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归属
克里米亚半岛,到底属于俄罗斯还是乌克兰?
原创 及发表环球情报员 2021-06-19
作者|雄鹰
主播说明:本文尽管篇幅不长,发表时间也较早但我还是选择了播讲,一是对克里米亚问题的由来讲的比较清楚,二是有助于对持续了一年多并且目前仍然没有看到停战迹象的俄乌战争的历史背景加深了解。
下面是文章正文
2021年以来,俄罗斯和乌克兰一直龃龉(举语)不断。2月至3月期间,乌克兰政府军与顿巴斯分裂势力(俄罗斯背后支持)有过交火。到了6月,冲突则由战场转移到球场。2020年欧洲杯因疫情延迟到2021年,这一疫情全球暴发以来最具关注度赛事开幕前,乌克兰公布了参赛球衣,胸前展示印有克里米亚半岛的乌克兰地图。
这款球衣遭到俄罗斯的批评。俄国家杜马议员谴责乌克兰将政治带进体育比赛,破坏了足球运动的真谛。纵观世界的各类比赛,很少会有球队将地图印在球衣上。乌克兰此举的目的是在宣誓克里米亚的主权,不难看出就是在针对俄罗斯。
在苏联时期,俄乌两国都属于苏联加盟国,彼此之间暂时相安无事。但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半岛最终成了乌克兰领土。然而,当地居民以俄罗斯族为主,他们一直对乌克兰的归属感不强。2014年3月,俄通过鼓动克里米亚居民公投的方式,让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但公投一直没有得到乌克兰和绝大多数的国际社会承认。那么,克里米亚半岛为什么成为俄乌争议的焦点?公投后,克里米亚问题又是怎样影响俄乌关系的呢?
一、俄罗斯抢占克里米亚
现代的克里米亚居民以俄罗斯族为主,但他们在历史上却不是这里的主人。克里米亚地处黑海北岸,是东欧通往黑海(地中海)的必经之地,因此历来都是各政权的必争之地。罗马人、哥特人、希腊人(拜占庭)都曾在这里建立过政权。到公元9世纪,东斯拉夫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祖先)曾在东欧平原建立其统一的政权——基辅罗斯。10世纪,基辅罗斯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占领克里米亚半岛。因为基辅罗斯在这里统治时间较短,没有带来大量移民,罗斯人在这里的统治基础并不牢靠。
13世纪,随着蒙古人的入侵,罗斯逐渐丧失了对克里米亚半岛的控制。1240年,蒙古灭亡基辅罗斯,克里米亚半岛成为了蒙古金帐汗国的一部分。蒙古虽然灭亡了基辅罗斯,但无力统治整个罗斯人地区。位于罗斯西南部的加里西亚和沃伦公国就没有被蒙古人占领,他们组成了“哥萨克骑兵”,抗击蒙古人。哥萨克骑兵被认为是今天的乌克兰民族的祖先。而沦为金帐汗国附庸的罗斯各公国,就是今天的俄罗斯族的前身。
起源于中亚的鞑靼人因在跟随蒙古人西迁的过程中战功赫赫,因此金帐汗国鼓励鞑靼人迁入克里米亚半岛,形成了新的民族——克里米亚鞑靼人。克里米亚鞑靼人跟随蒙古帝国远征的途中,与西亚的伊斯兰文明接触,皈依了伊斯兰教。随着金帐汗国的衰落,1443年,当地鞑靼人的首领哈吉-格莱脱离金帐汗国,在此设立克里米亚汗国。克里米亚汗国自成立伊始,就是一个有浓厚伊斯兰色彩的国家。1480年,被金帐汗国占领的罗斯人在莫斯科公国的带领下独立。以莫斯科公国为核心的俄罗斯帝国,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诞生的。此时俄罗斯距离出海口较远,此后开启了寻找温暖海岸线的进程。克里米亚汗国是俄国寻找南部海岸线的绊脚石。东欧的另一个基督教国家——波兰也在向南寻找海岸线。克里米亚汗国此时面临着俄国和波兰两个基督教国家的联合绞杀。
同样是伊斯兰国家的奥斯曼帝国,成为了克里米亚汗国的依靠。1470年,克里米亚汗国选择臣服奥斯曼帝国。依靠奥斯曼帝国撑腰的克里米亚汗国,是阻挡俄罗斯人、波兰人等基督徒南下的屏障,甚至趁俄国立足未稳之际多次北上出兵,从北方掠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当奴隶,通过奴隶贸易,成为黑海北岸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面对克里米亚汗国的掠夺行为,1654年,哥萨克骑士与俄国签订了《佩列亚斯拉夫和约》,邀请俄国来统治乌克兰东部。自此俄乌开始了结盟。
俄国正式占据肥沃的乌克兰东部平原,以共同抵抗奥斯曼帝国以及克里米亚汗国的入侵。俄国和克里米亚汗国从此开启了长达100多年的对峙。18世纪时期,奥斯曼帝国和俄国的国运发生逆转。奥斯曼在山塔战役失败后,逐渐退出了列强的席位。俄国通过大北方战争战胜了瑞典,夺取了北方的出海口(波罗的海)。彼得大帝后来又把目标放在了纬度更低的黑海。克里米亚半岛成为了俄国重点争夺的目标。消灭克里米亚汗国,占据克里米亚半岛成为了历代沙皇的夙愿。为了消灭奥斯曼附属的克里米亚汗国,俄奥在18世纪爆发了多次战争。尤其是在叶卡捷琳娜大帝的主持下,俄国在第五次战争中大败奥斯曼。
1774年,俄国强迫奥斯曼帝国签署了《库楚克-凯纳尔吉和约》,俄国获得了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间地区和刻赤海峡的控制权,如愿打开了通往黑海的出海口。条约中,俄国要求奥斯曼承认克里米亚汗国独立,这就为俄国控制克里米亚提供了条件。1783年,叶卡捷琳娜大帝干脆宣布取消克里米亚的独立地位,把克里米亚划为一个州。占据克里米亚之后,俄国不断通过驱逐当地的鞑靼人,迁入俄罗斯族的方式,完成了腾笼换鸟。此后俄罗斯族在克里米亚半岛修筑塞瓦斯托波尔、雅尔塔等港口。尤其是塞瓦斯托波尔港的建立,让俄罗斯人有了可以自由驶入黑海的条件。
黑海虽然相对封闭,但气候温暖,是俄国少有的温暖海域,也是通往中东的交通要道。克里米亚的内海——亚速海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成为俄国的黑海的宝石。
二、克里米亚易手乌克兰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权继承了原来俄国的领土。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家以加盟共和国的形式加入苏联。克里米亚半岛被划归为俄罗斯的一个自治共和国。20世纪30年代,因苏联政策失误导致民族矛盾尖锐。二战德军入侵中,部分不忘收复故土的克里米亚鞑靼人看到了“收复故土”的希望,加入德军对苏作战。二战后,苏维埃最高领导人以克里米亚鞑靼人跟纳粹合作为由,将他们整体迁徙至中亚,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也被降为州。随着鞑靼人的强制迁移,大量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迁入其中,俄罗斯族最终成为了克里米亚的主体民族。
1954年,是俄罗斯和哥萨克骑士签订《佩列亚斯拉夫和约》,即俄乌合并3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重要日子和稳住乌克兰这一粮仓,赫鲁晓夫将原属于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划给乌克兰。
但显然赫鲁晓夫并没有考虑这么多,因为1954年时俄乌都是苏联的加盟国。赫鲁晓夫认为这一次只是苏联内部的领土划分的调整。在整个苏联时期,俄罗斯和乌克兰对于克里米亚半岛的划分都没有太大的争议。
三、苏联解体,俄乌争议
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俄乌等加盟国相继脱离苏联,独立的乌克兰继承了克里米亚半岛的主权。克里米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半岛上驻扎着原苏联的黑海舰队,俄罗斯不希望自己的黑海舰队被别人掌控。自克里米亚鞑靼人迁出之后,半岛居民超过60%是俄罗斯族,他们希望脱离乌克兰,并入俄罗斯。
独立后,乌克兰一直以来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处理对俄关系。苏联解体后,西方通过输出“颜色革命”,众多原苏联加盟国选择向西方示好。乌克兰亦不例外,但乌克兰的“向西看”引起了俄罗斯的不安。因为一旦乌克兰倒向西方,那克里米亚半岛极有可能成为西方制约俄罗斯的利器。这加剧了俄罗斯和当地居民的不安。俄乌以及半岛居民的矛盾日趋紧张。
1992年5月5日,克里米亚半岛宣布脱离乌克兰独立,引发了骚乱。乌克兰和克里米亚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当时俄罗斯因同样面临着来自高加索地区的车臣分离势力的困扰,无暇直接吞并克里米亚。
因此,在俄罗斯的调停下,乌克兰同意克里米亚地区成立自治共和国,俄罗斯则继续租用塞瓦斯托波尔港作为黑海舰队的基地。就这样,克里米亚半岛分成了两部分——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港。然而,这一次自治并没有真正解决俄乌矛盾。因为乌克兰的政坛一直都是亲俄派和亲西方派的角斗场。
2004年,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前苏联阵营国家加入欧盟后,他们的经济迅速发展,使得乌克兰的亲西方派势力逐渐在同亲俄派的斗争中取得优势。2014年,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主动终止了乌克兰和欧盟的自由贸易协议,遭到了乌克兰议会的弹劾,被迫辞去总统职务,亲西方派再次上台。
这一次亲西方派执行全面“去俄化政策”,将乌克兰语定为唯一的官方语言,俄语学校被要求用乌克兰语教学。这伤害了克里米亚半岛民众的感情,克里米亚爆发了亲俄派和亲西方派的冲突。亲西方上台后,还在政策上倒向北约。乌克兰加入北约,意味着乌克兰极有可能将俄罗斯清除出克里米亚半岛。塞瓦斯托波尔、刻赤等重要港口将成为北约的海军基地。
一旦克里米亚半岛落入北约手里,俄罗斯将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为严峻的地缘战略格局。因此对于俄罗斯来说,唯有把克里米亚半岛牢牢掌握在手里,才能保护国家安全。克里米亚半岛自1783年并入俄国以来,经过几代俄罗斯族的开发,俄罗斯族已成为当地的主体民族。这给全民公投提供了便利。2014年2月,克里米亚爆发冲突之时,俄罗斯借口保护本国侨民,将军队进驻克里米亚半岛。3月初,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克里米亚议会宣布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脱离乌克兰独立。
3月16日,克里米亚就是否脱乌入俄进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居民支持。3月21日,俄罗斯宣布接管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
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之后,俄罗斯接管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保留了其自治共和国的名号。2016年,普京签署总统令,将俄罗斯南部联邦管辖区和克里米亚合并为“南部联邦管区”,从行政上加强莫斯科对克里米亚的管控。
俄罗斯还通过驻军、修建刻赤海峡大桥的方式密切了克里米亚和俄罗斯本土之间的联系。
但克里米亚的公投没有得到乌克兰以及绝大多数国际社会的承认。美国等西方国家虽然一致谴责俄罗斯的行为,然而西方国家并不愿意与俄罗斯闹僵,因此西方对于乌克兰的支持也仅停留在外交层面。乌克兰虽然坚持认定俄罗斯的公投是非法的,但绝对实力的弱势让乌克兰难以凭借实力收回克里米亚半岛。而欧洲杯是新冠全球流行以来最具有影响力的赛事,因此在球衣上宣誓克里米亚主权,成为了乌克兰为数不多的抗议方式。
—(全文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看图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