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不可居无竹

06.不可居无竹

00:00
11:53

竹,普遍长在中国南方气候温和多雨的地区,或一二根临窗,或三五株傍水,或万竿碧玉,青翠成林。“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竹之清韵与江南山水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特别美好的感觉。

翠竹青葱,生机蓬勃,自古以来就广为人们使用。譬如“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百姓的生活与竹息息相关。更不用说“其为矛也,张正道而讨无义;其为舟也,履江湖而如平地。其为路也,化坎坷而为坦途;其为屋也,蔽寒暑而遮风雨。其为器也,盛水米而以资民;其为乐也,奏丝竹而成仙曲。其为简也,录古今之兴衰;其为笔也,书人间之真谛。”诸如此类,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翠竹修长,虚心劲节,历来深受人们喜爱。杜甫居住在成都浣花溪畔的时候,就曾亲手栽植了成片的竹子,现在四季青翠,成为一大风景。曹雪芹独爱潇湘馆的千竿翠竹,让林黛玉每日里满怀心事听“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曾国藩则说,“居室前后,须多种竹树,家有一种生气,人受一种清气”。从竹林七贤,到“独坐幽篁”的王维,再到“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的郑板桥,爱竹成癖者比比皆是。与这些人相比,苏轼爱竹有过之而无不及。

早年,苏轼随同父亲苏洵出三峡赴京途中,老船夫指着巫山神女峰上的那片翠竹告诉他:那是一种特殊的竹子,软枝垂地,仿佛永远祭拜着巫山神女,又像神女的侍仆,风吹枝摇,不停地将神女庙前的石凳打扫得干干净净。苏东坡听了十分感慨,他离川以后,每移居一处,总要择竹为邻。

北宋熙宁年间,有一年春天,苏东坡出任杭州通判,他从富阳取道浮云岭,进入於潜县境考察。於潜县令刁铸与苏东坡是同榜进士,交情甚笃。刁铸热情接待了这位上司,并下塌在镇东南的金鹅山巅“绿筠轩”中。一天,在寂照寺出家的於潜僧人慧觉禅师拜见苏东坡,与他一起谈佛论经。苏东坡博学多才,又自称佛门居士,谙熟佛学,慧觉十分钦佩。两人在“绿筠轩”临窗远眺,只见满目皆是茂林修竹,苍翠欲滴,景色宜人。

苏东坡情不自禁地连连叫绝。慧觉禅师见苏东坡已被眼前的景色所倾倒,就故意逗趣:“苏学士,房前屋后栽几株竹子,我们於潜自古以来如此,不过点缀一下而已。”苏东坡摆摆手道:“此言差矣,门前种竹,决非点缀而已,此乃高雅心神之所寄。我这儿有一首诗赠你。”于是,他即兴挥毫,写下了《於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苏东坡爱好颇多,比如夜游、访隐、慕仙,但要说最喜欢的,当然一是吃,一是竹。他把吃看得很重,在《初到黄州》诗中,他写道:“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他好吃知味,而且懂吃会做,追求食中的情趣。比如,在杭州任上,因为治理西湖,要解决民工的吃饭问题,他创造性地烹制了“小火慢炖”的方块肥肉,这种以姜葱红糖料酒酱油等做成的猪肉菜肴,称为“东坡肉”。

但是,当站在一片青翠的竹林前,哪怕有如苏东坡这样一个造诣颇深的美食家,也会很快恢复他文人的本色,透出浪漫诗人的气质。宁肯不吃肉也要与竹子作伴,不吃肉充其量叫人缺少点力气,而住处没有竹子就会令人庸俗不堪,士大夫如果俗了就没有办法救药了。

在苏轼眼里,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舍俗欲而取道义,这是理所当然的。这一番关于肉与竹如何取舍的高论,既表明了竹子在苏轼心中的地位,也沿袭了中国文人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

古人为什么如此爱竹呢?个中缘由,白居易在《养竹记》中有很好的诠释。他说:“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竹,性质朴而淳厚,品清奇而典雅,形文静而怡然。其傲雪凌霜、飘逸俊雅的个性堪比君子的品性。竹的高洁、竹的挺拔、竹的虚怀、竹的节操是古代士大夫毕生追求的精神境界。“未出土时已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苏轼笔下的竹,已不是纯粹自然界的竹,而是高洁精神的象征,是高尚人格的化身。

与白居易的一本正经相比,苏轼的解释更有生活情趣,因而广受欢迎。“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对于极富创意的苏轼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难题,也许,在“绿筠轩”的餐桌上,就有一盘“竹笋炖肉”正等着他去大快朵颐呢。

能俗能雅,本色自然,而又与众不同,这或许就是人人喜爱苏东坡的原因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