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城事 | 西安城墙魁星楼,祝学子高考“夺魁”!

聆听城事 | 西安城墙魁星楼,祝学子高考“夺魁”!

00:00
05:37
高考、中考、期末考……六月是名副其实的考试月。紧张夹杂着期待,谱成了广大考生和家长们在这个月里的情绪基调。

其实,古代的莘莘学子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同样忐忑。因为他们的上升渠道比现在单一得多,一般只能寄希望于在科举考试中被“魁星点斗”或是“独占鳌头”,才能打个翻身战。

今天,我们聊聊魁星,以及西安城墙上唯一一座与军事防御无关的建筑——魁星楼。

民间传说,魁星原是一位读书人,曾经连中三元,却都因貌丑而被黜退。他万念俱灰,投水自尽。可天神命大鳌将其救起,升上天庭做起了司职人间文运的神仙。

当然,传说是传说,只能姑妄听之。“魁星”一词的出现,可能是源于奎星崇拜。咱们这里说的这个奎星崇拜的“奎”,是《西游记》中宝象国波月洞的黄袍怪“奎木狼”的那个“奎”,也是咱们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认为其形状“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于是有了“奎主文章”的说法。后来因魁星楼的“魁”与奎木狼的“奎”同音,又有“首”的含义,这两者逐渐混用。

魁星的神像,头部像鬼,一脚向后翘起,如“魁”字的大弯钩;一手捧斗,如“魁”字中间的“斗”字;而另一手执笔,意即用笔点定中试人的姓名。

而在古典武侠小说《三侠五义》中,宋代名臣包拯,更是被写成是“魁星降世”:

某日,包拯的父亲包员外正伏几 而卧。朦胧之际,“只见半空中祥云缭绕,瑞气氤氲,猛然,红光一闪,面前落下个怪物来,头生双角,青面红发,巨口撩牙,左手拿一银锭,右手执一朱笔,跳舞着奔落前来”。吓得他“大叫一声,醒来却是一梦,心中尚觉乱跳”。没过一会儿,丫鬟跑来报喜,说夫人刚生了一位公子。而这个小婴儿就是包拯。

上述故事是文学作品的演义和附会,自然不必当真。但从出神入化的情节里面,咱们不难看出古人对魁星的虔诚信仰。实际上,自宋代起,学府中大多设置魁星楼,以祈文运大兴、学子科举中试。

明万历四十六年,陕西乡试,咸宁县学的生员竟无一人中榜,这让地方官员脸上很是无光。

当时的陕西省行政长官左布政使高第为了“培风脉”,命人在咸宁县学二门外建砖塔,供祭魁星像;又在县学前的南城墙“城头巽位”修筑魁星楼。

此楼西距西安城墙南门城楼667.5米,万历四十七年九月动工,次年六月建成。楼为二层四角攒尖式,高五丈一尺,尖顶甍宇,重檐雕栏,华贵壮观。明代的这座魁星楼,可惜在民国初年时被毁。1986年,西安环城建设委员会在原址上复建。如今,它已成为西安城墙上别有意趣的一道风景线。

将逢高考至,西安城墙魁星楼佑广大莘莘学子,旗开得胜。待高考过后,欢迎来西安城墙,感受遗址驻守千年的力量,品味城墙独有的旅游文化,体验肆意潇洒的游玩之旅,欣赏不可错过的视觉盛宴,遇见古城夜色的流光溢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