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沾着泥土芬芳的诗集《裂变》出版了,它的读者,不仅有广大诗人和诗歌爱好者,还有四川省巴中市的柳岗坪、园峰、白鹤嘴、中坝等9个脱贫村的父老乡亲,甚至,连村里的每一只猫狗,每一群鸡鸭,每一块田、每一条路、每一棵树、每一座堰塘,每一缕炊烟、每一条河流……仿佛都有感应。
《裂变》的作者是四川巴中籍诗人李欣蔓,本名李晓红,是一位长期奋战在脱贫攻坚路上的精神“富”有者。李欣蔓写诗始于2008年,起步不早但进步很快。15年来,1000多件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等国内外三百多家报刊,3次获得国家级诗歌奖,8次获得省级诗歌奖励。现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巴中市诗歌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是活跃于诗坛的青年诗人。
2013年,在巴中市发改委工作的李欣蔓受组织安排,负责联系巴中市经开区中营村,巴州区柳岗坪,南江县园峰、白鹤嘴、中坝等9个市发改委挂联村的帮扶工作。她知道,这是培养自己对生活及事物良好的观察、思考习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泥土里吸收诗歌养份的绝好机会。于是从入村的第一天起,她就开始写工作日记,几年下来,累计已达9万余字。行走在扶贫振兴路上,大量生动鲜活的事迹和由此产生的感悟让她内心难以平静。帮扶经历与乡村新变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成为她近年来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
在记日记的同时,李欣蔓也在思考,通过何种文学形式将这些扶贫经历和故事展现出来。最终她选择了最钟爱的诗歌。她认为诗歌是最能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文学体裁,“是语言的黄金,诗歌中的每一个词都是一颗钻石,”都能折射出脱贫攻坚的艰辛和乡村振兴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
面对如此重大的现实题材,对诗歌颇为熟悉的李欣蔓也不敢轻易下笔。因为以前她从未触碰过这类题材,但作为一个参与者,李欣蔓觉得,自己的心情不能旁骛。投身脱贫攻坚这一伟大的社会实践,她更是经历到以前从没有过的感知:与村干部夜以继日地策划扶贫项目,每天为贫困户和村里的产业奔忙,在山村道路上回响的足音;与山风一同飘来的农家饭菜香,让一个个给村庄铺柏油路的面孔瞬间舒展成盛放的花朵;教育扶贫使失学儿童上学得到了保障,朗朗书声如天籁之音叩击耳轮,发出久远的回响;留守老人向大家夸耀成为兜底低保户后住上的安居保障房,笑容里透着欣喜;帮扶对象因家里贫困,妻子不辞而别,后来他出去打工,挣到钱回村创业,以为家里还是原样,殊不知,回来后看到的却是接通的天然气,驻村干部像兄弟一样地相帮着……长期驻村生活带着她像进入了姹紫嫣红的素材百花园,李欣蔓充满了创作的欲望,她明白,这不但是一种自身心灵的驱使,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要把脱贫攻坚的日常写成诗,并不容易。李欣蔓迎难而上。她用诗歌语言准确刻画了村干部、补鞋匠、烤红薯的女人、上门女婿、外地民工、搬家工、砖工、女中学生等乡村人物以及驻村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用心用情用爱帮扶的场景。行行诗歌展示出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中帮扶干部和帮扶对象的精神风貌,准确表达出他们的喜怒哀乐,精心描摹出了他们在乡村巨变中产生的心灵嬗变……就这样,诗,开始沿着李欣蔓在扶贫振兴路上走过的脚印流淌,流成了《裂变》。
李欣蔓从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这几年,时时刻刻都感受到了这种变化,这里面既有乡村生活的巨变,也有自己诗歌创作的裂变。这也是李欣蔓将诗集命名为《裂变》的原因。
《裂变》共分六个部分,由人到物,由物到情,由情到意,运用通感、对比、照应、白描、联想、象征、衬托、叙事等手法,生动呈现了创作主体的情感体验,善于从细小中发现博大,从眼前的事物中感受开阔。通过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同步扶贫的抒写,使贫困村村民思想由“等、靠、要”转变为自立、自强、奋发进取,奔跑到乡村振兴的路上,体现出帮扶者和被帮扶者之间和谐团结的干群关系、家庭关系以及贫困村和谐的邻里关系,以点带面折射出巴中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彰显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李欣蔓为脚下的土地付出了很多,诗歌也没有亏待她。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