定,诗钟有以下禁忌:


1.合掌。即上下两句的意义相同;或上下两句中关键部位的词语不同,但词义基本相同者。

这一条其实指的是两个问题:

A、字异义同:

如陈茅老师举例的:

“似”对“如”,字义是一样的,都是比喻修辞中的喻词,字义都是“如同”、“好像”。是单字字异义同

“里”对“中”也是字异而义同,字义都是“在某个范围之内”。

在钟界,普遍认为,这样的字异义同,诗钟应该作为禁忌。

B、合掌:

又如陈茅老师举例:

家家即户户,户户即家家。节后,本应用节里,过节才大吃大喝,节后了再买那么多的鸡鱼肉?此鸡鱼肉,鸭兔羊只不过是表达过年节时大买好吃的罢了(此联中大家找找总称对别称的毛病),上下句表达的意思几乎一模一样。

陈茅老师认为:字异义同指的是诗中单字,二字以上才谓合掌。合掌是字异义同之延伸扩大,合掌是二字或以上,甚至上下句表达的意思差不多。

愚意赞同陈茅老师所见。

2.不规则重字。在上下两句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字,与其相对应的字却不相同。    

不规则重字,诗钟与对联和对仗的理解是一样的。大家可以参照对联关于不规则重字的要求运用到诗钟。

在《诗钟通则》颁布前,本人对这一点有所误解。以前各期的讲义中,我都强调诗钟不能用叠字,也没有分析是否能在诗钟运用重字修辞。在此,特作修正:

诗钟允许采用重字修辞,即只要没有不规则重字出现,都是可以的。如:

以上重字都是规则重字,其表达的哲理性也很强。应该允许。

3.前后失衡。上下两句里同类词一句有两项,一句只有一项;或者一句用典,一句不用典等。

这一条包括两方面的禁忌:

A、对仗不工,尤其是名词小类对仗不工:

a、《闲话诗钟》里所说的“三角钟”,即一物对二物:例如「风云」对「秋月」,「雨露」对「春烟」,风云、雨露,各为二物,而秋月、春烟,各为一物,在律诗中尚嫌不称,何况诗钟。

b、各诗钟社都有提及的“三足蟾”、“左右相撞”禁忌,如: 

共有四个名词“棹”、“岸”、“山”、“江”,其中三个地理类名词,一个器物类名词,这就是所谓的“三足蟾”,必造成有一对名词小类不工。如这里的“棹”对“山”。

“风”、“露”、“湖”、“山”、“雪”皆天文或地理邻类名词,独独一字“花”是花卉类,此即是“左右相撞”。可见,同样是名词小类工对的问题。

陈茅老师认为:左右相撞是三足蟾病的延伸,三足蟾只有三足,那“五足”“六足“呢”?即曰:左右相撞。

B、上下句修辞手法、分量轻重等不均衡:

a、上下钟句,一句用典,一句不用典。

我们在讲对联的时候,讲过上下联的修辞手法要一致,其中就有上下联要么都用典,要么都不用典。诗钟更不允许这种一句用典,一句不用典。

b、《闲话诗钟》指出的“跛脚钟”:

“跛脚钟”指的是上下比的分量失衡,如以下情形:一比堂皇,一比纤巧;一比如天,一比如井;一比自然,一比生硬;一比如香象渡河,一比则如黠鼠偷油。

4.分咏合咏犯题。

分咏体、合咏体、笼纱体和晦明格的暗嵌,体式就规定不能显示题字。如果这些体、格在钟句出现了题字,就叫“犯题”,当然是违反了这些体、格的要求。必然是禁忌。

《诗钟通则(试行)》,只列出这四方面的禁忌,而不是某些诗钟社团提出的更多禁忌(据说最多的社团列出了28项禁忌),愚意以为是从便于重振诗钟创作热情的角度考虑。

参与《诗钟通则》讨论的人,也有对诗钟诞生以来历史上对诗钟禁忌的认知没有统一有关。

现在颁布的只是试行稿,不排除在试行一段时间后会再作修改并定稿的可能。

所以,以本人理解,以这四方面的禁忌作为一个暂时的统一规范,也是可行的。

但愚意以为,这次的试行稿,没有做出平仄方面的禁忌,是一大缺陷。最起码应该加上这么几条:

5、忌三平尾;

6、忌三仄尾;

7、忌孤平。

就算《诗钟通则(试行)》没有列入这三条关于格律的禁忌,本人依然强烈要求师生一定要自觉执行这三条禁忌,并以此作为评判诗钟合格与否的一票否决标准。切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