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到达北京,时隔三年再次开启访华之旅。
同一天,星巴克新任CEO纳思瀚和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也抵达中国,后者将自5月31日起在上海主持召开摩根大通的一系列峰会。届时,辉瑞CEO艾伯乐、澳大利亚矿业亿万富翁安福利斯特、新加坡普洛斯创始人梅志明等全球工商界巨头将悉数参加。
全球外企高管纷至沓来,越来越多的“马斯克”在对华投资经营中发力,吸引他们的究竟是什么?
外企能否接下“橄榄枝”?
今年以来,全球工商界领袖密集访问中国,其实早有预兆。
早些时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CEO玛丽·博拉到访上海;苹果公司CEO库克现身北京三里屯;荷兰阿斯麦公司全球总裁温宁克、太古集团执行总裁施铭伦、雀巢集团CEO施奈德、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长康林松等外国公司高管都已与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进行会谈。
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会见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
5月22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召开座谈会,听取美资企业在华经营情况以及对我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上海美国商会以及强生、陶氏、默克、霍尼韦尔等美资企业代表参加座谈。
一系列举措反映出中方的明确态度: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姿态,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对于这不断递来的“橄榄枝”,多家外资企业已经展现出扩大中国市场、深化在华投资经营的强烈意愿。据中国贸促会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外资企业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摩根大通全球中国峰会
全球商界重磅人物密集访华,就是为了参加摩根大通第十九届全球中国峰会。而这仅是摩根大通三场会议的其中之一,其他两场为摩根科技交流会议和中国新经济论坛。
本届摩根大通全球中国峰会以“蓄势以待 放眼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600名参会者,涵盖了中国和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投资者以及市值总额达4.5万亿美元的企业。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年度会议之一,摩根大通全球中国峰会在中国市场和全球投资界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其规模宏大、嘉宾阵容强大,不仅涵盖商界巨头,还包括年过百岁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另一名美国前国务卿赖斯等政界精英。
借此机会,外企代表们将对在华投资的整体格局有更全面的认识。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梁治文表示:“峰会将为与会嘉宾提供交流观点的独特平台,使他们可以全面地了解不断变化的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中国的最新政策,以更好地制定合理的投资决策。”
马斯克、戴蒙等全球工商界领袖云集中国,聚首摩根大通全球中国峰会,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是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全球投资者不可忽视的市场
他们究竟为何而来?
如今,一场“访华潮”正在上演,制造、汽车、消费、金融、电子科技等众多领域的企业领导人纷至沓来,加码对中国的投资,吸引他们的正是中国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机遇。
世界银行发布的《2023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上升了四位,达到第31位,连续两年跻身全球改善营商环境幅度最大的十个经济体之列。
随着中国疫情政策调整,许多外企相信,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不断增长的向往,为能够提供更高质量产品与服务的跨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市场不仅是一个持续复苏、快速成长的市场,更是一个稳中向好、共享开放的市场。
在今年4月的一轮“访华潮”中,苹果公司CEO库克说“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苹果与中国共同成长,我们都很享受。”英特尔CEO基辛格也表示,“中国在英特尔发展战略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对中国市场、中国客户和合作伙伴有着长期的承诺。”
不仅如此,在中美关系似乎春寒料峭之际,马斯克的来华及表态极具象征意义。国务委员兼外长会见马斯克时,两人在发言中各自使用了一个比喻。
马斯克把美中利益比作连体婴儿,彼此密不可分。他还明确特斯拉公司反对“脱钩断链”。在美国一些政客持续炒作“脱钩断链”之际,这样的声音理性而可贵。
擅长用比喻来形容中美关系的秦刚外长,这次又拿特斯拉汽车来比喻,表示发展好中美关系,需要把准方向盘。及时“踩刹车”,避免“危险驾驶”;善于“踩油门”,推进互利合作。
无论是此前把中美关系比作系纽扣和运动员赛跑还是特斯拉汽车,都体现出中方的愿景,即希望中美关系健康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