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恶行中,朱元璋最憎恶贪污, 他要创造一个真正纯净的王朝,一个官员们人人清廉、百姓安居乐业的王朝。所以他尽一切努力去实现这个梦想。 他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贪污六十两以上银子者,立杀! 为了增加震慑力度,朱元璋 在县衙设置了一个土地祠。这个土地祠是干什么用的呢?朱元璋命令官员贪污处死后,还要把贪官的皮剥下来,然后在皮内塞上稻草,做成稻草人,并挂于公座之旁,供众人参观用来威慑贪官的。 朱元璋还规定普通百姓只要发现贪官污吏,就可以把他们绑起来,送京治罪,而且路上各检查站必须放行,如果有人敢阻挡,不但要处死,还要株连九族!与这种群众检举揭发相比,朱元璋肃贪的主要线索来源是他的耳目检校。这些人遍布全国各地,一旦发现官员有贪赃枉法等问题即可上奏,而朱元璋也拿出了玩命的精神,即使情报送到京城已经是半夜,他也会立刻起床办理。甚至有的贪官今天刚收红包,第二天就会有纪检官员来找他,并将他抓回论罪,其效率不可谓不高。。自明朝开国以后,贪污不断,朱元璋杀不尽杀,据统计,因贪污受贿被杀死的官员有几万人,到洪武十九年(1386),全国十三个省从府到县的官员很少能够做到满任,大部分都被杀掉了。在当时当官未必是件好事,能平平安安地活到退休就已经很不错了,是完全可以自豪一把的。很多犯罪的人过堂,上到衙门才发现当官的也戴着镣铐,和自己一模一样,后面还有人监视。除了衣服是官服,活脱脱就是个犯人。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因为官员被杀的太多,没有人干活了,朱元璋虽然勤劳,但也不能代替所有的官员。于是他创造了这样一个戴死罪、徒流罪办事的制度,具体操作方法是,官员犯法,判了死罪,先拉下去打几十板子,就在官员给伤口涂药、估计自己小命不保的时候,牢里突然来了个人,不管死活地把受罚官员拉出去,塞到马车上,送到各个衙门去处理公务。想死?便宜了你,活还没干完呢!结果是被判了死罪的官员给下面跪着的犯人判死罪,然后自己再到朱元璋那里去领死。活干完了,要杀要剐您看着办吧。该杀的杀掉,该徒刑、流放的也执行吧,别再折腾了。朱元璋是下了大力气肃贪的,但效果并不是太好,朱元璋的某些政策制定和执行出现了问题,官员贪污的主因固然是他们自己的不法行为,但官员待遇过低、朱元璋肃贪手法过于急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下面要讲述一下洪武四大案中的空印案和郭ɡuō桓huán案àn。首先我们聊聊空印案。这是一个冤案,然而其影响之广,范围之大,实在罕见。此案发生在洪武十五年,也有记载说发生在在洪武九年(1376)案件的缘由是这样的:明朝规定,各地每年都要派人到户部报告地方财政账目,而地方账目必须跟户部审核后完全相符,这一年的地方财政计划才能完成。如果对不上,即使只是一个数字,账目就必须重新填造,而且所有重修账册必须要盖上原衙门的印章才算有效。要知道,当时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铁路,各府各县必须派使者带着账册去京城。比如你是广西某地的官员,要想到京城,最快也得一两个月。就算你年初一就出发,到京城起码也是早春三月了。满头大汗跑去户部,一核对,错了一个数字。行了,啥也别说了,兄弟你打马回去吧,我等你。于是又是一路狂奔,先骑马,再坐船,回去改了账册,盖了公章。我去也!这就是四个月过去了,转眼已是夏天,赶到京城,又见面了。兄弟你终于来了,我等你好久了,接着来吧。这位运气不好,核对后发现还是有地方错了,啥也别说了,还是回去吧,下次过来记得穿多点衣服啊,冬天很冷!于是又赶回去,赶回来,这回核对上了,可差不多快到第二年了,你也别回去了,在这儿过年吧,计划又该重新做了。如果总这么折腾,谁也受不了。于是官员们灵机一动,带上事先预备好的盖过印信的空白文册不就行了吗?就这样,带空印文册成了当时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朝廷上下都知道,除了朱元璋。洪武九年,朱元璋突然发现了这个所谓的秘密,就在自己眼皮底下,官员们竟然敢搞这些名堂!他震怒了,于是他派遣官员对此事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就在此时,一个勇敢的人站了出来他只是一个老百姓。叫郑士利,他没有任何背景、没有任何靠山,他利用当时平民可以直接上书的渠道给朱元璋写了一封很长的书信,这封书信说明了空印出现的原因也为朱元璋开脱,写道:其实您也是为了老百姓好,您是怕贪官污吏借机挪用这些空印纸,用来危害老百姓(恐奸吏得挟空印纸,为文移以虐民),您也是为了百姓好啊。照郑士利的意思那就是:皇帝大人您也没错,大臣们也没错,当然小人我也没错,大家都没错,误会,误会啊!朱元璋给他的赏赐是送去劳改。空印案之所以给朱元璋如此大的触动,是因为他认为这些官员们轻视他的权力,居然敢不向他请示就私下擅自盖印。这是藐视他的权威。真是好大的狗胆!居然为了偷懒就私用权力。今天你们不经过我的允许,把印盖在文书上,要是容了你们,明天就会把印盖到我的头上!不整治你们一下是不行了。处罚如下:主印官员全部杀掉,副手打一百杖充军。除此之外,连各省按察使司的言官也多有获罪者,理由是监管不力。这是名副其实的一扫光,平时都争谁官大,这下倒好,干个副职还能去当兵,正职就得掉脑袋了,真是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其实是杖杀威棍。空印案的规模和排场在洪武四大案中只能算是小弟弟,郭恒案才算是大哥级别的,那才是真正的所到之处,一扫而空。此案与上一案件不同,其中确实存在着贪污问题,但牵涉之广、影响之大在贪污案件中确属罕见,而此案中也确实存在着很多疑点。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洪武十八年(1385)三月,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北平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官吏赵全德等与户部侍郎郭桓合谋贪污。他和同党一共贪污了两千四百多万石粮食。这么看来,郭桓确实是胆大妄为,他勾结其他官吏贪污腐败。朱元璋也并没有放过他的同党。经过朱元璋的追查,六部的大多数官员都成为了郭桓的同党!经过这一连串大案,朝中官员如惊弓之鸟,每天都担心自己脑袋不保,史料记载,官员们每天上朝,都要在家门口举行仪式,什么仪式呢?穿戴整齐,抱抱老婆孩子,交代清楚谁还欠我多少债、我的私房钱藏在床底之类的后事,然后诀别而去,老婆孩子就在背后哭,除了人还是活的,和开追悼会没什么区别。散朝的时候,老婆孩子在家门口等着,如果看到活人回家,就会大事庆祝一番,庆祝的内容是今天我又活了一天。官我不做了,回家总行了吧。哼哼,没有那么容易。“奸贪无福小人,故行诽谤,皆说朝廷官难做。”诽谤朝廷,这又是一条重罪。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在洪武年间的朝廷里,好好的一个人突然间得了精神病是常见的,具体表现为痴呆、神情木然、披头散发、见到人就叫爹、拿着菜刀四处和人打招呼等,形式多种多样,目的当然只有一个——多活两年。朱元璋时期,官员们的日子是不好过的,从肃贪到空印案、郭桓案,朱元璋杀了很多人那么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他的目的是消除贪官污吏,如果我们联系朱元璋少年时候的遭遇,就更能理解他的行为。在朱元璋整肃官吏的同时,另一个大案——胡惟庸案也在进行中,这个案件并没有因为胡惟庸的死亡结束,它仍然延续着。李善长还活着,他与胡惟庸是亲家,而且他弟弟李存义是铁板上钉钉的同党,朱元璋考虑到他在朝廷中的巨大影响力,不但没有杀他,连他的弟弟李存义也免死,放逐到崇明岛(今上海崇明岛),这应该算是很大的恩典了洪武二十三年(1390),李善长家里修房子,他向汤和请求借三百士兵当劳工。汤和在借给李善长三百士兵后,立刻密报了朱元璋,朱元璋又一次对李善长动了杀机。老眼昏花的李善长很快又犯了第二个错误。他的亲信丁斌因为犯法应该被流放,李善长却上书为丁斌求情。丁斌不但不感恩反倒供认了李存义与胡惟庸共同谋反的细节。朱元璋当机立断,把李存义抓了回来,还是严刑拷问,李存义于是又供出了他劝说李善长的情况,而李善长的那句“汝等自为之”也成了朱元璋嘴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句之一。李善长的家奴经过仔细的分析,认为时机已到,落水狗不打白不打,打了不白打。他们合谋以受害者的身份向朱元璋申述,自己长期受到李善长的欺压,并状告李善长积极参与胡惟庸谋反,此时凑热闹的人也不断地多了起来,御史们纷纷上书,弹劾李善长,从上朝时不注意礼节到贪污受贿,罪名无所不包,李善长活到头了,别说什么铁券,就是钻石券也救不了他。李善长的儿子娶了公主,他本人不但是朱元璋的亲家,也是第一重臣,朱元璋自然知道李善长没有必要去谋反,但他却有必要杀掉李善长。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杀李善长,夷其三族。
声音这么好听,可以互关交流一下吗🌺,友友节目朗🌷读的真不错哦,可以互关交流一下吗💐?
陕西拉面_叁仟一剧社 回复 @xh喜欢小朋友: 可以哦,我也喜欢小朋友
皇帝最值得点赞的就是杀人,动辄灭门、灭三族、灭九族,甚至杀几万人,非常有震慑力。
陕西拉面_叁仟一剧社 回复 @天籁痴迷: 这就是开国皇帝
免死金牌
最不能免死就是免死金牌🥇
陕西拉面_叁仟一剧社 回复 @听风入云: 糊弄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