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说“领导的秘诀-下”之六
痛苦与快乐作用各不同
老师说:痛苦让人有智慧,快乐让人想付出。这是一个比较独特的视角,值得我们认真把握。
痛苦,每个人都经历过,区别在于大小多少。 北大公益讲座原创散文诗《假若自由明天来临》中,有这样的观点:“痛苦与磨难,可以让人获得智慧。这一次磨难,与其说是一种偿还,不如说是一次警醒!当你重获新生,从这次经历中得到的是生命的智慧呢,还是一次生命的浪费?这是灵魂对你的拷问!”
灵魂的拷问,振聋发聩呀!经历过人生的痛苦、特别是刻骨铭心的痛苦以后,给自己留下了什么?痛苦的记忆,嗔恨的态度,不堪的回首,反复的诉说,等等。如果是其中任何一条,都不会增长智慧,都是对生命的浪费。
正确的态度才能将痛苦变成智慧,即,哲学上说的“坏事变好事”。因果论,无疑是重要的思想方法。为什么会遭遇痛苦,原因大约三个方面:无知,无能,无德。无知引发出学习的欲望,使自己的知识更加充实;无能引发出提高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生命能量得到提升;无德使自己找到德性的缺项,使自己注重道德的修养。如此,智慧自然会增长。
从人生的过程看,只有经历逆境的锻炼和考验,才能使人成熟、成长起来。所以,我们不要拒绝“痛苦”,而是从中汲取人生的营养,即智慧。
快乐与付出,应该有两种状态。一是,人在快乐时愿意去付出。所以,要力争自己的好心情成为常态。二是,付出后获得新的喜悦,而不是倒霉、吃亏等负面心态。北大公益讲座告诉我们:帮助他人成就自己。利他,应该比利己更有成就。因为,付出使自己获得好的口碑,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付出,不去获得付出后的快乐呢?佛家说法喜,就是人修行包括付出后,获得发自内心的喜悦啊!
老师有一个重要观点:停止微笑是智慧的天花板。这说明,智慧来自快乐的时光。即使是经历痛苦后获得的智慧,也是在心情平静,甚至愉悦的情况下,才可能得到啊!
2023年4月23日星期日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