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质之旅 七--滇池边的史前世界 作者:费宣 主播:芳语

云南地质之旅 七--滇池边的史前世界 作者:费宣 主播:芳语

00:00
06:27

滇池边的史前世界

文:费宣    主播:芳语


地球的生长让昆明滇池周围有着太多值得骄傲的东西:澄江帽天山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化石群,海口耳材村的“海口鱼”和“昆明鱼”标志化石。在晋宁的梅树村,又有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发现。


近代以来,人们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来确定地球历史各个阶段岩石形成的时间,划分不同的地质时代,并结合岩石中的生物化石记录,用生物进化的历史来对应和确定岩石形成的历史。这样,不同的生物化石,就标志了不同的地质时代。最早划定寒武系的形成时代,是以大量三叶虫的出现为标志的。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云南晋宁县一个叫做梅树村的小山村里,因为发现了一条地质剖面,彻底改变了据此划分寒武系和寒武系以前的地层的标志。这就是“云南晋宁梅树村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国际公认,在这条剖面之上的地层,是寒武系以来直到现在的时代;而在这条剖面以下的地层,则是寒武系以前地球成长的蛮荒时期,即太古代、元古代和更早的冥古宙。


地质剖面是地质学家对岩石地层断面的叫法。就像你掰开一块汉堡,在掰开的面上就露出了一层层的黄油、生菜、肉饼。这种被大自然掰开的岩石地层的面就叫做地质剖面,又称地质断面。它可以显示地层分布的方向、地层的厚度、地层露出地表或沿着一定深度埋藏的状况,特别是地层的不同岩石、不同成分、不同结构以及蕴藏在其中的有用矿藏。所以,地质剖面是研究地层、岩石和构造的基础。发现和测制地质剖面,是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方法,是野外找矿的前提。

    晋宁梅树村的这条地质剖面长约12千米,厚即宽度达600多米,从地下0.8米开始露出地面,像一条巨龙,躺在滇池边上。在这里,走很短的距离你就可以穿越时空,从前寒武纪进入到寒武纪。短短的五六百米之内,你从空空如也的前寒武纪一边,逐渐在岩石上看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密的小壳化石:开始是几个,紧接着是密密麻麻、数不胜数的软舌螺、腹足类、单板类、喙壳类等各式各样的小壳类动物化石。小型的螺类动物就叫做小壳动物。在接近寒武纪标志的地方,大块岩石的表面上,还可以看到动物们在海底吃藻类时留下的无数弯弯曲曲的痕迹所形成的遗迹化石。整个化石现象分布连续,层次清晰鲜明,清楚地显示出地球上最原始的小生命们在出现后的活动状况。


这些小壳动物群诞生的时代比澄江帽天山那些奇奇怪怪的史前动物还要早,可能只有短短的几百万年。但是他们的出现,却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揭开了序幕。此后,动物的进化迅速升级:有的长出了外壳和骨片,有的长出了腿,他们的生活开始有了多样性,具备了攻击或者防御的能力。动物间也开始为了生存而互相捕杀。地球的海洋里开始热闹起来。


因为有了“云南晋宁梅树村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作为标志,此后,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只要发现这套地层,只要看到这套地层中和晋宁梅树村一样的小壳类动物化石,就可以断定出这里就是寒武系和寒武系以前的地层的分界线,就可以发现人们需要的东西。所以,澄江、海口、晋宁这三个地方的三项地质发现,在科学史上,都写上了重重的一笔,同时也说明了七彩云南,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的奇特——在5亿多年前,滇池的周围,可能正是地球上一片最热闹的海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Nepuno

    这个要多听几遍,虽然去云南玩了五次,每次的感觉方式不一样

    芳语_朗诵 回复 @Nepuno: 云南欢迎您,跟团与自由行会有不同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