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海的陈女士反映,他们全家从徐汇区搬到杨浦区,但因丈夫是外地户口,无法给孩子报名公办幼儿园,而私立幼儿园的学费一年要十几万。陈女士称,政策要求全家都是当地户口,她和孩子已转到杨浦户口,如今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和丈夫离婚,孩子以单亲家庭报名。
正观视评:
这一事件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户籍制度和教育资源的关注。前些年,不少地方都出现过为了孩子上学,夫妻假离婚的事例。而近几年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和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少见了。但这起事件提醒我们,在一些大城市,“假离婚”现象并未消失,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政策逻辑?
不可否认,大城市公共资源有限,常住人口又多,在分配教育资源时,优先考虑父母双方都有户籍的孩子,可能也是无奈之举。但当公共政策伦理与家庭伦理发生冲突,父母只有“离婚”才能让孩子上学时,我们不得不反思,这种把家庭状况作为入学依据的政策究竟合不合理,会传达出怎样的价值导向?
从逻辑上讲,这种公共政策本身就是在与家庭伦理博弈,必会间接导致一些人陷入现实利益和家庭伦理的两难。孩子上学是这样,医疗、住房等也是如此。所以,无论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也不管背后有多少无奈,都应该及时调整和完善。
说到底,大城市之所以“入学难”,还是因为公共教育资源稀缺。这也决定了,必须进一步加快建设公立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这起事件中,陈女士宁肯离婚也要让孩子进公办园,就是因为民办园太贵。这恐怕也是很多父母面临的烦恼。只有把这些现实的教育问题解决好了,才能避免家长陷入两难,也才能做好鼓励生育的条件支撑。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