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层次 16.爱

生命的层次 16.爱

00:00
03:51


爱,是人类生命延续的泉源,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人间有爱,这是非常美好的事,诸如父母子女之爱、夫妻男女之爱、亲人朋友之爱、社会大众之爱。人活在爱里,才会感到幸福、甜蜜,一个人如果没有爱,就觉得生命失去了意义,所以有的人为情伤风,为爱感冒,有的人为了爱不到,不惜伤害自我和他人,造下无边祸端,正如《瑜伽焰口》中说:“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
人生需要爱,但是爱有幸福甜蜜的一面,却也是烦恼痛苦的根源,所以要懂得“以智化爱”“以慈作为爱”“以法范爱”“以德导爱”,以免爱欲泛滥,造成灾害。
世间除了人类有爱以外,其他万物其实也无不是在“爱”的里面挣扎、生存,
兹举其例:
一、苍蝇爱烂腿。人的身体如果溃烂流脓,有时连自己都不敢碰触,但是苍蝇就是喜欢烂腿。常有人比喻“人和人好,鬼和鬼好,苍蝇和烂腿好”,这都是因为有爱的摄受,才会进而追求。
二、昆虫爱花草。世上有千百种昆虫,当然有的躲在泥土里,但是多数皆以花草树丛为伴。昆虫所以爱花草,因为花草是滋养它的温床,能保护它的安全。没有花草,昆虫寄托何处?所以,昆虫爱花草,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三、鱼虾爱海洋。鱼虾的生存,必须有水,有水才能活着。没有水,如同人缺乏空气,生命就无法存活。所以海洋、流水都是鱼虾的世界,是鱼虾的生命之所寄,因此鱼虾怎能不爱海洋呢?
四、鸟兽爱森林。飞禽走兽一般都是聚集在高山森林里,森林是鸟兽的家,也是它们繁殖后代的地方,它们靠着森林的掩护饮食起居,甚至养育后代。所以,鸟兽爱森林,这也是很自然的事。
综上观之,“爱”是万物有情的生命之所寄,所以佛教把众生称为“有情”,意即以情爱维护生命。然而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爱能成长生命,也能毁灭生命。所以,佛教总希望人间能把私爱化为慈悲,所谓爱他就要尊重他,爱他就要为他奉献,爱他就要甘心承受委屈。一旦爱的因缘不具备了,则“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作茧自缚,把自己困在爱的泥沼里而无法自拔呢?
一般来说,人总是爱财富、爱自己、爱亲人,这也人之常情。不过重要的是,爱要爱得正当,爱得无私,爱得清净,爱得理智。爱应该是成就彼此的,而不是毁灭彼此的,因此不能不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