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你解读的是《我们携带的光》,作者是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
之前,我们为你解读过米歇尔在2018年出版的自传《成为》。在那本书里,她重点讲的是,自己是怎么从一个非洲裔工人家庭的女孩,努力成为常青藤精英,然后又成为美国第一夫人的。而5年之后——也就是2023年,她又写出了这本《我们携带的光》,里面重点讲的是,她在担任美国第一夫人期间,工作、生活里的重重挑战,以及她应对这些挑战所使用的那些“心灵工具”。正是这些工具,守护住了她内心的光,帮她挺过了人生中的那些漫长的黑夜。
在丈夫奥巴马当选总统后,米歇尔的生活无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在9个星期内,把在芝加哥的家当全部打包,举家搬到了华盛顿。两个女儿入读了新学校,奥巴马忙着组建新内阁,而米歇尔则每天要为他们的新生活做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决定——从选择白宫的新床单和餐具,到安排就职典礼的各项事宜,再到给她自己招募工作人员,等等。
当然,这还算不得什么。从本质上来看,美国第一夫人,也只是一份工作而已。但难点在于,这是一份没有指导手册的工作,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做,而偏偏,所有人又都对你抱有非常高的期待,他们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时刻准备着对你的行为发表意见。稍微一个不小心,说错了话,或者做错了事,都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降低总统丈夫的公众支持率。而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第一夫人,米歇尔的身上,显然聚集了比以往更多的注视,更大的压力。
除了工作上的挑战,米歇尔还要应付生活里的烦恼。这部分的内容,很多人应该都有体验。比如,她跟伴侣奥巴马之间,也不总是和谐美妙的;还有,面对处于青春期的两个女儿,她也经常迷茫、焦虑,一旦觉得女儿有些地方不对劲,就开始反思自己,反思现在的生活。
在书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今天的音频,我也会分工作、生活这两个侧面,来为你讲述米歇尔在担任美国第一夫人期间经历的一些主要挑战,还有她的独特思考。听完之后,你会发现,其实,米歇尔也只是努力在做好自己的工作,照顾好自己的家庭,她曾经克服的很多困难,跟很多有家室的“职场人”所要面对的,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所以,在书中讲述的很多困境里,我们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并从中汲取力量。
第一部分
在正式进入米歇尔的第一夫人工作以前,我们先把时钟往回拨一点,讲一讲书里提到的一件事。那是2008年,距离总统大选只有几个月的时候,米歇尔第一次面向全国观众做电视直播演讲。那次演讲中,出了一起舞台事故。
演讲设在一个巨大的体育馆,当天米歇尔选的暖场嘉宾,是她的哥哥克雷格。克雷格下台之后,先是带着夸张的微笑,抱住了准备上场的米歇尔,然后在她的耳边轻轻说:“左边的提词器不亮了。”
米歇尔听完,感觉大脑一片空白。她在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里走上台,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趁着观众还在鼓掌,她迅速往左前方看了一眼,看到的是一片黑。一瞬间,她有点慌了。因为那是实时直播,她马上要开始一场长达16分钟的不间断的演讲,她现在不可能暂停下来,向谁求助。
这时,她想起场地中间还有一个大显示器,那里会用大号字体滚动显示她的演讲稿。可是,往那一看,她发现,又有另一个问题。因为全场观众当时手里都高举着写有她名字的标语牌,用力地挥,密密麻麻的,把后面的大显示器全挡住了。
所以,这就意味着,她只剩下了舞台右边的一个小提词器可以用。但是她绝对不能一直看着右边,必须全程把目光平均分配到整个场地。也就是说,在接下来三分之二的时间里,她需要脱稿演讲。
那,这场演讲最终完成得怎么样呢?
答案是,非常顺利。16分钟的演讲,她一个字都没讲错,一次磕巴都没打。
这是怎么做到的?是靠高超的记忆力?强大的心理素质?敏捷的临场反应?
这些都不是,起码不是主要的。米歇尔说,那天晚上,她依靠的是一件她唯一可以百分百无条件信赖的东西,那就是她自己的事前准备。
原来,米歇尔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重要演讲前,她都要提前好几个星期排练,把整篇稿子背得烂熟,把每一处的语气,每一个表情、停顿,都琢磨透,练到肌肉记忆的程度。
说实话看到这,我有点惊讶。我看过一些米歇尔的演讲。我之前一直觉得,她是一个“天赋型选手”。她的声音很有力量,她的语调、表情、动作配合相当自然,能让人不自觉地跟着她走。但是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没有什么天赋使然,这些都是坚实准备、反复练习之后呈现的效果。
她说,虽然这个准备过程,不轻松,但是,它们成了她抵御恐惧、意外的铠甲。所以,即使她的提词器坏了,即使她慌得一塌糊涂,但她依然可以靠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做到一字不漏。
而在接下来8年的第一夫人工作里,这种“扎实准备”的习惯,也在持续为米歇尔保驾护航。
比如,2009年刚搬到华盛顿的时候,她对白宫的生活几乎一无所知。但是,她知道开始一份新工作是什么感觉。在那之前,她已经在律师事务所、市政府、医疗保健机构,做过好几个不同管理岗位,也带过很多新员工。她很清楚,你不可能刚进入一个新岗位,就想着能跟这个岗位完美匹配。你必须先做足功课,退后观察一段时间,弄清其他人都是怎么干的,然后在实践中再不断地适应和调整。
而第一夫人,也是一份新工作,只不过挑战更大,也更奇特。它没有薪水,没有上司,也没有员工手册。米歇尔之前的人生里,都习惯了按任务清单做事,但这一次,没人告诉你该做什么,而做错的后果又非常严重。
这一次,支撑米歇尔走下来的,依然是她的扎实准备。奥巴马刚选上总统,她就开始打听人们会对她有哪些期待。她入驻白宫之后,第一时间,就详细研究了上一任美国第一夫人每一周、每一天的官方活动日程,让人做了一个大大的表格,列出了她都出席了哪些场合、组织了哪些活动。在上任第一年,她以效仿为主,后来逐渐开发出了一套她自己的优先事项和行动计划,越来越得心应手。
米歇尔说,这种制定计划、扎实准备的习惯,能帮她在压力巨大的环境下,更冷静地工作。而且,能让她在遇到意外的时候,心里有谱,脚下不乱。这么多年来,她深刻体会到,只有先准备周全,才能更好地随机应变。
除了新工作内容上的挑战以外,米歇尔在第一夫人这份工作里,还承担着一种与她种族身份相关的心理压力,那就是“异类感”。
在过往一直由白人占据的白宫历史上,奥巴马和米歇尔,无疑算是“异类”。如果说,第一夫人是万众瞩目,那么,史上第一位“黑人”第一夫人,那就是升级版的、更加严苛的万众瞩目。
不过,对于这种“异类感”,米歇尔并不陌生。在她成年以后,这种感觉几乎一直伴随着她。
18岁那年,她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班上大部分都是白人男性,而作为一个黑人女性,她是“少数中的少数”。走在大学校园里,建筑都是以白人的名字命名的,墙上的肖像画也都是白人,老师、同学,都很少有黑人。有的时候,她会感觉到,在一些社交场合,有人看见她会有一瞬间的迟疑;走进一个课堂,会有不少打量的目光追随她,好像在说“看啊,是那个黑人女孩”。
但是很快,她也意识到,如果过于在意这些外界目光,自己也把自己当作一个异类,那么她会变得局促不安、束手束脚、动作变形,没法去完成那些她真正该做的事。
那么,该怎么应对这种“异类感”呢?或者说,当我们因为身份、种族、教育、性别、家庭种种因素,感觉跟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时候,我们该怎么调整心态?
这里,米歇尔介绍了她爸爸的做法。在米歇尔很小的时候,她爸爸就得了多发性硬化症。这种病让他的左腿不好使了,走路一瘸一拐,身体还经常颤抖。所以,他走在大街上,或者进入一个陌生场所,经常会有人盯着他看,看他那种“异类”的古怪姿态。
但是,米歇尔非常佩服父亲的一点是,他从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总是泰然自若,沉稳淡定,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有时候,米歇尔和她的哥哥跟父亲一起出去,看到一些陌生人看父亲的眼神,心里会有点泛酸。但是,父亲却会微笑着耸耸肩,告诉他们:“如果你对自己感觉良好,就没有人能让你感觉糟糕。”
这句话,是父亲的一句格言。后来,也一直记在了米歇尔的心里,成了她对付“异类感”的一件工具。每一次,当她进入一个新的场域,感觉自己不属于这里,感觉人们都在审视她,感觉如芒在背的时候,她就会想起这句话:“如果你对自己感觉良好,就没有人能让你感觉糟糕。”这能让她重新挺起胸膛,找回对自己心态的掌控感。也让她领悟到:你怎样看待自己是最重要的,那是你的根基,是改变你周围世界的起点。不管是在家乡的街道上、普林斯顿的课堂里,还是在白宫恢宏的穹顶下,这一点都不会变。
不过,除了要克服了内心的“异类感”以外,米歇尔还要面对一个更大的挑战,那就是人们对于黑人的刻板印象。她说,一旦一个黑人女性对外表现出愤怒情绪,或大声倡议一些什么事情,或行为不符合预期,人们就很容易给她贴上“易怒”“攻击性强”“傲慢无礼”这些标签。从开始为奥巴马助选,到担任第一夫人的头几年,米歇尔一直在这些标签中挣扎。
比如,在她给奥巴马助选那段时间,她的一些演讲截图会被画成漫画,她皱眉头的表情会被夸张地放大,变成一只面目狰狞的喷火怪兽。刚当上第一夫人的时候,她会见英国女王,搂了一下女王的肩膀,女王也搭住她的后腰作为回应,但就这么一下,就受到多家英国媒体指责,说她“竟敢拥抱女王”,真是莽撞无礼。2010年,米歇尔开始提醒公众,美国儿童中正在流行肥胖症,倡议学校可以给孩子们吃得更健康。一些保守派评论员就把她刻画成一个气势汹汹、挥着拳头的破坏者,向公众暗示说,米歇尔要毁掉孩子们的幸福童年,要把吃炸薯条的人都关进大牢,要限制民众的吃饭自由。
而且,米歇尔发现,自己如果选择跟这些刻板印象做正面对抗,又会掉入新的陷阱。比如,2012年,她曾经在一个访谈节目里,公开谈论起这些事。当时的访谈氛围是很友好的,但是转天,《纽约邮报》上就出现了一张她拧起眉头的大照片,配着新闻大标题“米歇尔气疯了!”下一行是“第一夫人说,我不是什么‘愤怒的黑人女性’”。我把这张报纸截图也贴在文稿里了。
总之,在担任第一夫人的头几年,米歇尔感觉,无论自己多么努力地保持冷静、兢兢业业,好像也没法消除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但是,逐渐地,她摸索出了一套“以柔克刚”的化解之道。
首先就是,不要跟那些攻击你的声音迎头对抗,因为你越对抗,越可能会加重那些对你不利的印象。而且,你还可能会掉入一些处心积虑的陷阱。比如,她讲到,美国最高法院首位黑人女性大法官凯坦吉・布朗・杰克逊,曾经讲过她大学时的一段经历。当时,她刚进入哈佛大学,对学业、各种学生活动都兴致勃勃,还加入了黑人学生联合会。有一天,一些白人学生在校园广场里,挂了一面代表种族主义的旗帜。黑人学生联合会立刻组织了一系列抗议,杰克逊也暂停了所有其他事务,投身抗议。他们的反击是有效的,媒体大范围报道,校方也采取了行动。但是,杰克逊很快意识到,这里其实有一个陷阱:
当黑人学生们忙着抗议的时候,就没法好好学习,没法参加社会活动,没法展现自己有想法、有建设性的一面。而这可能就是那些挂旗子的学生的真正目的:他们想激怒黑人学生,让他们展现愤怒的一面,同时把他们搞得心烦意乱,让他们挂科,这就正好能强化人们的那种刻板印象,觉得黑人“在顶尖学府里一定会掉队”。
像这样的陷阱,其实在现实中还有很多。所以,米歇尔和杰克逊认为,很多时候,我们就需要“厚脸皮”一点。面对一些刻板印象,一些攻击你的声音,你需要克制你的愤怒、委屈,同时,多想想自己的长远目标,把情绪转化为前行的动力,那才是你真正的战场。
在白宫的这些年,米歇尔逐渐学会了跟那些负面标签和解,她开始越来越大胆地展现自己真实的个性。她会在电视节目里跟主持人跳舞、做俯卧撑,在白宫草坪上跟孩子们跳绳、踢足球,来宣传让儿童多运动、更健康的倡议;她会在综艺节目里跟明星一起表演说唱,向年轻人宣传“拿个大学文凭”的重要性。她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那就是,以欢乐的方式做严肃的工作。逐渐地,那些攻击她“易怒”“傲慢”的声音,也越来越少了。
这也是她想告诉读者的另一条心得,那就是:抗击丑陋刻板印象的最佳手段,莫过于做真实的自己,不断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它是多么错误。尽管这可能要花上很多年时间,尽管总有些人油盐不进。但是,只要你在做真实的自己,追求你认为有价值的事情,那么你就是在打那些盼着你失败的人的脸。你会有更大的机会成功,走出你想要的路,而不会因为那些无关紧要的人走偏。
第二部分
除了工作上的这些事以外,在书里,米歇尔还花了很多篇幅,讲她在白宫里的私人生活。
这里面当然有很多跟我们的生活不一样的地方。比如,白宫里到处都是特工,她白天做什么事,身后几乎都会有特工跟着。如果她做一点超出特工预期的事情,就会听见周边一阵唰唰声——特工们会突然对着手腕麦克风讲话,脚步加快。有一次,她女儿的朋友来白宫玩,临走前,米歇尔坚持要跟女儿朋友的妈妈打个招呼,特工们也要采取“应急行动”,先把那位夫人的车团团围住,才允许米歇尔走过去。
不过,在米歇尔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跟其他人类似的烦恼。比如,她跟奥巴马的婚姻生活,也免不了摩擦。有些是很小的事,比如米歇尔吐槽说,奥巴马在家里也会把袜子乱丢,用完黄油不及时放回冰箱,而奥巴马有时也“嫌弃”米歇尔看了太多没营养的电视节目。也有一些更严肃的事,比如奥巴马的时间观念不强,也会对一些事表现得漫不经心,这会让米歇尔很生气;而奥巴马也会反感米歇尔总是把他的日程排得满满的,或是做太多的计划,把太多人牵扯进来。他们两个在行事风格上也有差异,比如,奥巴马喜欢高效沟通,只要矛盾一出现,他就会要求立刻谈话,理性地把事情讨论清楚、解决掉;但是米歇尔的性子更烈,她要先发泄情绪,才能冷静下来讨论。所以,经常是,冲突出现了,奥巴马强烈要求立刻对话,然后就被正在气头上的米歇尔大骂一顿。
不过,这些并没有影响到两个人关系的稳固。虽然,在以前奥巴马刚刚步入政界的那会儿,因为奥巴马太忙,米歇尔经常要自己拉扯两个孩子,所以他们闹过很大的矛盾,但最终还是挺过来了,并且关系越来越紧密。在这本书里,米歇尔也分享了在过去三十年的婚姻生活里,她总结出的一些心得:
她说,无论你们两个人爱得多么狂热,你总是需要接纳你伴侣的一大堆毛病。不要相信,你能让对方改头换面。一个人只能是他自己,你不可能让对方成为他不想成为的人。在亲密关系里,你们都需要为了维持这段亲密关系,做出“上百万次微小的调整、妥协和牺牲”,才能找到适合你们的相处之道。
另外,在她的两个女儿成年以后,她曾经提醒她们:伴侣不是解决你问题的万金油,也不是填充你需求的工具人。如果你决定跟一个人进入婚姻,只是想找个人养你、照顾你,或者给你的孩子找个父亲,或者把你从麻烦里拯救出来,那你的婚姻很可能不会幸福。你的目的应该是找到一个能跟你一起努力创造生活的人,而不是只想着,让对方为了你的需求而努力。
她还跟女儿们说:成功的伴侣关系,应该像一支能拿下比赛的篮球队,需要两个技术娴熟的个体,两个人都有全面的技术,除了懂得投篮,还要熟悉怎么运球、传接和防守,可以灵活地随时互换位置。也就是说,你和你的伴侣,要像一个团队一样,来一起应对生活里的各种挑战,你们可以有分工,但是不能想着,自己可以在某个方面“甩手”。米歇尔半开玩笑地跟女儿说,如果你有一天听到对方说,“我只负责赚钱,所以别指望我给孩子换尿布”这类话,那么赶紧跑,跑得越远越好。
另外,在书里,米歇尔还讲到了自己的育儿焦虑。这部分内容也很接地气。
在米歇尔和奥巴马刚刚住进白宫的时候,他们的两个女儿一个10岁,一个7岁。奥巴马担任总统的这8年,女儿们从天真的小学生,长成了十几岁的青春少女,经历了成长发育的关键期。
在这期间,米歇尔免不了经常焦虑。女儿们在青春期的任何一次行为失当,都会触发她的担忧。她会去想,这种特殊的“白宫生活”,是不是正在毁了我的孩子?她还会不断地自我怀疑:我对她们的管束,是太严格了,还是还不够?有没有哪本育儿书是我该读但是没读的?这次的问题是不是反映了背后一些更大的问题?有哪些重要的人生经验我还没告诉她们?等等等等。
她也知道,这种心态上的“自我折磨”,很多父母都有。他们都会怕自己做得不够、不对,耽误了孩子,或者让孩子走偏了。而且,这种焦虑不会随着孩子长大而消失。哪怕孩子已经成年了,上大学了,工作了,父母还是总会琢磨着——是不是还有些事是我能为他们做,但还没做的?
不过好在,这些年来,米歇尔一直有一件抵抗育儿焦虑的秘密武器,那就是她的母亲。当米歇尔焦虑的时候,她会倾听,会安抚她,帮她控制情绪。作为过来人,母亲在看那两个女孩的一些青春期行为的时候,经常云淡风轻、见怪不怪。她会告诉米歇尔:“那两个小姑娘没什么事,她们只是在学习如何生活。”她一直向米歇尔传递的理念是:你应该给孩子信任,相信他们能自己管好自己的人生;你也应该给自己信任,相信自己的判断。
书里也讲到了一些来自米歇尔母亲的育儿经验。这些经验在米歇尔,还有米歇尔的女儿们的成长过程中,都发挥了很大作用。这里,我把它们总结为三句“箴言”:
第一句,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珍贵的。
米歇尔母亲有6个兄弟姐妹。在他们小的时候,家里的至高法令就是“孩子们只能被看到,不能被听到”。这句话的一层含义是,孩子们必须规规矩矩的,不能乱动乱闹,比如当时他们家里的那张昂贵的玻璃咖啡桌,绝不许孩子们在上面留一点污渍,一个手指头印都不行。另一层含义是,大人讲话,孩子绝对不能插嘴。餐桌上,孩子们必须保持安静,恭敬地听大人讲话;有人来家里做客,孩子们会被叫到客厅,和大人们一起待着,但是除了问好,什么话也不能讲。
米歇尔的妈妈永远记得,那种肚子里憋了一大堆话,但是不能说的感觉,那种盯着漂亮的咖啡桌,但是不能用的感觉。她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有分清什么是真正珍贵的——如果你听不到孩子的声音,看到他们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后来她有了米歇尔和克雷格之后,总是鼓励他们有话就说,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也不在家里放任何孩子不能碰的贵重物件。因为她认为,在这个屋檐下,只有身体和灵魂,是真正珍贵的。而后来,米歇尔在养育两个女儿的时候,也秉持了同样的态度——在家里,你可以尽情探索,所有想法都可以表达,没人需要小心翼翼。
再来说第二句箴言,我培养的不是小孩子,而是未来的大人。
这句话,是过去米歇尔妈妈经常说的一句话。这代表了她的育儿风格,那就是,尽早培养孩子自立自主。比如,米歇尔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就送了她一只闹钟。帮她捋了一遍从早上起床到出门都要干哪些事。然后就表示,起床上学这件事,以后就要靠她自己了。
从那以后,父母就没有再叫过她起床。即使哪天她真的睡过头,或者赖床不想上学,妈妈也不会唠叨她,只会袖手旁观,让她自己承担后果。但米歇尔说,自己从这件事上受益很多,因为这让她很早就有了一种,能主导自己生活的“大人感”,也养成了一种,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意识。
闹钟这件小事,其实就很鲜明地体现了她父母的育儿观,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让孩子尽早学会自立自主。如果有件事,米歇尔不会做,妈妈就会给她做一次示范,然后马上退到旁边,由她自己做。如果米歇尔回家跟妈妈讲,自己在学校遇到了什么闹心事,妈妈会认真地听,然后问她:“你需要我出面帮你解决吗?”
有那么几次,米歇尔回答“是的”,妈妈也确实出面帮她了。但是她发现,在大多时候,这句问话其实是推动了她,冷静下来,把状况思考清楚。这样之后,她经常给出的回答是:“我觉得我能搞定。”
书里还讲到一件有意思的事。米歇尔上高中的时候,觉得数学老师特别傲慢,也不喜欢自己,就回家跟妈妈吐槽。妈妈听完她的抱怨,理解地点点头,然后说:“你不用喜欢你的老师,她也不用喜欢你。但她的脑袋里有数学知识,而你得学会它。”
然后她看着米歇尔,笑着说:“你想被人喜欢的话,回家来呀,我们永远都喜欢你。”
这就是米歇尔一直记在心里的,妈妈的另一条“育儿箴言”。
回家来呀,我们永远都喜欢你。妈妈经常对米歇尔和克雷格说这句话。米歇尔说,这是妈妈向她传达的所有信息中最最重要的一条——家就是你永远会被喜欢和接纳的地方。她觉得,这是支撑她度过人生中很多艰难时刻的一种深层的力量。而她也一直努力给自己的孩子搭建这样一个家。让她们知道:不管在外面经历了什么,你总可以回家;在这里,你永远是被接纳、被支持、被爱的。
结语
好,以上,就是这本书里,我想跟你分享的重点内容。
除了我们刚才讲到的,米歇尔的这些“心灵工具”以外,书里还讲到了米歇尔卸任第一夫人以后的一些事情,比如在疫情期间,她是怎么通过做手工编织,让自己心绪宁和下来;还有,她始终坚持的那句个人信条“行高处的路”,等等。感兴趣的话,你可以点击文稿末尾的电子书,进行拓展阅读。
在这本书的最后,米歇尔讲到一个细节。在她卸任第一夫人那年,也就是2016年,发生了很多事,比如特朗普走红、美国警察枪击平民、“寨卡”病毒传播、英国“脱欧”……有家知名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叫《2016年是史上最糟的一年吗?》。
但是,在这之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每一年,都有新的危机;每一年,都有人说这是“史上最糟的一年”。到现在,不确定性成了常态,我们跟生活缠斗,跟恐惧斗争,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苦苦寻找某种控制感。“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还是更坏?”很多人都在琢磨,但是却很少有人能给出回答。
米歇尔坦诚地说,她也没有答案。但是,她相信,我们在应对外界的大小挑战,内在的种种担忧的时候,绝不是无能为力的。至少,我们可以装点好自己的“心灵工具箱”,一步一步往前走,遇到什么,就掏出工具来解决什么。
“工具箱”这个词,并不是一个信手拈来的比喻,而是来自米歇尔关于父亲的记忆。前面讲到,她的父亲因为疾病,左腿不太好用,还经常摔倒,所以他曾经常年拄着一个手杖来走路。这就是他赖以前行的工具。后来,随着他病情恶化,工具也要不断迭代,手杖换成了腋杖,腋杖换成了自动轮椅,最后又换成了一辆改装的小型机动车。
他喜欢这些工具吗?当然不。这些工具能完全防止他摔倒吗?也不能。但是,他需要它们吗?绝对需要。米歇尔说,这就是工具的价值。它们能帮我们更好地跟不确定性共处,更好地应对变化,在感觉生活失控时可以支撑下去。
所以,我们尽可以在这个世界里,多收集适合自己的工具。不过,即使是这样,我们可能仍然免不了被现实一次次地绊倒。在这种时候,米歇尔的父亲曾经无数次,重复一句朴素的话:你摔倒,你爬起来,你继续往前走。
或许,这就是我们能为自己点亮的光。不管这个世界多少次以痛吻我,“从内心发出的光,没有什么能使它暗淡”。
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