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小调弦乐三重奏 Op.9 No.3 II. 富有表情的柔板

C小调弦乐三重奏 Op.9 No.3 II. 富有表情的柔板

00:00
07:25

弦乐三重奏在室内乐当中是较为冷门的一个组合,除了古典时期的作品外,似乎乏人问津。莫扎特曾创作了一部杰出的嬉游曲(K.503),而后来的贝多芬也创作了五首作为延续。其中最有名的是一组三首编号作品九的三重奏,它们均采用了弦乐四重奏和交响曲一样的四乐章形式。从中我们不仅发现贝多芬对弦乐三重奏这一罕有体裁的贡献,而且可以发现贝多芬正是通过它走向弦乐四重奏领域的。

貝多芬一生中共寫了五首弦樂三重奏,都是屬於他早年的創作,這是他在定居維也納第一年的作品,雖然是早年的創作,卻已經流露出大將之風,顯示貝多芬如何以青澀之年,成功地掌握住這種不易寫好的曲式。而似乎貝多芬就是受到這類樂曲不易創作的難度挑戰所吸引,決心藉此展現他不凡的作曲技巧。

在貝多芬之前,海頓是第一位在這種三重奏型式上大量創作的作曲家,莫札特也在這方面貢獻過少量的創作,這些都對貝多芬產生了影響。其中作品三的一曲是最早完成的,這是一七九五年的作品,採用降E大調寫成,這對弦樂器演奏家而言是造成拉奏困難的一個調性,此曲的六個樂章和調性也顯示貝多芬顯然深受莫札特以同樣樂章數和調性所寫成的另一首弦樂三重奏作品:降E大調嬉遊曲。作品八的三重奏則是一首較不具演奏廳色彩,屬於娛樂性的作品,此曲偏向小夜曲的性質,曲中甚至出現了進行曲這樣的樂章。

作品九一共有三曲,這是一七九七年間的創作,這是獻給出資贊助貝多芬創作的布朗公爵的作品。這三曲的寫作可以嗅到貝多芬更具信心的展現,此三曲中,貝多芬展現了強烈的企圖心,超越了三重奏所給予的限制,有意讓其表現力達到近乎交響曲的苛求,為了達到這個要求,貝多芬不斷讓演奏者演出雙按音,以構成四聲部的和聲。這份錄音是小提琴家帕爾曼在一九八九年與好友祖克曼、哈瑞爾在紐約進行的知名錄音,首度直接從高價位降為超低價位發行,讓這份經典錄音更容易為大眾所擁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