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据日本放送协会报道,日本知名实业家、京瓷名誉会长稻盛和夫去世,终年90岁。
稻盛和夫在27岁时创立了京瓷,又在52岁创立KDDI,即一家日本电信运营商,这两家企业都进入了世界500强企业。稻盛和夫78岁时临危受命,将日航从破产边缘救回。
稻盛和夫对中日乃至世界企业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他的经营理念以及人生哲学,都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千万亿人。
稻盛和夫深受中日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从中国古代哲学方面也汲取了很多养分。今天,我们就通过《成功的真谛》这本书,了解一下稻盛和夫的一生,看看他是如何从一名乡下穷小子逆袭成为世界顶尖企业家的。他又有那些制胜法宝。此外,稻盛和夫又受到了哪些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他最喜欢的中国名人和著作又有哪些呢?
在日本的最南端,有一个叫鹿儿岛的地方。在古代,如果从鹿儿岛寄一封信到京都,最快的信使也要花上两个星期才能把信送到。即使今天有了新干线,从鹿儿岛到东京仍需花费七八个小时。充其量鹿儿岛只是个偏远的三线小城市,但是这里却走出了很多大人物,比如日本的明治维新三杰,鹿儿岛人就占了两位。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从鹿儿岛走出的另一位大人物,他就是被称为日本现代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
有人说,如果你想完整了解近100年来的日本经济发展史,只要了解稻盛和夫一个人就够了。还有人说,在日本,稻盛和夫之后,没有人再称得上“伟大的企业家”。
在全世界,企业家们都把稻盛和夫看成神一样的人物。他的传奇经历有很多。比如,他白手起家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不仅几十年从未亏损,而且越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发展得越快,创造了全球企业界的神话。他还在78岁高龄时拯救了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那时的稻盛已经退休,一分钱工资不拿,结果上任一年多,就带领3万2千多名员工脱胎换骨,愣是把亏损100多亿美金的日本航空公司,干到了盈利达140亿的企业!
因此,稻盛和夫在全世界圈粉无数。千千万万的企业经营者在他创办的盛和塾里学习经营理念。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评价稻盛是全球企业家兼哲学家第一人。阿里巴巴的马云说,跟稻盛先生比,我一直不敢用成功两个字。海尔集团的张瑞敏说,如果早一天认识稻盛和夫,海尔会发展得更快。
现年86岁的稻盛和夫已经是公认的商界王者,但他并不是出生就自带成功光环,他的人生也不是一路开挂,相反,他的开篇甚至可以说是倒霉透顶。稻盛小时候家里穷非常贫困,甚至几次辍学,稻盛和夫还因为小学时染上肺结核差点死掉。考中学的时候两次落榜,考大学只上了家乡鹿儿岛的一所三流学校。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托老师帮忙,才进了京都一家快倒闭的小工厂做技术员。听起来,没有高学历,也不是什么富二代,就是个运气差了点的普通人,稻盛到底是怎么开启他的传奇大幕,华丽逆袭,走向成功巅峰呢?
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成功的真谛》里,这本书是稻盛和夫的代表作,它可不是一本简单的成功学读物,而是浓缩了稻盛和夫80多年的人生智慧,字字句句都渗透着稻盛在商界摸爬滚打大半生的经营哲学。可以说,读懂了这本书,你就能读透稻盛做人做事都能极致成功的终极秘密。
开头咱们也说了,稻盛的早年,充满着各种大写的惨,所以说他的成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能预测到的。但是,稻盛却能把这一项项不利条件都转化成了自己成功的基石。变不利为有利,稻盛的杀手锏就是他自己创造的一个方程式。
稻盛在《成功的真谛》这本书里,把他自己80年的人生智慧总结成一个方程式,也就是,人生的结果,等于“思维方式”乘以“热情”再乘以“能力”。这个方程式里有三个要素,也就是思维方式、热情和能力。下面咱们就来分别来说一说。
方程式的第一个要素是“思维方式”。稻盛认为, 波澜万丈的人生,有好的时候也有坏的时候,这些都是造物主给我们的修炼。对待这些修炼,如果总是发牢骚,思维方式就是负数,人生结果就会变得灰暗。如果你停止了抱怨,用积极的心态去努力,一切就会开始好转。这就是稻盛的人生方程式中“思维方式”的意思。我们还用稻盛老先生的故事来现身说法。
我们前面说过,稻盛和夫大学毕业之后,在京都一家快要倒闭的工厂做技术员。上班的第一天,当稻盛和夫来到这个工厂,他就被泼了一盆冷水。工厂破败不堪,连像样的设备都没有,听说工资也发不出来,员工不是罢工就是搞破坏。稻盛被分配的又是跟自己大学所学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陶瓷制作的活,所以稻盛和夫打心眼里对这项工作喜欢不起来。用稻盛自己的话说就是,“从少年时代就在逆境中生活,好不容易走上社会,却又进了一家要倒闭的公司,对此实在是感到无奈,总是满腹牢骚。”
眼看着同时进厂的几个大学生都辞职了,稻盛就给家里写信说想去当兵。可是等来的却是哥哥的一顿臭骂,“家里省吃俭用把你送进大学,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居然不到半年就跳槽,真是没出息!”就这样,稻盛成了唯一留在工厂的大学生。既然走不掉,那就啥也不说了,硬着头皮好好干吧。当时还是单身汉的稻盛就把锅碗瓢盆都搬到了工厂,开始没日没夜地做实验。随着研究的深入,每一天都不厌其烦地对产品进行改良,对细枝末节进行调整和实验,稻盛开始一点点发现了平凡工作中创造的价值,他渐渐抛开了所有厌烦的念头,反而觉得“这工作太有趣了,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感觉。
就这样,门外汉的稻盛竟然研发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新型陶瓷材料,很多的订单找上门来,让工厂起死回生。这也为稻盛几年后创业成立京瓷公司,奠定了技术基础。所以稻盛深有体会地说,“改变‘思维方式’,人生就会实现180度的大转变”。
说完了稻盛成功方程式的第一个要素“思维方式”,咱们现在说下方程式的第二个要素“热情”。内心不渴望的东西,不会靠近自己。想要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内心要有强烈而持久的意愿驱动,这就是方程式中“热情”的含义。
我们接着用稻盛和夫的经历来说明。稻盛和夫后来离开了那家小公司,在27岁时创办了京瓷公司,当时员工只有7个人,完全是手工作坊类型的,根本接不到什么业务。稻盛于是决定,每天带着手下的几个人去各个公司上门推销,对客户说,“您需要京瓷的产品吗?我们能为您帮些什么忙吗?”即使稻盛像化缘一样拿到了第一批订单,但他总是热情鼓舞员工,京瓷要做日本第一,世界第一。他把一堆标语贴满了公司,厕所都不放过。
一开始,员工都很不以为然,觉得是痴人说梦,但是慢慢地,大家被稻盛的热情感染了,他们把陶瓷技术运用到半导体,钓鱼竿,菜刀等所有能想得到的东西上,每天都火力全开地生产产品。稻盛要求员工要有极大的热情来对待客户,哪怕大半夜,也要按照客户的指示送货上门。10年后,走心的京瓷真的做到了世界第一。稻盛在回忆起这段经历的时候,总是会说,“那时,我每晚都会加班到深夜,我和员工总是一边吃夜宵,一边谈论梦想,直到现在,那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说完了热情,我们再来说一下方程式的第三个要素是“能力”。能力怎么获得呢?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也就是要努力奋斗到老天爷都看不下去出手相助的那一刻。说的具体点,就是追求极致,精益制造和全面质量管理。
稻盛不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但他绝对是一个拼命的人。当上高中的时候,别人问稻盛,考得怎么样啊?稻盛回答,98分,不理想。这不是稻盛矫情,而是他真的认为,没考100分就是没考好。他说,“我的脑子不灵光,所以如果别人做到1,我就做到5,做到10,付出加倍的努力。”这句话一直是他的口头禅。
京瓷公司第一次接到IBM的订单时,IBM规格要求苛刻到难以置信。其他公司的定单规格说明只是一张纸,但IBM的规格说明就有一本书那么厚。尺寸精度比当时市场上的要求高出一个数量级,当时别说京瓷,全日本都没有测量这种精度的仪器和技术。稻盛带着员工们多次试验,产品终于按照规格要求做出来了,但结果还是被IBM退回来了。
稻盛没有因此灰心丧气,相反,他反复追问自己,“真的竭尽全力了吗?”他经常半夜去巡查车间,和员工一起用放大镜对烧制成的产品挨个检查。只要有一个小小的缺陷,就淘汰掉。稻盛说,如果淘汰了产品,就会听到产品的“哭泣声”。但如果你把一个个产品当作自己的孩子充满爱和耐心时,就会获得解决问题和提高制成率的启示。在连续7个月24小时三班倒的满负荷运转下,京瓷做出了满足IBM要求的完美无缺的产品,成品全部按照交货期出货。这被业界称为“京瓷神话”。对于这次经历,稻盛这么总结,绝不退缩,拼命钻研,你的能力就会提高到连自己也吃惊的地步。
上面就是我们说的,稻盛成功方程式的三个要素,也就是“思维方式”乘以“热情”再乘以“能力”。稻盛经常把自己“脑子不好”的话挂在嘴边,和他一起从零开始创办京瓷的7位同事,也都是些没有身份背景的普通人。所以,稻盛的这个方程式,回答了一个问题,平凡的人怎样才能取得不平凡的成功?所谓成功取决于思维方式乘以热情乘以能力。思维方式就是你看待生活磨难的态度,热情是内心对做事的极度渴望,能力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付出努力。天资中等的人,只要够积极、够勤奋,会比那些聪明却不肯努力的人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开头咱们说了,稻盛的家乡出过一些明治维新的大功臣,其中一个叫西乡盛隆。西乡盛隆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如果咱们再念一首诗,“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你可能会似曾相识了。没错,毛泽东引用过的这首诗的原作就是西乡盛隆。西乡盛隆在日本不仅是个带头发动明治维新的民族英雄,还是个人生王道的精神导师。他所著的《南洲翁遗训》可以说是日本的《论语》,上到首相,下到妇孺无人不知;现在,在鹿儿岛县还矗立着西乡隆盛“敬天爱人”的纪念碑。“敬天爱人”,是说一个人要尊重天道规律,满怀仁爱之心。这句话,很好的概括了西乡隆盛一生坚守的信条。那么,稻盛是怎么把这个偶像老乡的“敬天爱人”信条和企业经营联系起来的呢?
咱们还回到稻盛先生的故事,京瓷公司刚成立不久,稻盛就碰上了一个头疼的问题,11位骨干员工集体辞职,抗议活多钱少,不给加薪就跳槽。但当时京瓷公司只是个小公司,财务上也是捉襟见肘。稻盛只好把这些闹事的员工领到家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了三天三夜的思想工作,虽然结果是有惊无险,11名骨干全部留了下来继续为京瓷努力打拼。但这个事情过后,稻盛就开始反思他经营企业的目的。
他意识到,京瓷公司承载的并不仅仅是自己的先进陶瓷技术梦想,还有这些员工一生的依靠和寄托。他想起了印在脑海中的“敬天爱人”四个字,稻盛说,“正因为西乡隆盛有不平凡的人生哲学,心中充满爱,他才能率领很多人取得明治维新的成功”。“京瓷公司不是炫耀我个人技术的场所,而是让每一个员工发财致富的地方。京瓷应该为所有的员工和他们的家人幸福生活负责,京瓷还应该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贡献。”从那以后,稻盛就把京瓷的社训定为 “敬天爱人”。
敬天爱人在稻盛这里,有两个具体做法,就是“以心为本”和“利他经营”,这也是稻盛做企业经营稳赚不赔的两大制胜法宝。下面,咱们就分别来说说。
第一个经营制胜法宝是以心为本。稻盛认为,他到现在所搞的经营,是以心为本的经营。换句话说,经营就是围绕着在企业内建立一种牢固的,相互信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么一个中心点进行的。
京瓷被公认为是日本最有人情味的企业之一。1973年,京瓷销售量达到了9.8亿,稻盛带领1万3千多名基层员工包机去了香港旅游,震惊了当时的日本企业界。这是在四十多年前,即使放到现在,又有哪个企业能做到?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很多企业都裁员,稻盛坚持不让京瓷的任何一名员工下岗,公司的业务量少了,他就把多余的人力安置到后勤部门修剪花木,打扫卫生,等到生产恢复再回到第一线,这样的暖心行动给了员工很大的安全感。
稻盛在《成功的真谛》这本书指出,员工的意愿决定了企业的命运。敬畏员工发展潜力的巨大无穷性,这也是敬天爱人的另一个含义,一般来说,大公司的员工通常只是公司庞大系统中的一个小齿轮、螺丝钉,很难感觉到公司对自身能力的需要,但是在京瓷公司就不一样了。
稻盛提出,要让每一名员工都当上经营者,都参与决策,这就是京瓷公司开创的风靡全世界的阿米巴经营体系。什么是阿米巴经营体系呢?阿米巴是变形虫的意思,变形虫最大的特性是能够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来适应所面临的生存环境。目前京瓷拥有1万多名员工,阿米巴的数量就超过了3000个。阿米巴可以是一条生产线,一个小组,甚至一个员工。每个“阿米巴”都像一个小企业,独立地核算销售额、成本和利润。这样,每个人的经营业绩都变得很清晰,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目标更加努力。
说完了以心为本,我们再来看第二个经营制胜法宝,利他经营。稻盛常说,企业的经营必须要考虑“企业经营的大义情分”,也就是考虑企业经营能为世人,为社会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从27岁创办京瓷开始,加班对稻盛来说就是家常便饭,为了身先士卒,他和普通员工一起在工厂里面吃住。有许多人问稻盛:“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连休息日也在忙,也没时间好好陪家人,你的妻子和儿子不是很可怜吗?”稻盛是这样回答的:我并不认为我牺牲了家庭。相反,我这样做不仅仅守卫了我一个人的家,而且确保了更多员工的家庭幸福。这就是我的使命。
有一件事,可以很好地说明稻盛利他经营的使命感。2010年,稻盛以78岁的高龄,在日本政府的再三恳求下,又出任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董事长。当时日航负债高达2万亿日元,不但没有盈利的项目,还要养活3万多名员工。连政府都束手无策。当时日本媒体一边倒地认为稻盛这次铁定晚节不保。没想到的是,稻盛只花了一年时间就让日航起死回生,还让日航赚到全球航空界最高利润,可是,稻盛本人呢,不拿一分钱工资。他图什么?稻盛自己给出了答案,那就是 “动机至善”。稻盛认为,如果日航破产,会有3万多名日航员工失去饭碗。稻盛决定放手一搏,他从没想过会成功或者失败,而是必须要努力做好。
对比一下,美国安然公司,曾经是世界最大的能源公司,号称是由全世界最聪明的人组成的公司。但就是这么一个行业巨头,从董事会到中层,集体做假账、误导投资人来牟取私利,让安然公司从巅峰到破产只用了3个月。
阿里巴巴的马云说:“旧的商业文明时代是企业以自己为中心,以利润为中心;21世纪,我们需要企业在新的商业文明下,对社会的关系,对环境的关系,对人文的关系,对客户的关系,重新进行思考。”这些都在说利他经营的重要性。
稻盛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企业经营,都做到了巅峰极致,不仅是术的层面,还上升到了道的层面,那么稻盛哲学根源在哪里呢?答案是中国文化,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稻盛和夫最受到哪些文化影响,以及他喜欢的中国名人和著作有哪些?
日本是一个很善于学习的民族。日本是和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比如日语就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日本的传统服饰——和服,在日本被称为“吴服”和“唐衣”,也是以中国的汉服作为基础演变而来的。
咱们刚才说了稻盛有一个偶像,那就是他的老乡西乡盛隆。稻盛从西乡隆盛那里继承来“敬天爱人”经营信条,其实这个“敬天爱人”就可以上溯到中国明朝大儒王阳明的心学。稻盛自己说,“我非常喜欢西乡隆盛,他对中国王阳明的阳明学说有相当高的造诣。西乡每次遭遇人生的谷底时总会带上心学、儒家的书籍,即使是在贫瘠的荒岛上遭受牢狱之灾也不断地提高完善自我”。所以说,稻盛的修心,也是从阳明学而来。比如,稻盛的“作为人何为正确”,就来自王阳明的“致良知”;稻盛说,要在事上磨练,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除了受偶像西乡盛隆的影响推崇阳明心学外,稻盛自己也是个非常爱学习中国文化的人,无论工作到多晚,他睡前一定会阅读一些中国的古书、哲学或宗教的相关书籍,甚至有时躺在浴盆里,他也会阅读很多孔孟之道的书。
比如,稻盛提到了一本中国明代人袁了凡写的《了凡四训》。《了凡四训》这本书比较小众,你可能不太熟悉,但是提到一句话你可能有印象,“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这句在网络上很流行的金句就来自《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这本书其实讲的故事很简单,就讲了袁了凡的一段人生经历。
袁了凡出生于医术世家,在他继承祖业学习医学的少年时期,有一位算卦老人从他家门口路过,那位老人看到袁了凡后说,“你不会成为医生。你将在几岁参加科举考试,以第几名的成绩考取,在哪哪地方做官,53岁时死亡”。在这之后,袁了凡的人生全部与老人预言的一模一样。在袁了凡当县长的县里面,有一家禅寺,袁了凡就经常去打坐,一坐就是三天三夜。法师问他,“你是在哪里修行的?怎么年纪轻轻就有这种修为了?“袁了凡告诉了法师自己少年时听到的预言,说,“我走过的人生和那位老人说的完全一样。不久我将在53岁时死去,这是上天给我的命运,所以我还有什么好在意的呢?”没想到的是,法师听了后大声呵斥:“我还以为你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其实你是一个大白痴。难道你的人生就是顺从命运吗?命运虽是上苍赐予的,但绝对不是不可改变的。”从那以后,袁了凡不再听天由命不思进取,而是开始努力积德行善,结果,寿命也大大超过预言的年龄,终其天寿。”
稻盛读后说:我邂逅了袁了凡所写的《了凡四训》,顿时得到了顿悟的感觉,原来福祸都是自己所求。在遭遇到每次经历的时候,每个人心中怎么去想,怎么样描绘自己的愿望。这种想法、信念,就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稻盛自己从一个连财会的会字都不认识的技术员,最后成为了世界企业界教父,这就也验证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的道理,即使你不知道一开始注定的命运是怎么样的,但是只要想好事做好事,人生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除了《了凡四训》外,对稻盛影响很深的还有一本《呻吟语》,这本书是中国明代思想家吕坤的传世作品。稻盛在很多场合都引用过。《呻吟语》中把人的资质划分为三种:“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稻盛十分赞同这个划分,他认为“居于人上的领导者需要的不是才能和雄辩,而是以明确的哲学为基础的‘深沉厚重’的人格,谦虚、内省、克己、尊崇正义,不断磨砺自己的慈悲之心。怎么样造就深沉厚重的人格呢?稻盛指出,不用远求,方法就在你唾手可得的地方。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修行”道场。全身心投入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样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
在今天说书的最后,用稻盛和夫的一句话做个结尾:“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当活着的目的是为了磨炼灵魂时,一个人,在这个世间所遇到的一切的问题、甚至磨难,就不会再是障碍,都将会成为你人生的助力。
1997年,稻盛和夫还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稻盛和夫做完胃癌手术仅两个月,65岁的稻盛和夫把个人股份全部捐献给了员工,剃度出家皈依了佛门。他说“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磨炼人格,提升心性,带着比呱呱落地时稍稍美好的心灵告别人世,这就够了”。
《成功的真谛》这本书就为你解读到这里,文稿在音频的下方。欢迎您关注“热点讲书”,我们与你一起收获新知,通过热点,了解一本经典书籍。
思维方式很重要,在事上修只有经历过才会懂是什么意思。
西乡盛隆这个名字听起来确实陌生
粉红茉莉花 回复 @甜酒_au: 来学习了
优点可以学习,成功无法学习。世事无常,不可控的太多
不错
广告吵死人了。
这种成功都是鸡汤,不是方法
别提马云
向大家推荐一本书《成功的真谛》,带你了解稻盛和夫80多年的人生智慧,学习人生的“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