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专业表达也要顾及公众情绪

科学家的专业表达也要顾及公众情绪

00:00
04:28

前两天沙尘暴袭扰北方一些地区。看到一个帖子,转的人不少,大概是放了一张不甚清楚的卫星照片,说蒙古国的乌兰巴托没有沙尘暴,空气指数还相对不错,由此论证下来,似乎前面媒体说中国北方的沙尘暴源头在蒙古国的沙漠,有甩锅嫌疑。

这个论证过于缺乏常识,甚至不值得一驳。不过,这么明显的一个假帖子有很多人转,传达的信息恐怕不仅是常识的匮乏。

2023年4月11日,辽宁沈阳,市民在沙尘天气中出行

相当长时间以来,有人编造、扭曲、轻信、散播这类不实消息,不是因为某些群体过于无知,而是因为存在某种群体的真实情绪和诉求。确切说,这样一种信息传播,借着的是人与自然一次冲突的机会,指向的却可能是人类社会内部需要弥合的关系断层。

也有反向的例子。各种吐槽沙尘暴带来的不便与困扰声音之外,有媒体采访相关领域科学家,辩证法地从沙尘暴也非一无是处的角度,谈了谈沙尘暴的“好处”。然而看起来网友并不很买账,回怼的声音不少。

媒体找科学家谈沙尘暴的“好处”,出发点不难理解,除了科普,大概也有在心理上降低公众焦虑指数的用意。但网友为什么不能理解科学家的好意呢?

鲁迅有个著名段子,说有不识趣的客人,在人孩子满月酒席上,道“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说的是实话,得到的却是大家合力痛打。从“科学”的角度较真,这人说的话本身也没错,他的错误在于不分场合,不看具体语境。

刚好这两天在读《环境史: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叙述历史》。这本书里收录了清华大学梅雪芹教授的一篇文章,提到自然科学家对自然环境的考察与描述,是没有意识的,或者说,以环境和环境要素为考察对象的自然科学,旨在描述自然现象,指陈自然事实,揭示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外在客观联系。

有意思的是,在这篇发表于2006年的论文中,梅雪芹就列举了不少科学家的文章,诸如《沙尘暴,地球不可或缺的部分》《沙尘暴的杰作:黄土高原》《沙尘暴:抵抗全球变暖的幕后英雄》《被媒体 “妖魔化”的 “沙尘暴”》等……为世人“一步步勾勒出沙尘暴的另一副面孔”,即“生命万物的忠实朋友、改善环境的可靠帮手”,认为对人类而言,“其实,沙尘暴也是大自然的一种恩赐”“ 作为自然规律,沙尘暴不但不是现代社会独有的,而且无法根治,大的气候趋势不可违背。”

对此,作为环境史学家的梅雪芹认为,我们不仅不能只当它是“自然循环中的一个环节”,因而抱着无动于衷的态度,而且不能止步于“人类的活动加剧了沙尘暴”,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是谁的活动加剧了沙尘暴?是什么活动加剧了沙尘暴,在沙尘暴的加剧中谁的、什么样的活动应负更大的责任?

上述思考,建立在当代环境史一个基本判断基础上,即面对自然灾害,人类不是作为一个单一整体存在,沙尘暴也好,洪水、地震也好,对不同阶层身份的人影响是不一样的,因而自然灾害带给他们的感受,更为真实具体,更严肃尖利,更加难以容忍轻佻的调侃和揶揄。

自然科学工作者天然有求真、求“客观”的执念,但至少从公共表达的层面,不能不意识到真实的语境与舆论情绪无可回避,否则“客观”就成了“冷血”。

回到沙尘暴这件事,如果科学家接受采访的“真话”,对了解沙尘暴的成因、向前追责,对以后的治理有实质好处,那么无论触碰了哪一方的神经,也值得“敢言”;如果仅仅是为了假想中的“正能量抚慰”而随口“感言”,这种也许无意但可预期的对公众的冒犯就需要斟酌了。

网媒迎合大众情绪、专家无视大众情绪,是一体两面,两者在不同的方向,都强化了彼此某种偏执的合理性。网媒多克制对公众情绪的简单迎合避免“看走眼”,科学家多顾及表达语境和大众情绪,两面如果能“中和”一下,就好多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