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为你解读的是《活得安详》。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有8万字,我将会用大约2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为你讲解书中的精髓。
佛教的基本知识和佛教禅修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法门。佛教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之一。虽然它是外来宗教,但是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佛教几乎和中华文明一起生长,并且早已经本土化,融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中。甚至它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宗教,而是一种习俗。
比如说我们去旅游的时候,路过各种寺庙,总是要进去参观一下,拜一拜。很多人家里都有弥勒佛像或者观音像,或者有佩戴佛像的习惯。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一些概念。也有很多来源于佛教,比如众生平等,比如说善恶有报,而我们最熟知的轮回转世、因果律等。东方哲学思维也脱胎于佛教哲学,佛教看似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其实我们对真正的佛教和佛教哲学知之甚少,佛教不是人们奢求佛祖保佑的迷信,它更是一种哲学和智慧,是一整套对世界认知探索的逻辑,并且能在生活中给人实际的帮助。那今天希望和大家分享《活得安详》这本书。
一方面觉得佛教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都应该对它真正的样子有简单的了解。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都很大,焦虑正侵袭着每一个人。我们看似很忙,却又不知道自己真正为何而忙,而本书所讲的禅修,正是要帮助大家回归祥和。
目前,心理学中在治疗焦虑和抑郁领域被广泛应用的正念疗法,正是脱胎于佛教的禅修。《活得安详》这本书用非常诗意的语言为读者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时常觉得痛苦,分析了痛苦的本质是什么。禅修可以转变这种痛苦,从而让人达到安详幸福的状态,摆脱痛苦,也正是佛教的起源,并由此引出了佛教三宝:佛、法、僧的基本概念。按照佛教的理论,人是有色受想行识五蕴组成,其中的受和享正是生活中的痛苦的来源,也是修行想要修的部分。
说到后半部分,作者介绍了应该以怎样的心态,看待禅修以及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进行具体的修行。如果说僧人中有哪一位最贴近我们普通人的生活,那一定就是本书的作者一行禅师,他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最具影响力的禅宗僧人。
一行禅师一生都在传播生活佛法,致力于将佛法应用于每个普通人的生活中,让正念生活之道为大家带来安宁平和。一行禅师出生在越南,16岁时在禅宗寺庙出家,后来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奖学金。到美国继续学习宗教,在越战期间一直推动反战运动,并在1967年被马丁·路德金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此后旅居法国,在多地建立了正念禅修中心,一直在世界各地弘扬佛法。
好,那介绍完了这本书的基本情况以及作者的概况。那么接下来我就为你来详细地讲述书中的内容。
第一个重点是生活中为什么会时常感到不愉快?禅修是在修什么?第二个重点是从佛教三宝和人之五蕴中的受与享,阐释学佛修行的目的。
第三个重点是如何升起禅修之心,并且在工作和生活中进行修行。
好的,首先我们来看的是第一个重点内容。生活中为什么会时常感到不愉快?禅修是在修什么?首先让我来问你一个问题,你现在有口腔溃疡吗?如果没有的话,你还记得你上次口腔溃疡时候的感受吗?只要嘴巴轻轻一动,就会钻心的疼痛。吃饭喝水那都是煎熬,即使面对着最爱吃的麻辣火锅,也只能皱着眉头,不敢动筷子。每次起口腔溃疡的时候都在想,等它好了就能够自己说话大笑,就能够痛快地吃辣,那该是多爽的一件事儿。
可是当口腔溃疡真正好了以后,我们却从来不会意识到,这种舒服是一件让人幸福的事儿。这就是我们时常感到不愉快的原因,我们总是对痛苦保持清醒的意识,哪怕只是口腔里的一个小小的创口,可能是身体的舒适,自由的呼吸。美丽的蓝天白云,芬芳的花香,爱你的家人,情谊深厚的朋友,这一切日常生活中长久存在于身边的美好,我们却极少能够察觉到,现在我们总是显得太忙了,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
除了每天要做的工作和学习,我们还要看剧,打游戏,关注各种八卦,新闻。却很少花时间关注一下我们的亲人、朋友和我们自己。这一切看起来就像是我们无法面对的一个真实的纯粹的自我,我们无法与自己相处。
而禅修要做的就是对正在发生的和进行的事情保持绝照,也就是对当下此时此刻发生了一切保持感知。不要只是在痛苦的时候才能感知到痛苦,而是要时刻保持感知的能力,特别是感知幸福的能力,在所处世界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爱与恨、美丽与残忍、恐惧与喜悦都不应该被忽略与错过。保持绝照只是禅修的开始之后要做的还有三件事儿,拿回自己的主权,安住于当下和练习微笑。当我们试图保持绝照的时候,直面自己会让人本能地想要逃离。于是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拿回自己的主权。
一行禅师在书中做了这样的一个比喻,人就像是一台有着很多频道的电视机。我们调到了佛的频道,我们就是佛。调到了痛苦的频道,我们就是痛苦。调到微笑的频道,我们就是微笑。我们不能让单一的一个频道占据了我们,我们心中有一切事物的种子,我们一定要把握境遇,恢复主权。当我们能绝照自己的生命真实存在于世界上。此时此刻,呼吸微笑,感知当下,我们就有了成为真正自己的基础,不再任凭外界狂乱的信息流,侵占我们的思想,掌握我们的情绪,而是鼓起勇气重新正视自己,回归真实。
在拿回自己主权,面对真实的生命保持绝照之后,我们还要做到的就是安住于当下,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然,不将生活美好的期待投射到遥远的未来,而是体会感受沉浸在此刻的美好之中,《了凡四训》中说,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我们应该把过去的事情当作是已经死去了一样。从今往后的每一秒都是新生。
最后对于修禅来说,保持微笑是很重要的事儿。微笑便意味着你此时拥有着安静祥和的心境。并且你觉知并安住于你的愉快中,每个人看到别人发自内心的微笑,也会觉得喜悦。所以这种绝照的外险,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儿。
好了,那上面就是为你讲述的第一个重点内容。生活中为什么总是充满不愉快和禅修是在修什么?
说完了这个咱们接下来要说的是第二个要点,佛教三宝和人之五蕴中的受与享阐释学佛修行的目的。
提到佛教,你一定听过释迦牟尼菩提树下顿悟的典故,却让我们先从佛陀的故事说起。2500年前,在古印度,加比罗卫国有一个王子叫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佛。彼时他还是一位王子,从小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肩负着继承王位的重担,但是他却经常陷入对生活的思考。为了探索智慧与慈悲的真谛,29岁的悉达多离开了家,走上了探索人生解脱之旅。悉达多成为了一个沙门和其他五位沙门一起尝试通过严格的苦修发现真理。
传说中西悉达多每天只吃一个芒果,甚至只吃一粒芝麻,所有的时间都是在坐禅与行禅。这样的苦修,让悉达多的身体变得很虚弱,他终于坚持不住昏倒了。幸运的是,被路过的村长的女儿救了,少女给了他食物和牛奶,让他恢复了体力。悉达多是一个非常英俊的年轻人。
现在我们对于佛祖的画像太过于严肃,很有距离感,可真实的佛祖应该是一个让人一见就心生欢喜的帅哥。如果佛祖都不能让人亲近,喜欢,又怎么能称得上是智慧与慈悲的圆满者呢?恢复了体力的悉达多,改变了苦修的计划,觉得只有体力充沛,才有更多的精力思考。其他五个沙门非常鄙视悉达多。放弃苦修的行为,一起离开了他。悉达多恢复了健康之后,夜以继日的打坐,终有一天感觉到自己即将顿悟。他坐在菩提树下整整七天七夜,终于觉悟成佛,并从此开始四处想法,将智慧与慈悲传递给众生。这个小故事里,其实就蕴含了佛教教法和证法的核心佛教三宝。
我们常说信佛皈依就是指皈依三宝,即佛、法、僧。佛身就是成就圆满的人。悉达多本来就是人,菩提树下顿悟圆满之后就成了佛,法身,就是修行的方法,解脱的途径。悉达多坐禅行禅就是法。成佛后四处讲的,也是法。每一个人走向圆满之路的途径都是不一样的,佛家有云:成佛,知道有84000法门,这里的84000法门不是实数,而是虚数,意思是无穷之多。
其实法身的概念是很大的,任何能让人生出灵感的事物都是法身的一部分。比如你看见了狮子吃羚羊,从而感觉到了慈悲,那么狮子和羚羊也属于法身,僧身就是修习佛法,在成佛路上的人,悉达多就是成佛之前的僧。僧是未来佛,佛是过去僧,其实僧身也一样是一个宽广的概念,不只是修行者的肉身,所有一起修行的事物都可以纳入到僧身的范畴。
比如帮助过悉达多的姑娘和陪悉达多坐禅的那棵菩提树。佛法僧是一个整体,是从人道佛修成正果的整个过程。佛教中除了三宝,还有一个概念也非常的重要,就是五蕴。五蕴其实就是佛教对于人体和身心现象的一种解读方式,指的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色就是指我们的身体,包括五官和神经系统在内,受就是当下的感受。想是对事物的认知,也就是我们对表象的自我加工,行是行为,识是最后成为的我。可以发现色即使身体是受想行识的生理基础,受和想是引导后面行的原因,最终形成了独特的自我及时,色受想行识本是一体,不可分割的。
本书中,一行禅师着重讲了受和享,因为这两个要素是我们时常生活中觉得痛苦的根源。前面我们有说过,人像是一台有着很多频道的电视机,很多人在受和享的过程中,把频道调成了痛苦。而学佛修行就是把它调成祥和的过程。佛教心理学把受分成了三种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人们总是感觉到痛苦的原因就是只有在我们处于苦受的时候,我们的意识才会被动地察觉。在苦受之外,处于乐受和不苦不乐受的我们的灵魂就像是睡着了。然而这部分才是生活的绝大部分。
学佛修行就是让大家保持绝照,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保持对当下的感知,真真实实,清清楚楚地活着。于是就会发现,原来生活中的快乐是如此之多。在快乐时感受快乐,感受生活本来的安静祥和的样子。
那么除了乐受、苦受和不苦不乐受就真的是不美好的吗?其实不然,很多时候我们的感受来源于看问题的方式,也就是五蕴中的享,也就是对事物认知的方式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有一个老妇人,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卖伞的,二女儿是卖花的。于是老妇人晴天担心大女儿的伞不好卖。雨天担心二女儿的花儿不好卖,每天都很忧愁。邻居看见了很不解,对老妇人说,雨天,你大女儿的伞卖得好,晴天,你二女儿花儿卖得好。这样算来,您应该每天都很开心才对呀,这就是典型的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看到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案例。
有的时候。我们的愤怒和痛苦往往源于片面的了解或者是误会。而学佛修行,就是让大家更真实正确的想,认识到事物的本质。那如何才能做到?佛陀有一个特殊的办法帮助大家理解想要认识的对象,这个方法就是和他成为一体,不是观察对方、理解对方,而是融入他合二为一。他其实是你,你即使他如此,才能得到最真的感受。
佛教的很多理念都能看见不二的影子。不二即是不做分身,不生彼此心,把自己与当下的世界融合在一起,就能够更好地感知认识,人们往往更容易感知痛苦,认知事物也总是陷入偏颇,所以生活中的愤怒、不安、焦虑才会那么多。学佛修行就是要调整改变受与享的方式,变苦为乐,并时刻感受到这种快乐祥和。好了,以上就是本书的第二个重点。
接下来为你说的是最后一个重点,如何升起禅修之心,并在工作和生活中进行修行。
前面我们说到了佛教是什么,以及从受和享的角度去理解,我们是想通过修行达到什么样的状态。那么在这些概念性的描述之后,我们到底要怎么开始修行?首先你要升起一颗修行之心,可能很多人概念里的学佛就是要吃斋诵经,甚至到寺庙里去剃度出家学佛一下,变成了一个门槛很高很难开始的事情。
其实不然,修行是一件时时刻刻随时随地的事情。在一行禅师的理念中,禅修不是让大家远离社会,逃避现实。相反,禅修在做的事情恰恰是让大家更好的在社会里生活,学习佛教的智慧,达到更安详平和的生活状态。禅修不提倡人抛下工作、家庭、社交等等一切,而是让这些事情更加和谐统一,展现出生活中本就存在而又往往被忽视的美好。
总结起来就是禅修会让你的工作不那么痛苦,不再忧愁于家庭琐事,也不再陷于社交恐惧。禅修的目的就是让你变成一个每天都快乐的人,不需要特定的时间,不需要特定的地点,就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里就可以禅修。听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不妨一试?在生活里,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可以做到修行。如果你感知到这种向往,这就是禅修之心的开始了。
那么要怎么在工作和生活中修行?在过去的2500年中,僧人们形成了一套用来解决内部争端的修行制度。一行禅师认为,这套修行制度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社会和家庭。
第一条是当面座谈,发生分歧的时候,大家要坐在一起专注的练习呼吸和微笑,这样在开口之前就已经升起了平和的气氛。
第二条是回忆,回忆起越多的分歧产生的经过,问题就越容易被解决。回忆是对过去的一种绝照,找回被情绪引导而被忽略的细节。
第三条是不执着,作为旁观者,要尽最大努力表达对和解和理解的期望。作为当事人,要尽最大的努力去理解和接受。
第四条是用稻草覆盖泥巴。在下过雨泥泞的道路上铺上稻草,路就会更加好走。如果有两位声望很高的长者代替争执双方进行沟通,争执中的怒气和抵抗情绪会被极大地缓解。
第五条是主动忏悔。两位争执当事人要主动提出自己的缺点,由自己说出来,和别人说出来的感觉也是不同的,主动忏悔会带来鼓舞人心的氛围。
第六条和第七条是一致决定和接受决定。如果邀请旁人来做决断,那么争执双方当事人都要尊重最后的决定。
佛教文明进入西方后,和现代文明发生了碰撞。为了更好地发挥佛教的教化功能,给现代文明中的人们提供更有用的帮助,佛教也一直在做出改变。在过去的20年里,一行禅师不断地进行试验和调整,最后建立了一种被西方文明所接受的佛教形式——相及共修团
加入相及共修团的圈子,首先要遵守两项承诺:第一项承诺是我承诺培养了解与所有人动物、植物和矿物一起和平生活。第二项承诺是我承诺培养慈悲心,保护所有人、动物、植物和矿物的生命。可以发现,这两条许诺正是佛教的精髓主旨。慈悲和智慧,或者说是爱和理解。除了这两条承诺,相及共修团中还有14项正念练习。
说到正念这个词,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心理医学概念。正念疗法已经在治疗焦虑和抑郁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被这两种心理问题困扰的小伙伴可以借鉴这14项正念修炼,在生活中进行禅修。
那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十四项正念修炼。
第一项是开放的程度。正如《楞严经》中所写的,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止,应当看月。佛教教义就好比指向月亮的手指,指知道人们应该专注于月亮起智慧和慈悲,而不是执着于手指及教义院修习,以开放的心态追求圆满境界,不受包括佛教在内的任何主张、任何理论、任何见解的限制,不要供奉教义,尤其不能暴力保卫教义。
第二项是放下执着,觉知到真正的智慧,只能通过修行答道,而不源于过去经验的积累。愿修习放下固执和狭隘的想法,不执着于现在已有的见解和经验。
第三项是思想自由,觉知到被强迫接纳,某种见解是痛苦的,因此,愿承诺不以任何方式、任何途径强迫他人跟随佛陀的观点。
第四项是觉察痛苦,觉知到接触和关照痛苦的本质,能够助人升起慈悲心,看见离苦之道。因此愿承诺不逃避痛苦,并接触、了解和帮助正在受苦的人们。
第五项是简朴生活,觉知到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钱财、名望,而是来源于智慧和慈悲。因此,愿承诺不以聚集钱财获得名望,纵欲享乐为生命目标,休息简朴的生活。
第六项是处理愤怒。觉知到愤怒会妨碍沟通,为双方带来痛苦,因此愿承诺觉察转化心时深处愤怒的种子。每当愤怒时,不说任何话,不做任何事,只关照愤怒的本质。修习以慈悲的眼睛看那些令你生气愤怒的人。
第七项是安住当下。觉知到生命只存在于当下一刻,愿修习呼吸与微笑,幸福地安住于当下。
第八项是建立沟通。觉知到缺乏沟通会造成隔膜和痛苦。愿修习以慈悲之心聆听,以爱与沟通。
第九项是真诚爱与,觉知到说话能造成痛苦或者幸福。愿承诺不说造成仇恨的话,不传播不确实的信息,不批评不清楚的事。休息只讲能带来和解,建立信心,传递希望的话。
第十项是保护僧团,觉知到修行的目的和本质,是实现智慧和慈悲,不需也不应置身宗派的争执。
第十一项是正当职业,觉知到大自然和社会因为暴力和不公已被严重破坏,因此愿承诺不从事对人或大自然造成伤害的指引。
第十二项是尊重生命,觉知到由战争和冲突造成的痛苦。愿修习此爱不暴力的精神生活。
第十三项是慷慨分享,觉知到剥削、盗窃和不公带来的痛苦。愿修习慈悲和有需要的人分享时间、能力和财务。
第十四项是正确行为,觉知到基于情欲的性,不能解决孤独,愿承诺如果没有真爱,不会和任何人发生性行为。
好了,那说到这儿,我们今天聊的内容就差不多了,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我们所说的要点。
首先我们说到了生活中之所以经常感觉到不愉快,是因为我们总是能够清楚的意识到痛苦,却很少感知到快乐。我们每天看似很忙的,用很多东西将自己填满,但是实质上却是无法面对自我的表现。禅修的第一步就是要保持对当下的绝照,然后拿回自己的主权,努力安住于当下,并要经常练习微笑。
其次,我们说到了佛教三宝,佛法僧。佛就是成就了智慧与慈悲的人。法就是修行智慧与慈悲的办法。僧就是修行佛法,走在成佛路上的人。还有佛教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五蕴即色受享行识。受是当下的感受,又分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想是对事物的认知。很多人大部分时间都只能感知到受中苦受的部分,所以经常觉得痛苦。而禅修就是要让大家感觉到乐受的部分,并通过更好的想发现苦受和不苦不乐受中本来存在的美好。
最后我们说到了禅修不是一件门槛很高的事情。禅修不是让人远离生活,反而是让人真正融入生活,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并具体介绍了两套适合在生活中应用的禅修方法,一套是僧人们用来解决争端的修行制度,另一套是与西方世界融合后的佛教团体修行的十四项正念修行。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