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秀石疏林图》上

赵孟頫《秀石疏林图》上

00:00
10:34


秀石疏林图

水墨纸本

27.5×62.8cm

(元)赵孟頫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中国历史上,元朝的国祚虽然仅有98年的时间,却产生出许多优秀的艺术家。书画家中,就有擅画花鸟的王冕、王渊,擅画山水的倪瓒、吴镇、王蒙、黄公望等。在书画史上,元朝还有个特别值得研究的现象,就是文人画呈现爆发式的发展,很多画家都是文人画的高手。就绘画技法来说,水墨作品大量出现,其数量和品种大大优于前朝。元朝在中国绘画史上处于转折期,这其中,艺术家赵孟頫是非常重要的人物,被誉为艺坛领袖,是当之无愧的。

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一世孙,是秦王赵德芳的后代,由于自小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赵孟頫的书画造诣极高。元朝灭掉南宋以后的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赵孟頫作为江南才俊被御史程钜夫举荐到大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召见。忽必烈马上被赵孟頫那种超然的气质、才气所打动,简直惊为天人。但作为蒙古贵族统治下的政权,对于江南汉族人一直采取排斥和打压的态度,蒙古贵族把它统治下的中国版图内的人口分为四种: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蒙古”是指蒙古贵族,“色目”是指的各种各样的少数民族,“汉人”指的是北方归顺的汉族人,“南人”是指江南的汉族人。人分四等本身就是民族歧视政策。很多优秀的著名的书画艺术家,他们大多生活在江南,因此是很受歧视的。元朝取消了长久以来的科举选士的制度,这也使得大量的汉族知识分子不可能通过科举考试走入仕途。像赵孟頫这样,以宋朝贵族后裔入仕元朝是非常尴尬的一件事情,他既要实现自己从政的抱负,利国利民,还背负着“二臣”的评价和指责,因此,赵孟頫曾经写过的一首诗《罪出》:

在山为远志,

出山为小草,

古语已云然,

见事苦不早。

……

意思是说,我像古代的先贤那样在山里隐居的时候,是有远大志向和抱负的,但是我终于从政了却又得不到重视,而像一棵不受人看重的小草,古人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而我却没有及早地看到事实。这几句诗非常清晰地表达出赵孟頫矛盾、苦闷的心情。

《秀石疏林图》是赵孟頫的一幅写意经典画作,画幅比较简单,大面积的留白是这幅画的背景,在空白的背景下,用枯润相宜的笔墨侧锋画出一大一小两块山石,石头侧锋横扫的画法,显出他非常独特的“飞白”的表现技法,用笔迅捷、娴熟,水墨滋润。在石头的夹缝中,画家用中锋画出了树柯、荆棘,用笔圆润,纯熟,它不是很茂密的长有树叶的树柯,而是在短小的树梢上扭曲稚拙地生出了细小的树枝,和荆棘的针刺,用笔很劲道。在石头、树枝的缝隙间,画家用浓墨画出细小的竹子,竹叶一丛一丛生在石头的根部。在画幅的左侧画出扭曲的树枝和疏疏落落的花朵。下部用横笔拉出土坡,点染出一丛一丛的衰草。整幅画面的构图呈扇形,从中部向两侧展开。画面的右侧是主体,而左侧往左扭曲生长的树枝,又和山石和荆棘、树柯形成呼应。在画幅的右侧山石的旁边有赵孟頫的落款“子昂”两字,下面钤盖画家惯用的铜印章,这样的景物不是什么名山大川,就像旅游时,长时间乘坐长途车疲劳了,透过车窗,随处就可以看见这样的景物。或者在江南行走在小巷深处,一转弯,在巷子的拐角也能看到这样的山石,和稀稀落落的几棵竹子,或是几株芭蕉。每当看到这样的景物,我就会想起赵孟頫的这幅《秀石疏林图》,在画后赵孟頫题写:

石如飞白木如籀,

写竹还与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

方知书画本来同。

子昂重题。

大意是,画石头就要像写书法的飞白书那样,用毛笔的侧峰在纸张上迅速的移动之下形成飞白的效果,而显示出石头的立体感。画竹子要与书法中的永字八法相融合。“永字八法”是书法中书写“永”字的八个笔划,也是书法的八种基本用笔,每一笔都有专门的名称和独特的写法。这八种用笔基本上涵盖了书法的笔画的技法分别为: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如果有人能够精通了“永字八法”,了悟其中的真谛,把它运用到画水墨竹子的技法当中,他就会认识到书法没有特别严格的区分界限,自然地也就使得水墨画有一种书法的味道。这首诗明确地表达出了他的书画主张“书画同源”。

这样一幅清新自然随性写出的书画小品,构图并不复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他却成为中国山水画史上重要的画作,而且是体现赵孟頫绘画主张的代表作。这幅画我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看过多次,非常震撼,不仅画幅完整,而且用笔干净利落,再后,则是与画家同时代的著名艺术家柯九思的题诗,诗、书,画、印相得益彰。


柯久思题诗

水晶宫里人如玉,

窗瞰鸥波可钓鱼。

秀石疏林秋色满,

时将健笔试行书。

丹丘柯久思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