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侠女郑毓秀(1)

传奇侠女郑毓秀(1)

00:00
22:34
传奇侠女郑毓秀(1)

刺杀袁世凯失败从容逃脱,以玫瑰为枪威逼陆征祥
原创 及发表历史人物故事会 2022-12-28

作者|王瑞琪 罗桥础


郑毓秀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乱世英雄,一位集柔情与傲骨于一身的女中豪杰,一枝绽放在乱世之中的铿锵玫瑰。

郑毓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众多的第一:
第一个女博士、
第一位女律师、
第一位女性省级政务官员、
第一位女性法院院长、
第一位女审、检两厅厅长,
也是唯一参与了《中华民国民法典》草案修订的女性。同时,郑毓秀还是民国初期著名的革命者、社会活动家和女权运动倡导者,甚至还曾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杀手。

女侠的快意恩仇,律师的冷静决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特质,几乎完美地融合在她的血液里,铸成了郑毓秀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传奇女子。
让我们来看看她的传奇一生。

1、
抗陃习以死相争拒绝緾脚 违婚约勇出绝招柳暗花明

1891年3月20日,郑毓秀出生在广东省新安县(又称宝安县,辖今深圳、香港等地)西乡镇的官宦之家,父亲郑文治曾在清朝的户部当官,后来经商,长居北京。这位亦官亦商的开明人士,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表现出的宽容和宠爱是那个年代少见的。

郑氏家族在新安是一个封建传统的大家族,郑氏大院位于珠江入海口不远的屋下村(现今为深圳市乐群村)。祖父郑姚长期经商,是新安当地富甲一方的人物,家族事务则由祖母操持主宰。整个大家族都生活在这个大院中,所有的女性都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活。

郑毓秀的父亲在京为官,有时候两三年都不回一次家,郑毓秀的母亲饱受相思之苦。后来得知了郑毓秀的父亲在京已经组建了家庭,只能整日以泪洗面。当时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祖母劝郑毓秀的母亲,要遵从礼数,注意仪态,别让人贻笑大方。

母亲只好将感情寄托在家中的小女儿郑毓秀身上。作为郑毓秀的第一位思想启蒙老师,母亲经常给她讲巾帼英雄的故事,因此像花木兰这样英姿飒爽的女性形象,在小小的郑毓秀的心里种下了果敢豪放的种子,只待时机生根发芽。

在幼年的郑毓秀身上,有两件事情体现出她的叛逆精神。
第一件事,拒不接受缠脚。女性缠脚是从宋朝延续下来的畸形审美观,妇女以三寸金莲,脚越小越美。到明清时代,缠脚进入鼎盛时期,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必须缠脚。一般是女孩子到了四、五岁就开始缠脚,由母亲或专门做缠脚的老妇人动手。缠脚的时候,除了大脚趾以外的四个脚趾都会被强行向内扭曲,用白布紧紧裹住,直到成年定型了,双脚完全畸形,才能够解开白布。

郑毓秀在家里受到百般宠爱,因此一直到九岁都没缠脚,可是这让守旧的祖母看不下去了。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的祖母派人捆住郑毓秀的手脚,强行给他缠上了脚。当天晚上,郑毓秀痛彻心扉,无法入睡,实在受不了,她偷偷地解开了缠脚布,扔到一边。

谁知第二天祖母来检查发现后,大发雷霆,叫人立即将郑毓秀捆绑起来。一听这话,郑毓秀满地打滚,乱蹬乱踹,说什么也不干。不仅如此,郑毓秀还对着祖母大喊大叫,以死相逼。眼见孩子都豁出命去了,祖母没有办法,也就只好妥协,郑毓秀终于取得了胜利,不用再缠脚。

第二件事,拒绝包办婚姻。
郑毓秀的祖母是一位典型的受封建思想禁锢的传统女性,在郑毓秀十三岁的时候,祖父祖母替她安排了一门亲事。结婚对象是两广总督岑春煊的儿子,岑公子衔着金钥匙出生,而她嫁过去,不愁荣华富贵锦衣玉食。
两边家长商量好了,等到郑毓秀16岁的时候,就过门成亲。

此时的郑毓秀已经进入了女子学校读书,接受了不少自由的新思想,当她得知自己被许配给一个陌生人,死活不答应。她在家里大哭大闹,可祖父祖母态度非常坚决,家里人谁也不敢搭理郑毓秀。

无奈之下,郑毓秀想出了一个绝招,让岑家主动退婚。她瞒着家人给岑家直接写了一封信,要求岑公子要么去北京读书,要么出国留学,这样才配得上自己,否则自己誓死不嫁。岑家岂能受这般羞辱,男子又舍不得家中的锦衣玉食,只得知难而退,主动退婚。

2、
求新知东渡日本投身革命 为大义精心策划刺杀袁贼

岑郑两家解除了婚约,郑家名誉受损,陷入了非常难堪的处境,于是郑毓秀借机提出离开广东去天津求学。

到天津崇实女塾教会学校读书的郑毓秀终于摆脱了封建家庭的束缚,如饥似渴地吸取着知识和自由的养分,接触到了不少民主思想,读到了很多有关革命的书籍。

当时,清政府的腐败堕落和软弱无能越发凸显,丧权辱国的条约一个接着一个的签订,这些现实让郑毓秀对清政府彻底失望。郑毓秀从迷茫中慢慢觉醒,认识到只有革命才能拯救国家和民族。郑毓秀想到,读大学的哥哥曾经对自己说过,不少革命党人都去日本学习,寻求支持和帮助。于是,她也下定决心去日本寻找革命党人。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郑毓秀跟随东渡日本留学的潮流到达神户,在那里她接触到了最新的革命思想,认识到只有推翻腐败的清政府才能拯救中华民族。经过廖仲恺夫妇的介绍,十五岁的郑毓秀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不久郑毓秀从日本回国,开始从事革命活动。同盟会里一批勇敢之士成立了一个敢死队,专门策划和执行暗杀清政府高官。郑毓秀自告奋勇,为革命党人秘密运送军火、传递情报,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当时暗杀活动最好的武器是炸药,因而革命党人急需将大量炸药从天津运到北京,而郑毓秀的家族产业遍布京津两地,加上自己可以用社交名媛的身份作掩护运送炸药。从天津到北京最快捷的方式是坐火车,于是郑毓秀以经商为名,开始频繁往返于京津两地,而凭借着自己在上流社会的身份和地位,郑毓秀的行李每一次都是免检。

最开始郑毓秀没经验,心里还有点胆怯,但成功运送几次之后,她的胆量也逐渐大起来,慢慢变得从容不迫,最多的时候,他曾一次性运送炸药136斤。

郑毓秀的出色表现,让其很快就在同盟会中脱颖而出,逐渐地越来越多的重要任务都交由她来完成。

1909年4月,汪精卫在北京密谋刺杀摄政王载沣(溥仪的父亲),使用的炸弹便是郑毓秀由天津运送到北京的,郑毓秀的勇敢也令革命党人刮目相看。虽然这次刺杀行动最终失败,但却打开了郑毓秀从事革命活动的大门。

辛亥革命成功之后,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然而,袁世凯一方面利用各种手段威逼清帝退位,另一方面耍阴谋诡计,倒行逆施、妄图窃取革命成果,图谋窃国称帝。于是同盟会革命党人密谋暗杀袁世凯,暗杀时间定在1912年1月16日。暗杀队成员秘密地隐藏在北京东华门附近的一个茶楼里,这里是袁世凯每日回家的必经之地。

那天中午,袁世凯的马车刚到,早就埋伏好的暗杀队成员从茶楼里面冲了出来,向马车投去了三枚炸弹。紧接着发出巨响,马车旁边的护卫队长和一名士兵当场被炸飞,现场十分混乱,惊慌的人群四处逃散。可惜由于炸弹的位置投偏了一些,袁世凯没有受伤,从马车上走下来,指挥卫队抓捕刺客。

眼见行动失败,郑毓秀为了掩护革命同志,为他们争取多一些撤离时间,她毫不犹豫开枪射击,但是由于没有受过严格的军事射击训练,只击毙了一匹马。当她再次将枪口瞄准袁世凯的时候,自己右手的拇指,被卡在撞针上,扣扳机时撞针撞过去,拇指顿时鲜血直流。无奈之下,郑毓秀只好放弃刺杀计划。她趁着混乱,在人群中悄悄把枪扔在地上,将流血的手插进呢子大衣里,镇定自若地从维护秩序的士兵前面走过,并大声说道:岂有此理,那些无法无天的革命党,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干这种事情。那些士兵看到郑毓秀穿着讲究,气质高雅,派头十足,像个有身份的人物,便放走了她。
郑毓秀就这么机智地逃离了现场,真是侠肝义胆,智勇双全。

在这场行动中,有十名同志被捕,令郑毓秀心急如焚。正在大家冥思苦想如何营救革命战友时,她突然想到自己曾以社交名媛的身份结识过一位有影响的法国记者,郑毓秀立即请这名记者出面斡旋,要求放人。袁世凯考虑到当时复杂的时局,又希望争取到西方势力的支持,加上确实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便答应了这位法国记者的请求,释放了其中的七个人。然而张先培、黄之萌、杨禹昌三位革命党人被捕时正在持枪射击,袁世凯不答应释放,在经受三天折磨之后最终被活活烧死。

紧接着,革命党人很快又积极策划了另外一次暗杀行动,目标是爱新觉罗·良弼,此人是“宗社党”的首领。
辛亥革命之后,清王朝摇摇欲坠,可是部分清朝贵族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顽固抵抗。良弼以清皇室贵族的身份召开秘密会议,于1912年1月19日组织成立了“宗社党”,又名“君主立宪维持会”,强烈反对清帝退位以及与革命政府谈和,企图延续清王朝的统治。

这一次暗杀行动仍然是由郑毓秀具体负责,刺杀时间定在1月26日。为了确保任务万无一失,吸取上一次失败的教训,决定采用人肉炸弹的暗杀方案。时任京津同盟会暗杀机关部部长的彭家珍挺身而出,自告奋勇担当刺客,这可让郑毓秀犹豫起来,迟迟下不了决心,因为当时彭家珍正在和郑毓秀的亲姐姐热恋,两个人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不过由于彭家珍态度非常坚决,郑毓秀只好狠下心来,舍弃亲情,同意由彭家珍执行这次任务。

当天,彭家珍化妆成清朝军官,来到良弼的府上,声称自己有要秘事奏报,必须面见良弼。恰巧,这时良弼议事回家,与彭家珍在门口碰了个正着。只听得一声巨响,炸弹爆炸,彭家珍当场牺牲。良弼被炸伤左腿,昏迷不醒,两天之后医治无效而死。
临死之前,良弼感叹道:“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事情后来的发展果然应了良弼的临终遗言。十多天后,也就是1912年的2月12号,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统治了中国上千年的封建帝制彻底结束。

3、
慷慨激昂宣扬华文化 玫瑰为枪威逼陆征祥

郑毓秀陆续策划并参与了多起暗杀行动,包括刺杀北洋政府财政部长周学熙,行动失败后,身份终于暴露,成为了袁世凯通缉追杀的对象。1914年为了躲避追捕,郑毓秀前往法国,进入巴黎索邦大学学习法学,于1917年获得硕士学位。

郑毓秀聪明好学,平易近人,并能熟练地运用法语,在巴黎她很快就成为留学生中的风云人物。有一次,在法国的中法协会大会上,她登台演说,面对泱泱听众,她介绍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宣扬中华爱和平重信义的传统美德,语言慷慨激昂,使听众对中华民族的观感耳目一新,郑毓秀也因此名闻巴黎。

1919年巴黎和会上发生的一件事,让郑毓秀名扬中外。
当时,郑毓秀被任命为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成员,是因为她精通英法两国的语言,又能言善辩,因此由她承担翻译和联络工作。中国本是战胜国一方,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日的代表竟置中国的利益而不顾,将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转给日本。北洋政府向中国代表团发出了签署和约的指令,结果导致国内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民众要求拒签和约的呼声很高。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总长陆征祥感到左右为难,只好借口到医院养病。就在他摇摆不定的时候,签字日的前一天,即1919年6月27日晚,郑毓秀带领300多名留法学生和华工包围了陆征祥的下榻地,强烈要求陆总长拒绝签字。

当时情况危急,为迫使陆征祥答应要求,郑毓秀在经过花园时急中生智,她将折下的一根玫瑰枝藏在衣袖里。见到陆征祥后,她便用藏有玫瑰枝的衣袖对准他,声色俱厉地说:“你若签字,我这支枪可不会放过你。” 受到惊吓的陆征祥坚定了不签字的决心,最终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不仅如此,中国代表团还发表了一项声明:“山东问题不解决,我们决不在和约上签字!”从而保留了中国收回山东半岛的权利!

郑毓秀以玫瑰枝为枪的壮举在华人圈里迅速流传开,其爱国之举名扬中外,受到世人称颂。

这样一位侠肝义胆的女杰,后来有着怎样的生活轨迹,下一篇我们将继续更新相关内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勾勾读世界

    原图没有,全是电影剧照,算了吧。

  • 大晓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