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来说,今年悬疑剧的top,非《漫长的季节》莫属了。
这部剧一个小时一集,设定12集。
一个小时看下了,它的剧情是符合多数喜欢精品制作观众眼中的质感定义的。
不走急走快路线,属于一点点融进去,让人不舍得快进的短小精悍佳作。
《漫长的季节》自从上线以后,以范伟秦昊任素汐为首的超强班底,吸引了不少的观众的目光。
它的评分也从9.0到第6集后涨到了9.1,是目前口碑热度评分第一的国产剧。
《漫长的季节》能取得如此好成绩,其实并不意外,因为它是由国产悬疑剧神作《隐秘的角落》导演辛爽指导的新作品。
细看下来,观众会发现除了演员和角色拥有着高匹配度外,戏里面的配乐和道具细节,都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
可能这部戏唯一让观众感到意外的就是范伟了。
作为正剧演员出身,秦昊在这部戏里是搞笑担当。
别人追凶,他在那说相声,为观众贡献了很多笑点。
但反过来,身为喜剧演员的范伟,却更多承担了戏里厚重部分。
本身观众看到范伟出演悬疑戏就感到很惊讶了,没想到他演起不擅长类型也能得心应手。
从一名喜剧演员到“千面影帝”,范伟是什么时候做到的?
01、长得不起眼,抱负倒挺大
范伟从小就喜欢说相声,从16岁拜大师正式学习开始,他已经有10年的说相声生涯了。
不仅是喜欢,范伟说相声还很有天赋。
21岁,他创作出首个相声作品,得到了团里领导的重用,并把它搬到央视演播。
从此,范伟就成为了曲艺团里面的骨干。
如果他后面没有改行的话,说不定范伟会成为与郭德纲齐肩的新一代相声大师。
然而,范伟并没有按部就班说下去。
他自认自己在未来绝对不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相声演员,就像他说的话:“我根本就撒不开,做我们这一行的人就必须在生活中撒得开,才能在工作上表现得更加精彩。就好比,你让一个相声演员跟聊天,他必须不断抛包袱逗人笑,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身份,但我就不行了。”
所以,说了10年相声后,想清楚的范伟不再浪费时间,决定要转行。
经人介绍,范伟认识了未来的“小品之神”赵本山。
彼时的赵本山虽然已经三登春晚,但还没有成为外界想象中那么大红大紫。
真正让赵本山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小品之神”,还是在他和范伟互相成就时期。
两人初见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赵本山觉得范伟长相憨厚老实,他在舞台上能与喜剧所产生的反差不容小觑。
而范伟作为后辈,像很多粉丝一样非常仰慕赵本山,如果他能和这样一位优秀的小品演员合作,绝对会对他在这一行上发展提供不少的帮助。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成为了舞台上的搭档。
在范伟和赵本山合作过程中,他成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神的滑稽人物。
特别是在03年春晚小品《心病》中,他所饰演的抽抽病人,以及随后的《卖拐》《卖车》等令人等令观众印象深刻的绝世佳作。
毫无疑问,大舞台搭配搭配好作品,会让站演员倍感增光,名气也是噌噌往上涨。
不过,与其说赵本山和范伟互相成就,倒不如说前期过程中是范伟为赵本山做绿叶。
那段时间,范伟的知名度虽然不错,但在“小品之神”赵本山面前,他完全是“自愧不如”的状态。
范伟也曾说过,他和赵本山合作时其实并不难。
因为观众的焦点和笑点根本就不在他这,只要他将台词和赵本山搭准了,节奏就不会掉下来,那他自然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没有人不想站在c位,这种熬不出头的日子,让范伟越来越难受,连带着回忆起说相声那段难捱时光。
范伟有过退缩的想法,直到他忍耐坚持下来迎来奇迹。
02、和兄弟分道扬镳是种什么感受?
他越往后和赵本山合作,观众就越对范伟这个配角印象深刻。
有人开始觉得那位站在本山大爷旁边的角色很有潜力,赌他一定会是赵本山的接班人。
能被外界看见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范伟又迎来一个难题。
被无数观众寄予厚望的范伟,突然倍感压力。
为了不辜负观众对他的期待,范伟必须肩负起身上的责任。
他开始花费大量的时间打磨小品,有的时候半年不回家,只为呈现一个完美的节目。
他生怕出一点错误,可能就要被断送未来的前途。
因为站在舞台上被数亿双眼睛盯着的感觉,没有几个人能和他感同身受。
逐渐地,范伟感觉到无奈和疲惫,他内心想要退出小品舞台的想法也是越发强烈。
不再只是想想,范围付出了行动。
2005年,是范伟和赵本山最后一次合作春晚小品。
一上场,范伟说错了词。
虽然好不容易被他圆回来,但范伟已经暴露出心不在焉的状态了。
果然,下台后,为了不拖累搭档,也为了更好的发展,范伟找到赵本山,向他表达了以后不再演小品的决定。
范伟刚离开赵本山那会儿,不明真相的外界感到无法理解和遗憾。
明明在舞台上的他们非常默契,究竟是什么让俩人分道扬镳呢?
网上流程最广的一条,就是范伟和赵本山闹了矛盾。
当赵本山给范伟打电话时,对方居然没接,气得他在镜头面前哭着指控起来。
至于是什么矛盾,则被猜因为分钱不均而产生。
两人合作,赵本山拿40多万,范伟就只得7000块。
就连赵本山身边最跟他亲近的高秀敏都看不去,指责赵本山太黑,只给人家7000,好歹给2万也可以啊。
被说了的赵本山还不服气,觉得自己特别有理,表示范伟跟着他之后成名,应该懂得感恩知足。
不过,这终究是猜测,故事的真实程度远不如范伟个人想要转型来得高。
毕竟范伟曾说过没接到赵本山电话,主要是他当时太忙了。
事后,这对兄弟误会解清,赵本山对范伟表达了歉意,还向镜头解释过范伟并非他徒弟,而是兄弟。
这两者的关系可不一样,前者要对师父言听计从,后者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必要。
换一句话来说,赵本山作为范伟兄弟,由衷地尊重对方决定,希望他未来有一个好发展。
更何况后面范伟还和赵本山有戏合作,如果关系真的如网传那么差,他们也不会有和彼此同框的机会。
03、在最“冰冷孤独”的地方有了归属感
当范伟真正离开了赵本山时,他已经站在大荧幕里面。
范伟将家从沈阳迁到北京,正式在演艺圈寻求发展。
万事开头难,影视剧和小品有着很大的区别。
小品演员往往需要靠大动作和声音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影视演员面对的却是冷冰冰的机器们。
最开始范伟始终找不到感觉,因为他无法再通过观众的表现,来判断自己表演方式是否正确。
这种情况下,范伟自然不清楚他自以为满意的戏,播出后观众又会不会感同身受呢?
为了找到合适的戏路,范伟接过不少烂片。
他就像是深陷在了泥沼,左一脚右一脚,不知深浅地试探着。
最惨的时候,他有好几个月接不到一部好戏。
好不容易发展有起色,大导演的一句话,将范伟差点打入谷底。
陈凯歌找范伟拍戏时,曾一针见血指出他作为小品演员来演戏的最大障碍,正是因为经常拍大量乡土戏,导致观众对其产生刻板偏见,一见到范伟就忍不住想笑。
范伟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也是他急于转型的重要原因。
最尴尬的是,他出去买菜都会被围观群众叫唤着学卖拐出来走两步。
似乎是在片场找到了归属感,这次的范伟面对挫折没有再退缩。
他迎难而上,试着通过认真研磨每一部作品,用真诚来打动观众。
当他拍戏认为人物性格展现不够时,就会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停练习。
有一次忘我到有人去找他,范伟才想起自己要上厕所。
强大的上进力,不仅让范伟克制了人之三急的尿急,还让其速熟了河南方言。
他专门找到当地的人录制好台词,然后一遍又一遍地跟着去学。
有一场戏,哪怕只有几秒的镜头,只要范伟到不满意,他就会在从走位和角度上来一点点尝试更正。
对于范伟来说,他之所以在演戏这方面没想过放弃,就是因为电影令他无比着迷。
整天被冷冰冰的机器围着,一度让范伟仿佛置身在梦里,只要他想,就能走到至高无上的神坛。
事实上,范伟梦想成真了,否则他在相声和小品的艺术领域的潜力就显得有点“讽刺”。
04、“千面影帝”也是最容易被忽视演技的演员
范伟跌跌撞撞摸索过程中,无法忽视路边鲜花和掌声为他带来的动力。
从电视剧到电影,从喜剧再到文艺和剧情等各种各样类型,范伟拿过奖,也合作过大导,得到了他们的肯定。
好比范伟在《南京!南京!》中的表演,就让导演陆川赞不绝口:“一位好的喜剧演员在转型后,往往都会成为被大家公认的艺术家,而范伟便是其中之一。”
2016年,从影10年的范伟拿下了中国影史上最有含金量的金马奖杯。
如此莫大的肯定,让范伟忍不住内心窃喜起来。
他将奖杯非常珍贵地藏在了自家二楼私密空间里,认为这是一种被发现的幸福感。
从此,范伟彻底摘下了“喜剧演员”的标签,成为了公认的“千面影帝”。
也有更多观众评价范伟是国内演技最被忽视的演员。
主要是不足以深刻了解他的人,对范伟的印象其实仍旧停留在他演喜剧的时代。
如今,范伟用新戏《漫长的季节》做出了强有力的证明。
在这部剧里,观众对他惊喜的一处是强烈的反差感。
范伟所饰演的角色,横跨将近20年的剧情,分别是中年火车司机和老年出租车司机两个时期。
中年时,范伟面色红润,精神抖擞,浑身散发着力量喊。
老年时,范伟头发灰白,皮肤黯淡,皱纹明显,甚至连眼睛都比中年小了不少,整个人的气质沧桑又颓废。
范伟的演技跟随着人物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老年,将故事感演得很强烈。
老年的他眼神充满着心酸,让观众一下子就进入到戏里,无比好奇角色究竟经历了什么。
所谓“千面影帝”便是如此,如果对这部悬疑剧有意思,何不妨顺便验证一下范伟的演技是否真有那么“牛”呢?
1000人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你觉得范伟身为演员做得怎么样呢?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