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6月8日,一场备受中国媒体界关注的高规格论坛在深圳举行。这就是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创新分论坛”。
“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新闻舆论工作时一再强调的理念。
中宣部副部长王纲,新华通讯社社长傅华,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编辑部总编辑陈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CGTN主任范昀,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这些重量级嘉宾聚在一起,讨论和思考的就是如何让“中国故事”出彩、出海。
这个问题不仅媒体界在思考,甚至还通过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抛给了年轻一代乃至全社会来寻找答案。
今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新课标Ⅰ卷的作文题目就是: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面对这个“大考”,如何作答?其实,从古至今,中国多的是好故事。我们不妨从古代、近代、当代三个人物故事说起,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让中国文化、中国故事远播海外。
1
“浅显易懂”白居易,
极具思想穿透力
“忆昔开元全盛日,天下朋友结胶漆。”千年来,盛唐气象,在中国人的心里反复流转,荡气回肠。
那时,中外文学交流空前繁荣,其中,大量的唐代诗歌传入日本。但你知道,在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代诗人是谁吗?
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而是白居易。
《白氏文集》日本1618年那波道圆本
日本汉学家大江维时编纂的唐诗名句选《千载佳句》中收录唐诗1110联,仅白居易一人之诗就占了535联。
据日本《文德实录》记载,大约在9世纪初,白居易诗歌就已经传入日本,深受日本宫廷的喜爱。《白氏文集》成为几代天皇的修身课程。
白居易的诗歌,甚至影响到了日本古典文学的创作,《源氏物语》开篇《桐壶》中,桐壶帝与其妃子之间的凄美爱情与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里的故事情节颇为相似。
为什么白诗出海能够乘风破浪?
一方面是因为其诗歌浅显易懂,传闻白居易写好一首诗要给老妇人读,如果老妇人也能听懂了,那他就觉得这才是一首好诗。
另一方面是因为白居易的诗歌,其实极富哲理和审美、极具思想穿透力。《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最佳例证,“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好似脱口而出、随意创造,却又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力量无穷。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纲在论坛致辞中就提出,要相信年轻人,让年轻人挑大梁、当主力,让最有“网感”的人到海外讲中国故事。这里的“网感”,笔者认为一部分指的就是文风要朴实自然、浅显易懂而又具有一定的思想穿透力。
笔者发现,在6月8日举行的论坛上,“创新话语方式、增强话语塑造力”也是包括傅华、陈贽、范昀在内的众多央媒高层的“共识”。具有创新意识、风格意识的年轻人在这方面,其实很有发言权。
2
融通中西木心,
斩钉截铁“有态度”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2015年,一首名为《从前慢》的歌,令无数人听后感动落泪。这首歌,改编自木心的诗作。
当国人开始循着这首歌挖掘、认识这位艺术家时,他其实早已名扬海外。
早在2001年,一场“木心的艺术”特展在美国四个重要美术馆巡展,展览展出的33件风景画被耶鲁大学美术馆永久收藏。据木心的学生陈丹青介绍,木心是首位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20世纪中国艺术家,其部分散文与小说还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
但其实,木心更为国人熟悉、流传的是他的文学评论。由他讲述的《文学回忆录》,成为无数文学爱好者的“宝藏读物”。这其实是木心为学生讲述世界文学史的讲义,遍布全书的是其对中西文学的断语、妙谈——木心绝对算得上一位“有态度”的文学评论家。
他的文学评论为何能“斩钉截铁,毫不拖泥带水”,并为读者信服传播?是因为他既深解中国传统,又对西方哲学、文学下过苦功夫,能够做到融通中西、“贯串精博”。
这同样适用于国际传播。在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看来,做好国际传播,大道至简,就是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有自己的态度,有自己的指标体系。
年逾八旬的深圳大学教授、资深翻译家何道宽,在8日举行的论坛上动容地说,“从良渚申遗成功、到三星堆考古取得重大成果、再到敦煌等文化遗产大放异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特别关注悠久的中华文明,让中华文明传播得更为深远。”
“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对于做好国际传播同样具有重要指引作用,只有融通古今中西,才能做到斩钉截铁,不犹疑、不逡巡,有勇气做舆论场上的“轻骑兵”,才能让“中国故事”乘风破浪,“中国声音”愈加响亮。
3
科幻“雨果”刘慈欣,
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2015年8月,刘慈欣创作的中国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世界科幻小说最高奖“雨果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该奖。《三体》获奖后不仅出版多国语言译本,改编而成的影视剧也成功“出海”。
四年后,被影迷们亲昵地称为“小破球”的《流浪地球》,带着脑洞无限大开的科技想象力以及东方浪漫、中式情怀横空出世。再四年后,《流浪地球2》创造了中国科幻片海外票房新纪录。
让科幻“雨果”刘慈欣成功出海的,不仅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物理学想象,更重要的是作品中对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比如,《三体》第二部《黑暗森林》的整个故事,最引人深思慨叹的是宇宙社会学的原理:黑暗森林法则。而《流浪地球》小说结尾,科学家悉数都被处死,科学家们刚刚死去,太阳就爆发了氦闪——更是深刻展现了人类感性和理性的交锋。
《流浪地球》英文版
这两部科幻小说不仅点燃了观众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之心,更打开了人文思考的一扇窗户。小说中技术内容很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得过时,但它的思想内容却将为其锁定不朽的科幻经典。
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舆论传播,拼到最后,都是以内容为王。王纲就认为,只有高品质抓人心的东西,才能成功破圈出海,才能在新媒体时代的星辰大海里开辟出国际传播的新航道。
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如何为“中国故事”立格局、立表达、立效能,这是一场征途刚刚开始的“大考”。
最后,说一千道一万,做得好才是说得好最大的底气。就像刘慈欣在《三体》获得美国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后说的那样,只有国力繁荣、民族复兴的国家,只有昂扬向上的社会与时代,才能为优秀科幻文学培育肥沃的创作土壤。
因此,只有脚踏实地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能为“中国故事”扬帆出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最佳历史时机。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