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加拿大学习期间遇到过两次募捐, 那情景至今使我难以忘怀。
一天, 我在渥太华的街上被两个男孩子拦住去路。 他们十来岁, 穿得整整齐齐, 每人头
上戴着个做工精巧、 色彩鲜艳的纸帽, 上面写着“为帮助患小儿麻痹的伙伴募捐” 。 其中
的一个, 不由分说就坐在小凳上给我擦起皮鞋来, 另一个则彬彬有礼地发问: “小姐, 您是
哪国人? 喜欢渥太华吗? ” “小姐, 在你们国家有没有小孩儿患小儿麻痹? 谁给他们医疗
费? ” 一连串的问题, 使我这个有生以来头一次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别人擦鞋的异乡人, 从近
乎狼狈的窘态中解脱出来。 我们像朋友一样聊起天儿来……
几个月之后, 也是在街上。 一些十字路口处或车站坐着几位老人。 他们满头银发, 身穿
各种老式军装, 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徽章、 奖章, 每人手捧一大束鲜花, 有水仙、石竹、 玫瑰及叫不出名字的, 一色雪白。 匆匆过往的行人纷纷止步, 把钱投进这些老人身旁的白色木箱内, 然后向他们微微鞠躬, 从他们手中接过一朵花。 我看了一会儿, 有人投一两元, 有人投几百元, 还有人掏出支票填好后投进木箱。 那些老军人毫不注意人们捐多少钱,一直不停地向人们低声道谢。 同行的朋友告诉我, 这是为纪念二次大战中参战的勇士, 募捐救济残废军人和烈士遗孀, 每年一次; 认捐的人可谓踊跃, 而且秩序井然, 气氛庄严。 有些地方, 人们还耐心地排着队。 我想, 这是因为他们都知道: 正是这些老人们的流血牺
牲换来了包括他们信仰自由在内的许许多多。
我两次把那微不足道的一点儿钱捧给他们, 只想对他们说声“谢谢” 。
——节选自青白《捐诚》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