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市高山镇石洞沟村,不仅有明清时代的古宅院落群,还有3000多年前的傅氏始祖的商相祠,更有倡导勤俭持家的《崇俭约》。日前,记者和中原古民居保护志愿者团队发起人金鑫等来到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的石洞沟村,探访古村新貌、俭约民俗和以此为基础打造的郑州市西部生态文化体验区。
商相祠堂
粗壮的国槐见证明初以来村民的繁衍生息
来到石洞沟村口,路旁是红石垒成的墙,红石的旁边是一条宽约10米的河。“这些红石取于河中。石洞沟村的先民多用红石建筑院落。”金鑫说。
走进石洞沟村,路一侧正在建设研学基地,另一侧是古色古香的两层院落,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在村民傅丙午家门前有一棵国槐,金鑫用双手抱它也抱不过来。“这棵国槐栽于明朝初,见证了石洞沟村村民于明朝初年迁来后,在这里繁衍生息。”金鑫说,石洞沟现有户籍人口约2800人。
走进清代乾隆初年举人付子墨的古宅院落,宅院用青砖、青瓦和红石建成,是一处小型建筑群,既有两层的阁楼,也有曲折回转的庭院道路,正房和厢房高低明显、气势不同。
石洞沟村第一书记张博说,几乎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参观游客。村民已不在此居住,但为了便于参观者参观,个别院落大门未上锁,只锁着各间房门。
其间,记者遇到3名参观者,他们是慕名而来。其中的汪先生在参观后说:“依山傍势的院落布局与结构设计颇为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了古人的大智慧。”
已有3000多年历史商相祠,碑刻记载了一代名相
石洞沟村的厚重不仅几百年,来到商相祠,这里有30多块碑刻,其中有《傅氏族谱序》碑刻。据《傅氏族谱序》记载,傅氏先民在此居住已有3000多年。隋唐时期,为躲避战乱,傅氏祖先迁往山西平阳。在明朝初年,“中州荡平”,傅氏“返我故土”。
何来“故土”一说?“我们尊傅说为我们的始祖。”世界傅氏宗亲联谊总会副会长傅幻石说。
傅说是谁呢?商相祠内的碑刻显示,傅说为殷商时期的名相。商王武丁即位后,致力于复兴殷商,希望找到一位能辅佐他的得力大臣。武丁寻访民间,终于在傅岩筑土墙的奴隶中找到了他。武丁与之交谈后,认为他是位圣人,于是任用他为相,赐姓“傅”。后人为了纪念傅说,便建起了商相祠。
根据出土的碑刻和古汜水县志记载,商相祠历经了久废和重修。据现商相祠中碑刻记载,清乾隆三年,时任汜水县令许勉燉所撰《傅岩里商相祠堂记》曰:“傅岩里旧有商相祠,久废。”2015年,商相祠再次重修。
傅幻石说,因为崇高的威望,傅说在世时便已被尊为圣人,自《春秋》以来的文献记载,均称傅说为圣人,比孔子要早800多年。古时,在商相祠外经过的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在《傅岩里商相祠堂记》,许勉燉说:“天下万世凡为学者,所尝宗主也!”
《崇俭约》让村民保持抑奢崇俭的民风
商相祠还有一块碑刻,尤为突出地显示傅说留下了“正、善、俭、孝、学”5字祖训。碑刻显示,《崇俭约》是傅说子孙傅檙于康熙二十一年所立。《崇俭约》告诫族人乡邻:“若不抑奢崇俭,何以酌盈剂虚?”,而且要做到“余一余三,备灾备祲”。
“《崇俭约》可操作性强,很容易执行。”今年70多岁的傅氏族长傅超群告诉记者。
制定于300多年前的《崇俭约》,村民称其为“家法”。正是这部“家法”,使这个村虽历经岁月沧桑,却始终保持着抑奢崇俭的淳朴民风。
古时候讲究叶落归根,从傅家走出去的官员后来都葬在本村。“但村里找不到任何一位傅氏先辈的坟墓。我们推断,他们正是遵守了《崇俭约》‘遵孟子明言,亦止棺衾从厚’的要求,没有大造墓穴。”从事傅氏家谱研究的傅万祎介绍。
傅万祎说,他父母吃馍都是用双手捧着,最后把掉在手心里的馍屑都吃得干干净净,还教导孩子们说“余一余三,备灾备祲”。他现在吃馍也学着父母的样子,孩子们也都学他,不浪费一粒粮食。
“《崇俭约》救了我的命!这是俺爹生前经常说的话。”村民庞忠信说,“当年,俺爹逃荒至此,饿晕在路上,是石洞沟村的村民救了他。从那以后,我爹就经常念叨,我们要把《崇俭约》传下去,永远记住‘余一余三,备灾备祲’。”
打造郑州市西部生态文化体验区
近年来,石洞沟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据村情民意全力打造荥阳市西部生态文化体验区,组建了石洞沟村乡村特色旅游办公室,大力宣传推介殷商文化遗存、优秀家风教育、3个明清古民居群、商相祠堂、古桥、古井、古道、古庙宇、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同时,村里鼓励引导村民发展民宿项目,开展农家乐,养土蜂蜜、做农家饭,种植绿色小杂粮,生产绿豆、红薯、山野菜、瓜果、柿饼等农村土特产。目前,石洞沟村商相祠已被选为荥阳市委党校教学点、荥阳市纪委优秀家风教育基地、河南省高校德育教育基地、省住建厅企业家活动基地、省高校社会活动基地、媒体采风基地、老知青活动基地、绘画书法拍客活动基地等,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现在,经过石洞沟村外围的郑州陇海路大桥正在修建,不久的将来,从陇海路可直达石洞沟。
《郑州晚报》报道版面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姚辉常 通讯员 王粮森 文/图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