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知雄守雌

第28章:知雄守雌

00:00
09:17

28章:知雄守雌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xī)。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翻译】

知道刚强的好处,却保持柔弱的状态,就可以成为天下的溪流;成为天下的溪流滋润万物,永恒的德就会伴随终身,人会回归到婴儿那样纯真的境界。知道光明的好处,却安于黑暗的位置,就可以成为天下的榜样;成为天下的榜样,永恒的德就不会有差错,人会恢复到无极的状态。知道荣耀的好处,却安于卑微的位置,就可以成为天下的山谷;成为天下的山谷接纳万物,永恒的德才算完备,人会回归到质朴的境界。质朴的境界生出各种才能,圣人用它们才可以实现好的治理,所以最高级的制度不应该有针对性。

【现代解读】

世人都追求刚强、光明、荣耀,而老子却认为雌柔、黑暗、耻辱也是应该坚持的。他希望人们像出生的婴儿那样不为荣辱所惑,无私无欲,纯朴无邪。老子反对利用仁、义、礼、智、信这些概念去约束人、塑造人,他认为这些外部的约束只会扭曲人的本性,顺从自然、顺从道,才是永恒的德行。完善的制度也应该是这样,包含事物的不同方面,而不是割裂分隔的。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雄代表刚强、先、强势,而雌代表柔和、后、弱势。此句于前文讲圣人“后其身而身先”是相通的,同时还指出在守雌之外,还要“知其雄”,即先后两方面都要兼顾到。换句话说就是雄亦可,雌亦可,顺应自然之道而为之。甘愿像溪流那样处于下位,得道之人也是这样,他甘愿处于人下、人后而不争,所以所有的人都愿意少附于他。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白是光明,黑是晦暗,既要有美好的理想,也要能包容当前的不足;既要看到人性光明的一面,也要正视人性的黑暗。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天下人的范式。“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智”,一个人若过于追求光明,不能容忍任何世间的晦暗,那一定不能安然生活在世间。白天黑夜相互交替才是自然规律,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只有能正确处理不同方面的人才能作为天下人的典范。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既向往荣耀,也能坚守耻辱,这样的人才会胸襟广博,成就大事。韩信年轻时就怀有雄心壮志,但周围的人都认为他不学无术,经常轻视欺辱他。一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佩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想了想后俯下身子,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如果韩信因为一怒而杀了耻笑他的人,很可能当时就变成了囚犯,也不可能取得后来的“荣”了。勾践如果在兵败时不能暂时屈服,也就不会有后来卧薪尝胆、复国报仇的机会了。所以说,人的情商、逆商很重要,甚至它们比智商更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和所能取得的成就。只有在逆境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做到宠辱不惊,不被失望和沮丧打败的人,才能守住辱而求得荣,否则只能被耻辱永远湮没。

“大制不割”的理解很多。有的说是好的政治制度结构不分割,有的说是好的社会没有阶级差别,有的说是制作大的器具不割断材料,还有人将其联系到中医,认为是好的医生不用开刀....我们在此从两个方面理解它,一是在政治制度方面,圣人治理天下采取的政治制度应该是依据自然规律而形成的,它包括社会中的方方面面,既有善也有恶,既有美也有丑,既有君子也有小人,而不是完全依据仁义道德将其分割开来的。在个人修养方面,圣人作为“官长”,他能应用各种各样的人才,他自身也并非单一之才,而是能海纳百川 ,心怀天下,不拘泥于教条的,正如孔子所说“君子不器”。

 道的法则就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循环往复、永不止息的过程。所以,人在修道的时侯,不要只修炼一次,而是要永不停息地修炼。待到修炼完满后,还要使道德不流散,确保它的完整性。如果道德流散了,道就会再一次进入到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循环往复之中。

本篇关联的小故事有 淡薄名利的爱因斯坦 。这个故事有可能大家以前就听过了,在前期就不做分享,如有听众想听听这个故事,可以给我留言,在分享完81篇《道德经》以后,我再为您分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