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知识特权带来的隔阂,如何走进母亲的内心世界?

面对知识特权带来的隔阂,如何走进母亲的内心世界?

00:00
01:09:25

有这样的一本书,每个分章都以植物的图文为引,在介绍完纷繁的果子之余,也写尽了河套平原上小人物们跌宕起伏的人生。


《世上的果子,世上的人》的作者秀英奶奶,出生在内蒙的农村,只读过一年半的小学,年过六十,却在儿子和儿媳的悉心教导下重新拿起笔,绘制自然笔记,书写故人旧事。


这是继“自然笔记心灵史”《胡麻的天空》后,秀英奶奶所著的第二本书。写作让秀英奶奶放开了自己,常常萦绕在心的往事,终于在图文的创作中得到了释怀,内心的“由小变大”让她获得了久违的松弛。而秀英奶奶的儿子与儿媳,和其他年轻人不同,他们的日常并没有被都市的快节奏裹挟,闲适与松弛的生活基调在如今这个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本期节目邀请到《世上的果子,世上的人》的作者秀英奶奶的儿子吕永林和儿媳芮东莉两位老师做客涟漪效应,聊聊候鸟般自由的生活、母亲的内心世界以及跟时间和社会争夺母亲的过程。


嘉宾:

吕永林(上海大学文学院创意写作学科硕士生导师)

芮东莉(科普作家,国内最早的自然笔记倡导者之一)


主播:

吴筱慧(澎湃新闻·镜相栏目编辑)


时间轴:
2:54 河套平原的开阔与贫穷,记忆里的美好童年
6:28 “流浪”的异乡人,当自然笔记走进生命
12:44 “丁克”的阻力来源何方?
17:48 年轻人纷纷从都市“出走”,为何决定留在大城市?
22:56 什么时候突然发现,母亲开始“看儿女脸色”生活?
39:00 当知识带来了某种“特权”,如何破除与父辈的交流隔阂?
51:28 如何排解单身老人的“中国式孤独”?
53:10 给大地上的母亲一支笔,如何看待珍贵的“个人史”写作?
57:50 和杨本芬奶奶相比,秀英奶奶的写作有何不同?
62:33 如何在繁忙之余放松身心?


书单:

《世上的果子,世上的人》秀英奶奶/吕永林
《胡麻的天空》秀英奶奶
《乱时候,穷时候》姜淑梅
《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梁庄十年》梁鸿
《大地上的亲人》黄灯
《秋园》《浮木》《我本芬芳》杨本芬
《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阎海军
《活着为了讲述》加西亚·马尔克斯
《非凡的小人物》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音乐:

吉森信 - 春を知らせるもの
Classical Artists - Concierto De Aranjuez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