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快评:浙大学霸去驱鸟?重新解读“大材小用”

正观快评:浙大学霸去驱鸟?重新解读“大材小用”

00:00
02:48

近日,温州机场集团发布的2023年春季招聘拟录用人员公示引发热议。

公示显示,一名浙江大学动物科学专业的学霸,被拟录为“场务及驱鸟员”;一名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海归,被拟录为“普通安检员”。

“学历内卷”到这种程度,难免让人大跌眼镜。且不论“浙大学霸+驱鸟员”的组合多么违和,单是看到这条新闻,也让即将高考的学生和满怀期待的家长心下一凉:寒窗苦读十余载,真就要“回家养猪”吗?

玩笑归玩笑,“大材小用”“资源错配”之类的论调,一方面反映出当下就业市场的现实困境:人才不再稀缺,学历逐渐贬值,毕业生被迫降低心理预期;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部分人对学历与岗位匹配程度、行业新形态存在过时的解读。

今天,“大材小用”应指高层次人才下沉基层,在平凡岗位上实现个人价值。就像古代的卖油翁一样,在普通岗位上坚守职责、潜心钻研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用”,也能促人成“材”。

正确认识“大材小用”,首先要认清“学历内卷”不是社会积弊,而是教育成果。如今的人才“过剩”,从根本上讲是多年来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发展的结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福音”。

其次,理性看待学历与岗位关系,才能不囿于“唯学历论”。高学历低就业,本质上是人才红利的爆发。

“浙大学霸去驱鸟”其实是下沉基层的具体表现之一。传统印象中,机场驱鸟是一项技术含量低的体力活,但如今电子驱鸟器、超声波驱鸟仪渐次出现,充满科技感。因此,相关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将知识层次要求锁定在本科学历、限定专业上,已成机场招聘的常态需求。

最后,是“材”必有用武之地。驱鸟员或许不是多么光鲜的工作,但也没那么“不堪”。况且,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进入家政、农林领域,既能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也有利于个人“曲线圆梦”。都说“思路一变天地宽”,比起身陷在传统就业模式,把技术含量渐增的驱鸟、安检当作就业突破口与事业突破点,或许是更好的选项。

此外,无论高材生出于何种目的,求职驱鸟员、安检员,或是回乡下养猪、在路边摆摊,我们都要看到其求学之苦、生活之艰。勿以学历论高低,勿以工作论英雄,同时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每一位劳动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