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五节 培养健康爱好(一)琴乐养生

第十章 第五节 培养健康爱好(一)琴乐养生

00:00
05:02

本期主题:

琴乐养生:调经络,健五脏


琴文化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因常与瑟起奏而以琴瑟并称。所谓琴瑟之音,广义上就是指音乐。而美妙、动听、健康、感人的音乐,对养生大有益处。

首先,这类音乐可以调五脏,理气血。《黄帝内经》认为,“徵、宫、角、羽、商”五音分别对应于“心、脾、肝、肾、肺”五脏,“喜、思、怒、恐、悲”五情及“火、土、木、水、金”五行。其中,“徵为火音通于心”,其扬咏助心可平喜极;“宫为土音通于脾”,其悠扬助脾可减思虑:“角为木音通于肝”,其平和助肝可抑怒;“羽为水音通于肾”,其柔和助肾可抚惊恐;“商为金音通于肺”,其铿锵助肺可消忧郁。现代研究还发现,音乐通过五音的声波能量,使人体的肌肉神经放松,增强红细胞的输养能力、白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生理功能,有抵御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其次,这类音乐可以抒情感,养心神。音乐作为没有国界的特殊语言,能通过其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强弱调节人的情志,使人们自由地宣泄情绪,表达愿望,情感的适当抒发,可令人消愁解闷,排解抑郁,从而精神振作,有益健康。

最后,这类音乐可以调经络,健身体。人体上共十二条主要经络,而手上集中有六条,故吹、拉、弹、拨各种乐器时,手的各个部分都在运动,使手上的六条经络都受到刺激,从而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都得到了有效调节。同时,手的活动还可健脑益智,健体养生。另外,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轻松、欢快的音乐能促使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乙酸胆碱等活性物质,从而调节血流量和兴奋神经细胞,所以对欣赏音乐的人来说,同样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强身健体。

此外,在音乐养生的过程中,仍有些注意事项不容忽视:

1.应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选择合适曲目。如老年人、体弱者及心脏病患者,宜选择《月夜》等慢节奏的乐曲。

2.应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地点,选择有针对性的音乐。如进餐时,听《春天》等轻松活泼的乐曲较为适宜,有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临睡前,听《渔光曲》等缓慢悠扬的乐曲,有利于入眠。

3.应注意情绪的变化。如练习、演奏乐曲,要在心闲气静之时,方能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情绪波动、忧伤恼怒之时,不弹为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艾登叔叔

    没事听听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