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人生 10.四种焦虑

四季人生 10.四种焦虑

00:00
04:37

世界有“成住坏空”,人生有“生老病死”。当初释迦牟尼佛所以舍弃太子的尊荣,进入摩揭陀国苦行林修道,就是因为对生老病死的问题感到焦虑,希望透过修行而能解决这种焦虑。
当悉达多太子要求出家修道时,父亲净饭王反对。太子说:假如有人能够帮助我,让我的人生没有生存的烦恼,没有衰老的无常,没有疾病的痛苦,没有死亡的迷惘,我就不去修行,否则我要自己去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
生老病死有什么问题呢?
一、生命永恒的追求。人生存在世间,时时受着人事倾轧、情爱纠缠,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怨偶偏偏常相聚首,各种煎熬、痛苦,如此生有何乐?尤其无常的逼迫,生又能多久呢?人生其实就如猿猴一样,每日担心被猎人无常的弓箭射中,所谓“今日脱下鞋和袜,不知明日来不来”,永恒的生命到底在哪里呢?
二、衰老现象的无奈。“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老态龙钟”,这就是人衰老时的现象。当今老龄化的社会,独居老人愈来愈多,有的空巢寂寞,有的无子无孙。人老之后,往事都如过眼烟云,唯一陪伴自己的,只是孤独寂寞,真是生不如死。老年人即使银行里存款丰富,家居中儿孙满堂,但是老化的身体,视力茫茫,耳鸣重听,齿牙动摇,甚至走路不便,天天坐在轮椅上,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三、疾病缠身的痛苦。人老来没有疾病痛苦还算好一点,但“老病”往往是纠缠在一起的,老了就会病,病了就会苦。我们到医院里去看,那些缠绵病榻的人士,有的甚至要靠氧气筒等各种仪器来维持生命,如此人生,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甚至有的人年轻时就疾病缠身,如果懂得“与病为友”,也还堪度过。但是疾病疼痛的苦处,事实上不容易忍耐,所以长年久病的人,往往希望早些结束生命,因为生不如死。不过,人类应该自己做自己的医生,从出生开始,就要活出健康的人生,偶尔有一点小病小痛,自己要懂得调理。如果自己都不懂得处理,完全要靠
医生,医生可以治病,但也不能救命。
四、死亡来临的恐慌。面临死亡,总是让人感到恐慌,最主要的是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全部都会失去,所以人生“空空地来,又空空地去”,即使万贯家财,死时什么也带不去。另外,死亡之后去路不明,也是令人感到惶恐、害怕的原因之一。人死之后要到哪里去呢?当死亡来临时,对自己的去路,是天堂,是地狱,一无所知。就如一个人在旅途上没有目标,又如航海的人失去方向,其痛苦可想而知。当然,“业力”会决定人死之后的一切,但是我们对“业”也是懵懂无知,如此怎能不恐慌呢?所以,如何解除生老病死的焦虑?唯有信仰佛教,才是人生最有力的依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