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解答:今年沙尘暴特别多?未来是否会频发?

评论丨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解答:今年沙尘暴特别多?未来是否会频发?

00:00
13:38

沙尘天气是一种自然现象,以当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无法彻底消除它,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还将与之共存。

4月9日开始,我国北方地区再次出现大范围大风和沙尘天气过程。4月10日晚,北京地区遭遇大风和沙尘暴天气,环境监测显示:当晚8时,北京部分地区PM10浓度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达到严重污染水平。

根据中国气象局监测,这次沙尘过程覆盖了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辽宁、吉林等地先后出现沙尘天气,PM10浓度普遍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其中内蒙古呼和浩特、阿拉善、巴彦淖尔和山西大同、北京等地出现沙尘暴,内蒙古乌兰察布、锡林郭勒、包头和河北张家口等局地出现强沙尘暴。

4月11日,随着冷空气东移南下,沙尘天气继续向南推进。环境监测显示,PM10浓度大值区整体向南部扩散,河南南部、山东南部等地PM10浓度超过500微克/立方米。长江以南的浙江北部和湖南北部等地也受到沙尘天气的影响。11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截至14日6时,我国北方大部仍处于沙尘暴蓝色预警状态。

这是继今年3月19~24日的强沙尘暴过程后的第二次沙尘暴过程,但强度弱于上一次。

沙尘天气不能都叫沙尘暴

每当天空泛黄,空气中漂浮着尘土时,不少人往往就认为是沙尘暴。其实,只有沙尘天气达到一定强度才称为沙尘暴。在气象学上,按照影响由轻到重,沙尘天气可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

浮尘程度最轻,是指尘沙等细粒浮游在空中,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浮尘也俗称“落黄沙”。

扬沙程度次之,是指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变得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以内的天气现象。

达到沙尘暴级别,大风会将地面大量沙尘吹起,使空气变得很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

强沙尘暴是强风将地面沙尘吹起,空气模糊不清,浑浊不堪,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

出现特强沙尘暴时,狂风将地面沙尘吹起,空气极其浑浊,水平能见度不足50米。

形成沙尘暴通常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沙尘源地,这是形成沙尘的物质条件;二是大风,这是形成沙尘暴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物质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这是形成沙尘暴的局地热力条件。

为何今年沙尘天气频发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从沙尘天气出现的次数来看,今年以来,全国共出现8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沙尘暴1次,强沙尘暴1次,总次数较2000-2022年同期平均偏多1.5次。从沙尘天气出现的日数来看,今年以来,全国平均沙尘日数1.8天,较常年同期偏多0.3天;全国平均浮尘天气2.15天,较常年同期偏多0.73天。

造成今年沙尘天气偏多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地表条件有利于沙尘活动。去年蒙古国降水偏少,沙源地植被覆盖较差。今年春季以来蒙古国南部和我国西北大部的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特别是入春后出现了一次极为罕见的回暖天气过程,致使冻土层快速融化,同时沙源地基本无降水过程,地表无积雪覆盖,大范围的地表裸露,为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沙尘物质条件。

二是大气环流条件有利于沙尘长距离传输。今年蒙古气旋强度偏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在冷空气东移南下过程中,强烈的大风为沙尘粒子卷扬进入高空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在高空西北气流作用下,大量沙尘向下游传输沉降,同时叠加了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源,进而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

近60年来我国沙尘天气呈减少趋势

全球有四个沙尘暴高发区: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端、中亚、美国西部至墨西哥北部、澳大利亚。在中国,沙尘暴的策源地有四大源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内蒙古阴山北坡及浑善达克沙地毗邻地区、蒙陕宁长城沿线。

从最近30年我国沙尘暴年平均日数的空间分布来看,沙尘天气主要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其中,南疆盆地和内蒙古西部两地是沙尘暴的高发区,年沙尘暴日数在10天以上,部分地区超过20天。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和山西这7省区也是频繁受沙尘影响地区。此外,华北、黄淮、东北等地也可见沙尘暴影响。

1961-2022年,我国年平均沙尘日数为8.4天,近60年来总体上呈现明显减少趋势,减少速率达2.2天/10年。沙尘天气主要以浮尘和扬沙为主,浮尘天气年平均为5.8天、扬沙6.3天、沙尘暴1.7天、强沙尘暴0.4天、特强沙尘暴0.03天,1961年以来均呈减少趋势。

春季是沙尘天气的高发期,约占全年沙尘天气日数的一半。1961-2022年,我国春季平均沙尘日数4.1天,近60年来也呈现明显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0.9天/10年。春季沙尘天气也主要以浮尘和扬沙为主,浮尘天气平均2.8天、扬沙3.0天、沙尘暴0.8天、强沙尘暴0.3天、特强沙尘暴0.02天,1961年以来也都呈减少趋势。

科学看待沙尘天气的利弊

沙尘天气,尤其是沙尘暴及以上强度的沙尘天气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当沙尘暴来袭时,气象部门就会根据其强度发布相应的预警。沙尘暴预警分为三级:沙尘暴蓝色、黄色、橙色预警。

沙尘天气会造成环境污染。出现沙尘暴天气时大风裹挟沙石、浮尘到处弥漫,所经地区空气浑浊,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空气质量下降,形成重污染天气。还会影响交通安全,导致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造成汽车、火车车厢玻璃破损、停运或脱轨,致使能见度降低,影响驾驶安全。

当人暴露于沙尘天气中,尘土中含有各种有毒化学物质、病菌等可透过层层防护进入人体器官,易引发各种疾病。尤其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是敏感人群,要做好防护,尽量避免外出。

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致使太阳辐射减少,能见度下降,容易使人情绪低落,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沙尘带来的大风天气会刮走土壤中细小的黏土和有机质,致使土壤肥力降低,形成地表层土壤风蚀作用。植物叶面被沙尘覆盖后,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易造成作物减产。沙尘可使牲畜患上染呼吸道及肠胃疾病,严重时将导致大量“春乏”牲畜死亡。此外,沙尘还会对部分设施农业等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沙尘暴来袭往往伴随大风灾害和强降温天气,易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沙尘天气也有对全球生态系统有利的一面。

例如,沙尘暴多来源于干燥高盐碱的土地,沙尘暴挟带的尘土中常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可以减缓沙尘暴附近沉降区的酸雨作用或土壤酸化作用,减少了酸雨危害,增加了土壤肥力。沙尘带来的铁元素会促进海洋的初级生产,产生“铁肥效应”,消耗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而有助于减缓气候变暖。还有研究显示,地球上最大的绿肺——亚马孙盆地的雨林也得益于沙尘暴,它的一个重要的养分来源是空中的沙尘,因为沙尘气溶胶含有铁离子等有助于植物生长的成分。此外,沙尘还有“阳伞效应”、“冰核效应”等,可对气候起到调节作用。

但是总体而言,沙尘天气是弊大于利,我们需要采取积极行动,尽量减轻沙尘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众多不利影响。

未来沙尘天气是否还会频繁发生?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分析,预计今年4-5月,蒙古国南部至我国内蒙古中西部沙源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且有蒙古气旋阶段性南下影响,有利于形成沙尘天气过程。因此,预计今年春季后半期我国北方地区沙尘过程次数仍较近10年同期偏多。

沙尘天气的发生和众多因素有关系,比如气温、降水、天气系统的强度,以及地表的植被、积雪等。近年来我国大范围沙尘天气次数总体呈减少趋势,不能因为个别年份沙尘天气次数比常年同期偏高,就断定沙尘暴增多成为常态,或是进入新的活跃周期。

从长期气候变化的角度来看,随着全球变暖导致较高的蒸发和降水速率,未来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高温、干旱、强降水、强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也将更为频繁。一方面,南方部分地区大雨日数将有显著增加,极端降雨频发也将导致洪涝灾害、滑坡与泥石流、水土流失加剧。另一方面,中国干旱区的面积也可能扩大,北方干旱趋势仍将延续,干旱强度加剧。气候变暖造成未来干旱和荒漠化加剧的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如何减少沙尘天气

沙尘暴在地球上至少已经存在达数千万年之久,随着人类的出现,土地垦荒、森林砍伐等活动随之而来,对沙尘暴的频繁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说大风和不稳定空气条件是大气的自然运动状态,那么丰富的沙源地,则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

公元前4世纪,中国关于沙尘天气的文献记载只有2次;4-10世纪,关于沙尘暴的记载出现了39次;11-15世纪,陡增至97次;16-19世纪,则出现了115次。

河西走廊以东的甘肃天水、陇西一带,西汉时期还是“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但曹魏景元四年,灵州一带已是“北临沙漠”。秦汉时期,统治者为了抵御匈奴入侵,在河套平原大规模屯垦驻军,以致草原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到了北宋,原本水草丰美的乌兰布和地区已变成“沙深三尺,马不能行,行者皆乘橐驼”的荒漠地区。

沙尘天气是一种自然现象,以当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无法彻底消除它,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还将与之共存。因此要积极采取各种科技手段和行政手段来减少沙尘天气以及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

沙尘暴不能被消灭,但土地沙化可防可治,比如开展防沙治沙工程,控制土地沙化面积,减少沙尘源范围,从而减少沙尘天气。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对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下垫面的自然条件,增加了沙区地表植被覆盖度,通过控制地表释尘量削弱了沙尘。我国北方植被增加,总体上有利于沙尘天气次数趋于减少。

沙源地并不仅仅局限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有大范围分布的沙源地。因此,除了我国采取措施治理生态,还必须和周边国家合作,共同改善生态环境。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牢固树立保护地球环境、维护气候安全的自觉意识,形成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用实际行动来化解气候变暖的危机,减缓地球环境的恶化,共同营造绿色和谐的地球家园。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李威、巢清尘

李莹、陈峪、李修仓、孙林海、姜允迪对本文亦有贡献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86258uv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