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近期,一些城市掀起了“剩菜盲盒”消费热潮。“剩菜盲盒”是餐饮商家将临期或当日打烊前未售完的食品,以随机组合搭配成“盲盒”形式卖给消费者。“剩菜盲盒”一经推出,就受到了部分人追捧。一方面,其相对低廉的价格迎合了消费者经济实惠的用餐需求;另一方面,商家能够将未售完的食品进行二次售卖,避免浪费,节省成本。
“剩菜盲盒”并非新事物,早在去年就曾掀起热议。最近其之所以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很大一部分原因,乃是因为与之相关的专门平台、App密集上线。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有两个,一是餐饮商家的渠道成本降低了,更愿意尝试“剩菜盲盒”的新业态,相当于供给侧扩容。除此以外,在拉新补贴等经济激励下,闻风而来薅羊毛的用户急速增加,这大大拓展了“剩菜盲盒”的买方规模。
在这一新赛道上,一些App押下重注,那套“烧钱补贴,培养用户习惯”的互联网传统艺能,又登台演绎了一番。在某一平台上,其盲盒价格以11.9元和15.9元居多。虽然消费者无法指定盲盒内的产品,但袋中食物的价值会超过盲盒的售价,主打一个物超所值——当然了,这种“物超所值”,是相对于“原价”“标价”而言的。倘若考量到“保质期”等因素,盲盒里的许多食材本质就是“临期食品”。在此前提下,关于“性价比”“物超所值”的判断,或许就是另一套逻辑了。
按照商家和平台的说辞,“剩菜盲盒”创造性地提供了一种避免食品浪费的方法。严格说来,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就算没有这套新玩法,此前商超的很多临期食品,也会通过时段打折、清仓销售或者“公益赠送”等方式予以妥善处理。真正“一扔了之”的,并不太多……而换个角度理解,“剩菜盲盒”的最大作用,其实是给商家提供了一种从“剩菜”中回收最大价值的可能性,其核心还是利益驱动而非道义驱动。
应该说,“剩菜盲盒”那份绿色、反浪费的话术,给其自身赋予了某种道德光环,而一些买家也通过购买“剩菜盲盒”来追求某种道德实现感。但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虚渺的“道德感”,并不足以构成某种“技术规范”层面的责任豁免。关于食品安全,关于保鲜保质,“剩菜盲盒”理应拿出更有说服力的保障方案。一个基本的道理是,就算标榜做好事,也不能冒着吃坏肚子的风险。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