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美不美,到底谁说了算?
摘抄于� 青年文摘
夜读·开卷有益
01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惑,生活就是问题叠着问题,难免会让人感到迷茫。这时候,不妨看看别人的故事。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一书展现了23位特色鲜明的知乎答主的精彩故事,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也许能给迷茫的我们启示或力量,向我们展现生活的另外一种可能。
人生不是简单的一张考卷,哪儿有什么标准答案。
一起来试读今天的书摘——外科医生巩玺的故事。
01
长得美不美,到底谁说了算?
我长得到底好不好看?这是医生巩玺曾经思考多年的问题。
虽然如今常被称为“美女医生”“知乎美女答主”,但她曾经度过了很长一段自卑的日子。
时至今日,她还时常想起幼年时候朋友们和妈妈的话,“不要笑那么大,露出牙龈不好看”。因为这句话,从小到大她很少开怀大笑。每当笑到一半,她总会想起这句话,只好收敛回来。
如果不是周围人这么说,可能她不会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可能她不会每次都不能笑得尽兴,可能更不会想着要着力于开展面部微整形。也许,也就没有如今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巩玺。
如今,以“看脸”为职业的巩玺医生,一边帮助更多人解决“我到底好不好看”的问题,一边也在思考着:“美不美,到底是谁说了算?”
02
长得不好看,是我自己的问题吗?
“我是个专业看脸的医生。”面对陌生人,巩玺常常这样介绍自己。
面对着“美女自媒体科普博主”之类的称呼,巩玺更看重自己的“医生”和“医学博士”的身份,虽然她的博士研究课题也与美貌无法分开——巩玺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美貌人群的对称性”。
巩玺,北京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博士,目前担任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口腔颌面外科主治医师。工作之余,她也是一名科普博主。在知乎,她有40万关注者,经常分享一些口腔医疗方面的知识。
智齿要不要拔掉?这是巩玺最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医生,我的智齿也不疼,就算偶尔疼了,用漱口水漱漱就没事了,能不能不拔掉?”每一次,巩玺都坚定地建议“只要有过问题,就一定要拔掉”。
所有口腔问题,不会自愈,只要疼过,不解决,以后就会反复发作,甚至还会有别的问题。这是巩玺给出的原因。即使看上去不疼的智齿,可能会顶坏旁边的牙齿,导致牙槽骨慢慢丧失。“就像是血压高,看上去没有别的症状,但高血压会对全身其他脏器造成持久破坏。”
而网友们,尤其是很多女网友关心的,则是能不能瘦脸。至于拔智齿的好处和不拔智齿的危害,却不那么关注。
“每个人都是爱美的”,巩玺也很理解。她自己,也是很爱美的。每当有网友称赞她的笑容很有亲和力的时候,她都特别开心。但是,从小到大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巩玺常常因为自己的笑而自卑。
如果用专业的说法来讲,巩玺属于“笑线高”的人群。也就是说,笑起来之后,露出的牙龈比较多,让人感觉笑得“太大了”。
最早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很小的时候,巩玺的妈妈就经常提醒她,让她不要“笑得那么大”。巩玺说,因为自己不会对着镜子看自己大笑,所以“笑线高”这件事,都是家里人和好朋友对她讲的。讲得多了,她也就觉得,这好像的确是个问题。本来十成的开心,想到会露出牙龈,也只能笑个七八成。
“其实我并不觉得自己笑起来难看,但是总被别人说,这是会影响自信的。”学医之后,她开始决定要改变自己的“笑线”。
“如果要做手术,那就要对上颌骨动刀,那是一个外科四级的手术。”巩玺说。有时候同事们做完一台手术,会开玩笑说让她“躺下来”解决一下上颌骨的问题。她经常动心,但每到关键时候还是“算了”。
面对着“如果不能瘦脸,就不想拔智齿”的患者们,巩玺也常常想,自己要不要在脸上动动刀,让自己好看一点?
03
长得不好看,用不用动刀?
一些动刀是不必要的,但另一些动刀是非常必要的。
本科五年口腔专业,硕博五年口腔颌面外科专业。所谓口腔颌面外科,如果用一种简单的说法,就是指“脖子往上,喉咙往前”的部分。巩玺的研究方向,更专注于其中的创伤和整复部分。“就是研究车祸、放鞭炮炸伤等造成的‘人还在,脸毁了’的问题。”一些外伤导致的眼眶骨折、眼球内陷,也都属于巩玺的专业范畴。
巩玺医生在工作中
学医10年,巩玺经历过很多口腔医学方面的疑难病例。出门诊之余,巩玺也会继续着自己的临床科研工作。每周3~4天门诊之外的工作时间,她都会用来做调研、完成论文。高位笑线、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半侧颜面萎缩、唇腭裂等,都是她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在她看来,门诊和科研两者缺一不可。
在巩玺看来,如果是有功能性的缺陷,会影响到正常生活的,那是一定要做手术的,比如车祸撞击、鞭炮炸伤等。另外一些可能影响健康的生理性、病理性缺陷,也有做手术的必要。但如果并没有影响正常生活,只是在旁人的眼光中“不够美观”,那大可不必做手术。
“如果牙有点突,不影响健康的话就可以不做。但如果‘地包天’的程度太严重,导致影响功能,无法正常吃东西,那就需要通过手术治疗了。”
成年以后,巩玺通过打肉毒素、瘦脸针让咬肌萎缩等诊疗手段,解决了自己“笑线”高的问题。“通过微整的方式可以,就不必动刀了。”
医美的边界在哪里,是很多患者都没弄明白的一个问题。这也成了巩玺在知乎上发言的一个重点话题。如果只是做一些医美范畴内的治疗,相当于修修补补的微整形,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就是可以的。但如果要做整形类的手术,就是“动手术刀”,那一定要慎重。
但巩玺发现,到最后让一个爱美之人决定“在脸上动刀”的最关键因素,很可能是旁人的目光,而非自己的想法。“其他人觉得我不好看”,远比“我自己觉得不好看”更重要。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巩玺发现,却还是没办法说服所有患者和网友。
“当你发现长得漂亮可能给你带来经济收入的时候,比如升职、加薪等红利,长相就不只是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还是经济问题了。”巩玺说,她宁可这个社会“虚伪”一点,大家都能“虚伪”地相互称赞。
04
如何健康地变好看?
从4年前开始,巩玺多了一个身份——科普博主。在知乎上,巩玺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回答网友们提出的各种关于口腔医疗方面的问题。凑巧的是,在知乎上,智齿仍然是她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线上和线下达到了某种一致。“这也说明,我从事的就是大家最需要的工作。”
最早使用知乎,是她还在学校读博士的时候。那会儿同学们经常用,她也就跟着刷一刷,看一看撸猫视频,看一看做饭的小哥哥。但当时只“潜水”,不发言,使用的频率也不高。
真正开始深度使用知乎,是在她2017年休产假的时候。“那时候我也没什么事情,一边喂奶,一边就在知乎上提问、做一些回答。”
当时,她看了电影《智取威虎山》后,在知乎上提了“杨子荣为什么要化那么重的眼妆?”这个看似奇葩的问题,竟然也引来了三五个人的回答,这让巩玺觉得,知乎这个平台好有趣。“那几个人的回答,还是那么认真的。”这让她对知乎的好感大增。
后来,她开始在知乎上记录自己的猫,那是一只她从小养到大的猫。“那会儿我还是个‘0粉丝小透明’”,但她关于猫的文章,还是引来了几位网友的回复:“真的有被感动到。”这又让巩玺觉得,在知乎上只要认真写东西,就真的会有人认真去看。
有认真的阅读者,有认真的回答者,上知乎的这几天,深深地吸引了巩玺。从那时开始,她开始坚持在知乎上创作。
随着在知乎上实名、认证,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向巩玺提问。越来越多的网友,在听了巩玺讲述的拔智齿、洗牙、医美等话题的看法后,树立了正确的口腔保护、医美微整形观念。
有的网友为了瘦脸要去拔智齿,巩玺劝她,拔智齿不能瘦脸,但能让你的牙齿更健康。有的网友觉得自己脸大想削骨,巩玺劝她,你长得其实也挺好看的,削骨手术挺大的,非要折腾,要不要先去试试打个瘦脸针看看效果?
“一天从早到晚,我最多看30个病人,最多只能给20个人拔智齿;但在知乎,我的一条智齿要拔的视频,可能有40万人会看到,会影响40万人的选择。这带给我的成就感,太让我满足了。”
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更坚定了巩玺在知乎等网络平台上做科普的决心。在每周门诊、科研之余,巩玺拿出很多时间,在知乎上写回答、录视频。虽然不会成为全职的科普博主,但巩玺说,知乎对她的意义并不比医学的意义小。
现在的巩玺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口腔医生,一个是科普大V。正如穿着白大褂在门诊的时候,她会和患者们聊长相到底是生理问题还是社会问题一样,脱下白大褂,化好妆,面对直播镜头的时候,她有时候也会想:我到底是一名医生,还是一个网红?
在知乎上,她是个妥妥的大V。也曾经有网红经纪公司找她,想要签约,把视频节目做成系列化的。但听到这些,巩玺就退缩了。她不想成为专职的网红。
口腔医生和科普网红,两个身份,她都需要;两个身份,也不矛盾。口腔医生是她的工作,是她毕生追求的事业。“我这一辈子都会做口腔医生,这一辈子也都不会离开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而科普网红,给了她社会认同感、自我成就感。
“我不会放弃工作,做专职的科普网红。”巩玺说,她的目标就是在做好临床和科研的前提下,做好口腔医学的科普,让更多的网友了解正确的口腔医学知识。
在知乎上,巩玺除了分享关于医学话题的看法之外,也把知乎当成一个记录生活的平台。临近高考,她会写下关于高考的记忆;谈起爱人,她会讲述同为口腔医生的丈夫的故事。
05
我自己,真的不好看吗?
学医10年,从医6年,巩玺一直在“看脸”。
她曾经把“长得好不好看”看作医学问题,看成可以通过医疗技术手段改变的事情。但现在,她更觉得这是一个心理问题,一个社会问题。
“如果当年我的朋友们和妈妈没告诉我笑起来不好看,没让我别笑得那么大,那我可能每一次都能笑得更开心、更真诚。”巩玺说,笑起来露出牙龈,这又不影响身体健康,为什么就被认定是不好看的事情呢?只要旁人不说三道四,只要自己自信,每个人笑起来都应该是美的。
年轻时候的巩玺,会因为笑的时候露出牙龈而自卑。但现在,随着年龄增大,笑得越发放肆,即使牙花子都露出来,她也不那么在意了。原来,医美到了最后,不是生理问题,不是社会问题,而是自己的心理问题。
原来,在意的只是旁人的目光。
长得好不好看,原来是和旁人的目光有关系。“但我只是一个医生啊。”巩玺说,医学范畴内的事能管,医学范畴外的事情,比如社会问题,还有社会问题导致的心理问题,该谁来管呢?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一书展现了23位特色鲜明的知乎答主的精彩故事。他们有的在故宫里守望古建筑,有的在基层法医岗位记录真实生活;有的完成黄河全程漂流,有的带上爱人一起旅行;有的言必称数据,有的成为副业和带娃两不误的斜杠奶爸;有的学会面对黑暗和孤独,有的做为他人守望的医者;有的专门给人推荐礼物,有的创作段子菜谱推荐美食;有的组成挚爱足球的搭档,有的闻香识人生……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向我们展现了生活的另外一种可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