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时候想在B站知识区开一座各类学科综合性大学,这所大学不用考试,不用收学费,每一天打开B站的知识专区,都能带来纯净的知识享受。”3月31日上午,作为第十届网络视听大会的专题论坛,“知识型视听平台发展论坛——知识就是力量共识共创共鸣”在成都如期举行。论坛上,来自B站的各大知名up主分享了自己知识型创作的内容和感受,与行业大咖一道探讨了知识型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
论坛现场
线上开课纪录片加入
打造知识型网络视听平台
在主题演讲环节,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B站知名UP主戴建业,前中国科技馆馆长、B站Up主,荣获2022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王渝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在故宫修文物》导演梁君健,《众神之地》导演曾海若,分别就各自的专业领域进行了分享。
戴建业首先以一则与“知识分享”的故事作为开场白,“我是做古代文学研究的,在入驻B站后投稿了两篇古典文献学的文章,反应寥寥,后来分析了下年轻人的喜好后,尝试着上传诗歌解读的视频,发现大家的反响还不错。”正是有了这样的一次经历,戴建业立志将自己的B站账号打造成“诗歌的空间”,尽自己所能让大家体验文学之美。
戴建业
活动现场上,戴建业以轻松幽默的风格,为大家讲述了《蜀道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诗歌的内涵。“诗歌的学习不是知识的积累”,戴建业用诗歌串联起了历史人文故事,将诗歌的内涵延伸到了文本之外。“我想告诉年轻的朋友,知识的积累很重要,但是一个人的智慧和想象可能比知识更重要”,戴建业说道。
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大学,白发人创造的流量,汇聚成真正的流量。获得2022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王渝生,以《好奇心知天性》为主题讲述了人才的培养。他说道,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但不是真正的科学家。而如何让“天生的科学家”变成真正的科学家?王渝生表示:“需要不断地学习、实验成长。科学扎根于观察和实验的肥沃土壤之中”。
梁君健与曾海若则从纪录片的创作历程方面进行了分享。近年来,梁君健及团队推出了一系列电影和纪录片,其中包含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而关于纪录片在B站的创作与传播的过程中,梁君健也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我原来其实不太喜欢看B站的弹幕,我觉得会让我分心。但现在不一样了,我很爱看弹幕和评论,从那里我获得了我所没有想到的知识。”在梁君健看来,B站的弹幕是知识凝聚的力量,它将全国各地的学者、青年汇聚到了一起。“我通过弹幕和屏幕中观察到知识节点的自主生长,是一种知识的调用、强化和补充。”
“除了技术层面的助力外,纪录片中的情感也是很重要的。”作为曾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的知名纪录片导演,曾海若在分享《众神之地》的创作过程中这样说道。曾海若表示,在拍摄动物、自然主题的纪录片后,用心体会其中的个人情感,真正将自己与自然相融,产生自然之美,这样的纪录片才能足够有灵性,足够打动人。
科幻物理泛知识
知识社区的未来如何发展
近年来,罗翔说刑法、老师好我叫何同学,汪品先院士等知识UP主已经深入人心。同时也有报告指出,B站已经成为年轻人学习的首要阵地。而“定位”为“Z世代的新式社交型学习平台”的B站,未来的发展又将如何?本次论坛邀请了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兼CEO姬少亭,百大UP主芳斯塔芙主创唐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官方账号主创李治林,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牛梦笛,哔哩哔哩泛知识负责人傅晓庆,共话未来知识型平台的发展趋势。
哔哩哔哩泛知识负责人傅晓庆表示,从数据来看,过去三年泛知识内容用户由190万增长到354万,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有院士和名师入驻平台。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首先是打造各领域的标杆,将专业的人聚集起来,带动大家去效仿创造知识,激发大家进一步创作和分享内容的欲望。
其次,除了专业创作者外,普通用户中也“藏龙卧虎”。他们在知识分享领域也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使得用户与用户之间形成深度交流与讨论的空间。同时,傅晓庆认为,创作者、用户、平台方在知识分享领域上是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她表示,我们将完善好b站知识社区的制度体系,邀请专业人士入驻平台,提升内容深度。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大家参与到内容生产中,我们始终以服务者的姿态希望服务好我们的用户。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