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习近平总书记对几代考古人工作的肯定,令参加探源工程的20多个学科的400多名学者非常激动。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阶段性成果展现了早期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在距今5000多年前,中国各区域农业发展、人口增加,规模宏大的都邑相继出现,社会复杂化加剧,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率先跨入文明阶段。距今4500年前,通过与域外其他文明交流互动,先民们从西亚地区接受了小麦、黄牛、绵羊、冶金术等文化因素,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距今4300年至4100年前,长江中下游的区域文明相对衰落,中原地区持续崛起,在汇聚吸收各地先进文化因素的基础上,政治、经济、文化持续发展,为进入王朝文明奠定了基础。距今3800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建造了同时期规模巨大的都邑,形成择中建都的都城选址理念和由青铜器、玉礼器等构成的礼乐制度。这些礼器及其蕴含的观念向四方辐射。中华文明从距今5000年至4000年期间的各区域文明各自发展、交流共进,转向中原王朝引领的一体化新进程。
这一年来,考古界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努力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更多成果。更多的学术课题设置和主动性考古有序展开。湖北十堰学堂梁子、甘肃庆阳南佐、安徽含山凌家滩、辽宁喀左牛河梁、山西兴县碧村、河南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安阳殷墟等重要遗址的许多考古新发现,或填补了重要节点的空白,或丰富了重要区域的细节,或弥补了重要链条的缺环,为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过程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在进一步开展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同时,我们还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这方面,各地文博机构都做了很大的努力,文明探源的很多考古成果第一时间在博物馆得到展示。博物馆的展出也更加亲民、更加通俗,数字化技术手段的应用日益普遍。一些更适合传播的短视频、纪录片、综艺节目拉近了民众与文明探源成果的距离。去年,新一批40多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批立项或挂牌,使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有助于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作为一个从事考古工作40多年、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年的老兵,我觉得有义务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努力,促进社会各界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化文明研究和促进成果转化传播方面形成更多共识,达成更多目标。一年来,我先后在国家部委、大学和研究机构、大型国企等单位做了数十场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成果的报告。作为学术顾问,我深度参与指导策划了《中国考古大会》等大型节目,以及正在拍摄中的讲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历程的系列纪录片。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加强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