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

五味子

00:00
01:59

五味子

出高丽者第一,今南北俱有。春初生苗,引赤蔓于木上。叶似杏叶,三月四月开黄花。七月成实,丛生茎端如梧子大,生青、熟红紫。其实皮甘肉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名五味子。《典术》曰:五味者,五行之精。其茎赤,花黄白,生青、熟紫黑,亦具五色。且能养五脏,是以称五。

气味:酸温,无毒。

主治:益气,欬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治中下气,止呕逆,补虚劳,令人体悦泽。○明目,暖水脏,壮筋骨,治风消食反胃,霍乱转筋,痃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生津止渴,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治喘欬燥嗽,壮水镇阳。

五味子,《本经》上品。

子比蔓荆子而大;北者湿润,南者干枯。凡用以北为胜。

雷公云:小颗,皱,有白朴盐霜一重。其味酸、咸、苦、辛、甘味全者为真。则南五味陈久自生白朴,是雷公之言,是南而非北。不知南北各有所长,风寒欬嗽南五味为奇,虚寒劳伤北五味为佳。

修治:入补药蜜浸蒸用,入嗽药生用。连核入药,其核如猪肾。

五味子  味厚气轻,阴中微阳。入手太阴血分,足少阴气分。苁蓉为之使;恶萎蕤、乌头。

《摄生方》:治久欬不止,用五味子一两,真茶四钱,晒研为末,以甘草五钱煎膏,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沸汤下,数日即愈。

五味子  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