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9 岑参:与高适 薛据登 慈恩寺浮图

EP19 岑参:与高适 薛据登 慈恩寺浮图

00:00
08:53

岑参:与高适 薛据登  慈恩寺浮图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如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诗作《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中通过对慈恩寺塔的形象描绘,表现了诗人的宏阔胸怀和追求高远的精神。

诗中第一句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形象地描绘了慈恩寺塔高耸入云,犹如冲出天际,寓意塔身高大而壮观。接下来的几句诗句磴道盘虚空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等进一步描绘了塔的高大气势,充满了对建筑之美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诗人通过登临塔顶,观察四周景色的描绘,表现了他的远大抱负和豁达心境。诗句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描绘了登高远望的情景,同时连山若波涛,奔凑如朝东也形象地描绘了远处山峦的起伏状况。诗人对这些景色的感受和表达,体现了他追求高远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丰富。通过对慈恩寺塔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高远事物的崇敬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敏锐的感悟力。这首诗作被后人广泛传颂,被认为是唐代登高诗的代表之作。



以下逐句解读: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诗人用涌出形容塔身的高大,给人一种冲破枷锁的感觉,同时又将塔与天宫相比,形象地表现了塔的宏伟和雄伟。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出世界表现诗人登上塔顶后,可以俯瞰整个天地,世界尽收眼底,同时磴道盘虚空则形象地表现了攀登塔的过程,给人以险峻之感。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这两句诗意蕴含深刻。诗人通过塔的形象,抒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崇高感受。突兀的塔身犹如巨物,压在大地上,形象地表达了大地的坚实、文化的厚重、历史的悠久。同时,塔身峥嵘的造型又让人联想到传说中的鬼神和神话故事,展现出塔的神秘与神圣。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四角的塔身挡住了白日,使得阴影覆盖在塔下的土地上,显得更加高大和压迫感。同时,七层摩苍穹则表现出塔的高大和震撼力。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诗人通过观察高空鸟儿的飞翔,描绘了登高远望的情景。同时,听到风声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和感慨。

连山若波涛,奔凑如朝东。这两句诗表现出塔下连绵不断的山脉,如波涛一般起伏,奔涌向东。这里的也可理解为向前,表示未来的发展方向。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这里描绘了塔下道路两旁青槐成行的美景,同时也展示了园林景观和建筑之美。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这里描述了秋季的景象,从西方传来的秋色笼罩



岑参(662-710年),字叔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是唐太宗时期的重要官员之一,曾担任吏部尚书、太子左庶子、礼部尚书等职务。

岑参才华横溢,擅长诗歌、文学和音乐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明快,充满了豁达和洒脱的气息,受到了当时文坛的高度评价。他的文学作品有《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其中《赋得古原草送别》被誉为唐代离别诗的代表之作。

岑参还是一位音乐家和音乐理论家,在唐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著有《乐章指迷》一书,对唐代音乐的发展和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岑参是唐代文学和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才华和成就得到了历史和后人的高度评价。他的文学作品和音乐理论对中国文化和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62-710年是唐朝盛世的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开明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贞观之治是唐朝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唐朝政治清明,法律规范,官员选拔制度完善,国家管理机构建立完备。唐太宗还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与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并扩大了领土。

经济方面,唐朝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灌溉工程,推行农田水利政策,使得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此外,唐朝的货币制度也非常完善,对商品交流和贸易发展做出了贡献。

文化方面,唐朝是一个文艺复兴的时期,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等文学巨匠相继出现。此外,唐朝的科技、哲学、历史、艺术等领域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总的来说,662-710年是唐朝盛世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这段时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