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6.26人的群体记忆《145》我记忆中的二院和二院中的我(2)

北医6.26人的群体记忆《145》我记忆中的二院和二院中的我(2)

00:00
16:23

到达安口后,稍事休息,各家各户的家具、锅碗瓢盆尚未摆放就绪,大家便开始了工作。医院共组织了三支医疗分队奔赴庄浪、崇信、平凉县各公社乃至生产队,宣传合作医疗并诊病治病。还有一些人员就近在安口镇的厂矿单位卫生所和县医院协助日常医疗工作。王明珠、郝世源、赵立安和我被安排组建针灸门诊。经与当地有关部门协调,我们争取到了一间废弃的大庙做诊室。它位于安口镇的主要街道上,比普通民房高大一些。当我们打开临街的房门,里面黑洞洞的,走进去后被蛛网罩了一身,幸亏网主不在。东面墙上有一个不大的窗户,一束阳光照射进来,如舞台的聚光灯,光柱中有亿万个晶体和毛絮上下翻飞。地上几只老鼠受到惊扰嗖嗖地窜回到自己的窝里,它们肯定认为是我们侵入了它们“原住民”的领地。我们管不了那么多,迅速找来笤帚、簸箕、脸盆、抹布,把房间打扫干净,所幸庙内没有供奉菩萨、金刚等佛像。卫生打扫完,我们又找人在庙里装上了电灯,安上了炉子,摆上了办公桌、诊查床和候诊椅。
没两天我们就开诊了。我们既是大夫,又是卫生员,还兼任会计和出纳,挂号和治疗费仅几分钱,即使是这样开发票的工作也不能含糊。此外,每天早晨我们自己还要生炉子,常常把房子里弄得烟雾弥漫,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座庙里又有了香火。
不久就有了病人,头疼脑热、消化不良、腰腿疼痛等,口口相传,病人越来越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04065417

    选址建医院的地方是一处山前缓倾斜塬,不知道二院人当时有没有推土机可用,如果没有仅靠小车推的话,把这个山前缓倾斜塬找平,这个工作量就大了去了。但最终在大秦公社民工及二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一块不算大的建设用地被平整出来,勉强可以容纳医院的主体建筑,但医院的职工宿舍没地方建了,只能上山,所以才有了后来被二院人调侃出来的“排云殿”、“佛香阁”等类似的排子房依山而建。感慨建设用地的逼则狭窄,感慨平凉二院的靠山隐蔽,感慨那个时候为了备战备荒人们竟然在这山沟里选址建起了一座医院,诸多的艰难造就了一段传奇,诸多的不容易也留下了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 蜚声LH

    6.26人为建院做出了太多的贡献这样的历史怎么能忘记

  • 轩宇有声

    难忘的一段历史,虽然艰苦、但充实而有意义

    OK的声音 回复 @轩宇有声: 感人肺腑

  • 听友444088651

    艰难无处不在,艰难成就了二院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