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是很多人每天都吃的食物,它里面藏着一种致病菌,引起了我国八成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我国由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中,沙门氏菌占比约70%~80%。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感染后可引起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可危及生命。
6月7日是世界食品安全日。《生命时报》采访专家,教你如何避免“菌”从口入。
受访专家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中国注册营养师 于仁文
广东省卫生健康食品安全标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永慧
重庆市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 刘 丁
沙门氏菌爱藏在鸡蛋里
沙门氏菌代谢不分解蛋白质,即使食物被污染也看不出明显变化,且生命力旺盛,在食物中能存活几个月。
感染沙门氏菌后有一个潜伏期,一般为6~24小时,临床上表现为胃肠炎,可能出现血便、呕吐、发烧。比较严重的可能出现持续性的腹泻或者高烧,5%的感染人群会出现侵袭性表现,比如菌血症、脑膜炎。儿童和老年人易出现严重感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提醒,沙门菌阳性分离率在每年的5月至10月较高,夏季高峰期需要格外警惕,鸡蛋及没有煮熟的鸡肉是主要的沙门氏菌感染源。
◎沙门氏菌在动物饲料和养殖环境中都可能存在,母鸡很易被感染,且常常不发病、看起来很健康。
◎寄生在母鸡生殖道和消化道的沙门氏菌,会随着鸡蛋的形成过程直接进入鸡蛋内部,鸡蛋又是从鸡的泄殖孔里生出来的,蛋壳也极易受到污染。
因此,储存、食用鸡蛋要注意以下3点:
1. 将鸡蛋和其他食物分开存放,避免冰箱里其他食品和物品被污染,特别是那些直接入口的。
2. 打鸡蛋之后蛋壳不要乱放,直接扔进厨余垃圾桶。摸了蛋壳后要马上洗手。
3.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鸡蛋最好煮熟或炒熟后再吃。
夏季“流窜”多种致病菌
夏季是细菌最活跃的时期,不少致病菌开始四处作乱。除了沙门氏菌,以下5种也要高度警惕。
金黄色葡萄球菌
特征:本身并不具有强大杀伤力,一旦在食物中大量繁殖,产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就会危害人体健康。
偏好食物:蛋白质或淀粉含量丰富的食品,如奶和奶制品、肉和肉制品、糕点、剩饭、冰淇淋等。
感染症状: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
单增李斯特菌
特征:冷藏条件下仍可生长繁殖,引发侵袭性疾病的几率较低,但因强致病性,人体感染后死亡率高,所以也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
偏好食物:即食食品、黄油、冻肉和奶酪,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
感染症状:感染后3~70天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症状。偶有腹泻或其他胃肠道症状,严重感染者可患脑膜炎,孕妇感染可能导致流产、早产或新生儿感染等严重后果。
致病性大肠杆菌
特征:在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内普遍存在,主要在大肠且多数无害,属于非致病性大肠杆菌,但某些类型大肠杆菌致病性强,能引起腹泻、出血性肠炎等症状,被统称为致病性大肠杆菌。
偏好食物:肉类、乳品、生蔬菜、海鲜等食物。
感染症状:会引起严重的痉挛性腹痛和反复发作的出血性腹泻,同时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对于某些严重感染者来说,毒素可能波及肾脏进而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肉毒梭菌
特征:肉毒梭菌产生的肉毒毒素是迄今为止所知最毒的天然毒素之一,可抑制呼吸致死,死亡率高。
偏好食物:广泛存在于鱼和家禽的肠道及粪便中,在罐头食品及密封腌渍食物中的生存力极强。
感染症状:感染后有1~7天的潜伏期,发病初期体温正常,但会出现麻痹、心率加快、全身松散、瞳孔放大、伴有视觉障碍,严重者呼吸困难倒地休克、呼吸麻痹死亡。
副溶血性弧菌
特征:生命力顽强,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个月以上,是引起我国东部沿海城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致病菌,在内陆地区也呈上升趋势。
偏好食物:常藏于海洋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以及咸菜、熟肉类食品中。
感染症状:起病急,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发热、急性胃肠炎,腹泻多呈水样便。
5件事避免“菌从口入”
要想避免家中的食物被悄悄污染,建议记住以下要点:
1
注意食品包装信息
要在正规渠道购买食材,同时注意包装上有无成分表、生产许可、生产厂家、保质期等信息。
2
生熟分开
注意厨具、水池的生熟分开,避免细菌病毒交叉感染。即使生食、熟食砧板分开使用,用完后也必须马上清洗,不要堆放在洗碗池中。
3
慎吃生食
凉菜最好现做现吃,如果发酸、发黏,代表已经变质,应尽快丢弃处理,避免误食。
4
注意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要洗手,洗手要用流动水。
5
定期清洁冰箱
如果冰箱内结冰太厚、影响性能的话,必须尽快清理。此外,无论冰箱是否结冰,每年至少进行两次专门清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