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跟大家分享到古代帝王很懂得尊师,以主人待客之礼来对待老师,包含请老师来教太子,皇帝都要亲自行拜师礼。《群书治要》中也提到:“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也,尊师则不论贵贱贫富矣。”
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老师的身份、贫富贵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老师某方面的学问、能力比我们强,我们都应该谦虚地向他学习,因为“满招损,谦受益。”《了凡四训》说,“谦则受教有地,取善无穷。”
一个谦虚的人,善于学习每个人身上的优点,他就能“德日近,过日少”。如果《弟子规》能实实在在地落实,自己的道德学问就有实实在在地提升,这才是实学。《弟子规》的每一句教诲,对我们扎下德行的根基都很关键,因为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孝亲是尊师的基础”。学生对老师尊重的态度,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孝经》说,“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人一定是先尊重对他恩德最大的父母,然后再延伸到尊重老师、尊重长辈。
一个人没有孝亲的根,是不可能尊重老师的。孔子告诉我们,“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老师真正为学生好,首先要教学生孝道。
很多孩子非常单纯、善良,学习完《弟子规》后,一大早就站在父母的房门口,看到父母出来,马上九十度鞠躬,说:“爸妈,早上好!”。孩子能如此,相信做家长的一定会非常欣慰。这样的孩子到学校,自然懂得尊重老师;到社会,自然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人只要尽本分,对他人的尊重就会水到渠成。
比方夫妻相处,自己先做好,就能互相交感,感动对方,对方也自然而然地回到本分了。所以要各归其位,别人对不对不重要,首先自己要做对。这些道理我们想明白了,就会做得非常心安、非常快乐、非常踏实。
从前古人的拜师礼,会先向孔老夫子行三跪九叩首礼,接着父亲带着孩子给私塾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礼。在整个拜师礼的过程中,孩子最尊重的是他的父亲,他看到父亲都给老师行这么大的礼,他以后也不敢不听老师的话,一定会对老师恭敬,不敢开玩笑、不敢侥幸。
“师严而后道尊,道尊而后民知敬学”,孩子尊师的根,就在这个仪式当中深深地扎在了心里,终身受益。所以教育是合力,要想把学生、后代教育好,父母、家人首先要配合好。
学校也是,如果孩子不懂事,校长要让孩子了解老师的苦心,家长来了也要让他们体恤老师的辛苦与不易。
从古至今,“师生如父子”,师生是道义的关系,要对老师常怀感恩之心。虽然尊师方能重道,但教育者也要了解每个孩子的客观状况,懂得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如果我们一味地严格,可能孩子会接受不了,所以对待每个孩子的分寸,要依当时的情况而定。
如果孩子有十分恭敬心,我们只教他八分,那对不起他;如果孩子只有五分恭敬心,我们教他八分,那太严格,他觉得有压力就跑了。所以要随缘,客观应对。
教育工作者为人师表,这个“表”字就是表率,要自重。对每一个学生都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的爱护,这样才真正是把“师生如父子”做出来了。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父母、老师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无求、无私地奉献,所以受人尊重。就像老子说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圣贤教育就是教我们自爱,进而懂得去爱人。先爱父母,先体恤父母的苦心,再延伸到“凡是人,皆须爱”。
《群书治要三六〇》的“为政”篇说:“夫知为人子者,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者,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者,然后可以使人。”同样的,“知为圣贤学生,才能为老师。”我们把学生的本分做好,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
所以经文讲到,懂得如何做一个好子女,然后才知道如何做一个好父母;懂得如何做一个好臣子,然后才知道如何做一个好君主。一切从基层做起,有服从、勤俭的态度,再慢慢提升,就能对基层的人感同身受。
懂得如何侍奉人,然后才懂得如何任用人。因为他是过来人,自己做好了才能教会别人,再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整理自蔡老師《做孩子一生的貴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