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13岁儿子不幸离世,夺走他生命的到底是什么病?

知名作家13岁儿子不幸离世,夺走他生命的到底是什么病?

00:00
05:47

这几天,

知名先锋派作家马原的举动

在网上引发热议:

这源于最近《人物》杂志的一篇报道,

文中提到,去年六月,

马原在微博发文称自己13岁的小儿子马格

在儿童节这天猝然离世。

据悉,马格出生时医生便表示心脏好像没有愈合,后又被查出心脏二尖瓣闭合不全,但在马格的成长过程中,马原一直反对带孩子去医院看病治疗——马原在查出肺部肿瘤后,不愿接受治疗,而是举家搬到了空气更好的地方,过上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直到2021年,马格才在医院被确诊为罕见病马凡综合征,但由于治疗被搁置,再加上一家住在云南西双版纳南糯山上,救护车一个多小时才赶来,倒在厕所的马格最终还是没有醒来。

这个故事难免让人唏嘘,很多人也开始聚焦另一问题:马凡综合征到底是什么病?

这种病

身上就像绑了炸弹

马凡综合征的病名,来自法国儿科医生安东尼•马凡,1896年,他在对一个5岁女孩的诊治过程中第一次发现并描述了该病的症状:发现这个小女孩的胳膊、腿、手指和脚趾不成比例的细长。此后有医生发现有类似的骨骼改变并存在眼科情况的病例。1931年该病正式称之马凡综合征。

2018年5月,马凡综合征被我国列入第一批罕见病。这是一种发病率低但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发病率为4~10/10万,该病致病基因携带者有一半的几率将其传给下一代。大多数马凡氏综合征患者有家族史,但同时又有15%~30%的患者是由于自身基因突变导致。

马凡综合征以骨骼、眼及心血管三大系统的缺陷为主要表现,其特征为患者身材高,四肢及指细长,称为蜘蛛指;眼部表现主要有晶体状脱位或半脱位、高度近视、白内障、视网膜剥离等。其中,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占马凡综合征已知死因的90%。

“这种病,身上就像绑了炸弹一样,不知何时爆炸就会索命。”相关资料显示,马凡综合征患者的平均自然生存寿命在32岁。患者的主动脉血管壁的结缔组织病变,而使管壁的强度和韧度均下降,剧烈运动更容易发病,导致死亡。

上世纪80年代,与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同年代、同为世界著名主攻手的美国女排海曼,就可能死于马凡氏综合征引发的心血管疾病。

多次手术女儿得以留在身边

相较马格因耽误治疗遗憾离世,13岁的马凡综合征患者贝贝则幸运许多:她身高1.8米,体重90斤,手脚细长,戴1000度的眼镜。

贝贝两岁时,妈妈便发现了她的异常,先是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随后辗转多地,几年后确诊为马凡综合征。贝贝的父母耗尽了所有精力为女儿寻医治病,光看病就花了上万元。

7岁时,贝贝接受了第一次心脏手术:二尖瓣修复;4年后,贝贝又接受了脊柱侧弯矫正手术。13岁时,贝贝的主动脉出现异常,一家人找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脏及大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崔勇。

“患者出现主动脉扩张是因为主动脉血管瘤,主动脉瓣膜和血管瘤长在了一起,这就像一个瓶子,手术要实现把瓶子换掉,但保留瓶底。”崔勇解释,最好的办法是对主动脉瓣膜进行修复,因为如果置换掉,就意味着,贝贝要终身服药。更复杂的是,贝贝之前已经做过一次心脏手术,有器官粘连,手术难度增大。

最后,崔勇和团队为贝贝做了: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术。保留了主动脉瓣膜,但是替换掉了主动脉根部,这样贝贝就不用长期吃药。

这场手术的成功让贝贝全家长出一口气,意味着心心念念的女儿又闯过了一关。

崔勇主任提醒,对于身材特殊细长的人,特别是有可疑家族史的人,要仔细进行体格检查,注重检查眼睛及手指、脚趾是否有蜘蛛脚样改变,同时也要做心血管系统的检查。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随着医学界对此病的认识与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医学已经有办法来挽留马凡综合征患者,及时手术能让患者的寿命与常人无异,基因阻断技术能帮他们生育健康的下一代。医生呼吁越来越多的人能关注并了解马凡病,及早检查、定期随访,在问题还没发展到危及生命时就早早解决。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利宏介绍,心脏的一些病变应该是马凡综合征非常常见的一个表现,二尖瓣关闭不全其实是心脏瓣膜病的一种,单纯用药肯定是没有效果,可通过微创的方法来解决。

来源:潮新闻·钱江晚报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俞俊妍 宋黎胜

值班编辑:周勤

大家都在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