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研究生去集市摆摊卖菜半天收入千元”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不得不说,“研究生”“摆摊”“半天收入千元”的词汇连在一起,的确很有话题度,尤其是当青年群体在“脱不下的长衫,放不下的笔杆”与“心安理得拧螺丝”的巨大参差之间迷茫、焦虑之际,其中的争议可想而知。因此,有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称,要开始鼓励脱长衫了吗?
但研究生去集市摆摊卖菜,就真的只是摆摊吗?事实并不全然如此。
视频中的吉康平是湖南农业大学的一名硕士,他从本科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的卖菜之路,与蔬菜打交道已经有六七年之久。卖菜的缘由是做科研需要种菜,除去供科学实验用的一部分,他将剩下的蔬菜和菜苗拿到集市上卖。
如今,研究生毕业的他,当上了基地指导员,还开起了生鲜店,拓展了社区团购、餐馆、家庭配送等业务。吉康平说道:“我现在硕士毕业了,导师还有一些蔬菜基地,他们平时负责指导,我们包销售。其实主要是帮助销售,提供给别人技术指导。平时,我也会去各个集市摆一摆。”
显而易见,吉康平的摆摊卖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摆地摊。从一开始的集市摆摊到如今的开菜店、当团长,他走的其实是一条创业之路,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校资源。更不用说,在集市上半天卖了1000多块钱更多是巅峰时的收入,中间还要刨除人工和原材料等成本。
可以说,吉康平的成功是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多重因素加持。有意无意忽略其创业的前因后果,将之简单化为摆摊卖菜,并以硕士生摆摊卖菜赚取高收入来营造噱头,这样的“毒鸡汤”无怪乎年轻人不愿意喝。但回顾吉康平与蔬菜打交道长达六七年的经历,在“孔乙己文学”盛行的当下,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品质和人生态度值得探讨。
毋庸置疑的是,吉康平的创业与他多年摆摊经历对市场的充分了解脱不了关系。导师优质选育的蔬菜和菜苗固然是可以仰仗的资本,但最重要的还是他愿意放得下面子,俯下身来贴近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和收入。其实,一些被看轻的行业同样蕴含着无限的机会和潜力,关键是看你愿不愿意尝试。
当初那个二十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吉康平走进集市摆摊卖菜时,我们无法知道他是否纠结过“身上的长衫”。但可以肯定的是,辛苦打拼并拥有了自己的店铺和生意的吉康平可以自豪地说,自己并没有脱下长衫,因为他所学的知识没有荒废,他也没有辜负自己的人生。
讨论吉康平的经历,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效仿他。只不过在个人选择多样的当下,哪怕是觉得再不可思议的工作,都可能是年轻人正在尝试的人生道路。不管是在写字楼里办公,还是在菜市场上打拼,只要是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生活,用定力和坚持打破职业偏见,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都值得点赞。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做一个长期主义者,或许你会发现,纠结是否脱去“长衫”并没有太大意义。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