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美国硅谷银行突然暴跌超过60%,市值蒸发94亿美元。当地时间3月10日,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布的一份声明,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宣布关闭硅谷银行,并任命FDIC为破产管理人。随后美国监管部门介入,宣布向硅谷银行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这是自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业出现的最大倒闭案,也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大倒闭银行。
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
硅谷银行1983年成立于美国,是硅谷银行金融集团的子公司,拥有27家办事处,3家国际分公司,商业关系网涉及亚洲、欧洲、印度和以色列。2022年末总资产规模达2118亿美元,按照合并资产排名来看,为全美第16大银行。硅谷银行主要为科技类企业提供融资等金融服务,客户并非一般普通储户,而是新创企业和创投企业,来自于生命科学、医疗保健、高端消费、私募股权及风险投资等科技初创领域,美国有1/3以上的科创企业都是硅谷银行的客户。
相较于传统商业银行,专注于科技领域投资的硅谷银行的业务模式具有明显的独特性,ROE水平相对较高。硅谷银行的存款多数为无息存款,主要来源于三类:一是私人银行客户;二是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募集的资金;三是VC所投资企业的资金。据悉,美国当地的科创企业为了能够在硅谷银行获得贷款,往往都是先在该行开立存款账户,在获得贷款或者其他外部融资之后,也会把钱存在硅谷银行,从而巩固与硅谷银行的关系、以期获得未来的融资便利。风险投资基金亦是如此,为了在项目投资中获得更大的流动性便利,也为了让自己的被投项目能够获得银行贷款、实现更好的发展,VC也会把自己的资金存放在硅谷银行。
这些无息存款成为硅谷银行获取利润的重要媒介。其利润主要来源于:一方面是来自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利差,向初创企业发放贷款并收取较高利息,以及通过协议获取企业部分认股权或期权;由母公司硅谷银行金融集团持有股权或期权,在企业上市或被购并时行使期权获利;对于前景看好的初创企业,让旗下硅银创投以风投方式介入,以获得资本增值。
另一方面,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硅谷银行选择用部分“无息负债”购买传统意义上风险相对较小、流动性相对较高的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2020年,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期间,PE/VC市场快速扩张,科创企业获得了大量资金,并将其存放在硅谷银行,给其带来大量低息存款。由于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贷款投向,硅谷银行便在美联储0利率时期,将大量存款用于购买1%利率的美国国债与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从硅谷银行的最新年报也能看出,其投资组合中超过一半都是1年期到5年期的无风险国债。
因此,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硅谷银行最大的特点是形成了创投金融生态,无息存款规模大,资产收益率高、坏账率低,在以往看来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具有创新性的商业模式。3月7日,硅谷银行还登上了福布斯年度美国最佳银行榜单,并入选福布斯首届金融全明星名单,足以显示福布斯对其业务模式的认可。
当音乐停止之后
但是,原本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却因近两年美联储加息引起了资产价格下跌,成为了此次硅谷银行破产的直接导火索。2021年11月起,为应对通胀,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使得PE/VC市场的流动性盛宴结束,硅谷银行面临巨大压力,2022年总资产较年初仅增加3亿美元,但有息存款成本从2021年的0.13%大幅攀升到2022年的1.13%。与此同时,加息导致当前市面上的债券收益率升至5%-7%,进一步导致前期购买1%收益率债券的硅谷银行面临巨额浮亏。其实,只要硅谷银行能够将这些资产持有至到期,选择不出售这些未实现损失,这些损失就不会在账面上迅速变现。不幸的是,硅谷银行随后因出售上述资产产生了18亿美元的税后亏损。现在看来,硅谷银行对这类固定收益资产的高配置比例几乎已经超过了安全警戒线,为后续高利率环境下的流动性危机埋下了隐患。
此外,科技企业的逆风来袭也是推手。美联储大举加息、美股IPO市场惨淡,以及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初创科技企业在市场上融资举步维艰,企业也出现流动性危机,再加上美国人力资本不断攀升,企业发工资等日常运营相应需要更多现金,导致大量硅谷公司选择从硅谷银行取钱。考虑到硅谷银行出现账面浮亏,以及初创公司在硅谷银行存款大都超过25万美元,没有联邦保险,这些企业开始把在硅谷银行的存款全部提取出来,进而加剧了硅谷银行流动性困境,流动性危机随之转为挤兑。
因为业务模式的独特性,硅谷银行迎来了双重打击。由于硅谷银行未保留充足现金,如果要满足客户提款要求,就要提前卖出自己之前投的上述资产,而且要大打折扣。此外,为填补资金缺口,硅谷银行选择出售其所有210亿美元的可出售证券,以及意图通过出售普通股和优先股募资22.5亿美元。这最终就使得硅谷银行的未实现损失变成了实际亏损和整个资产负债表的坍塌。
余波与反思: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应该多元化
为保护储户,阻止硅谷银行破产带来更广泛的金融影响,美国政府及时地采取了兜底救助措施。美国官员当地时间3月12日表示,硅谷银行的储户从13日起,可以提取他们的存款。根据美国财长耶伦、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主席马丁的联合声明,FDIC和美联储的董事会在与美国总统拜登协商后,批准了FDIC对硅谷银行的决议。声明称,此举不会导致美国纳税人蒙受损失,美国正在采取果断行动,通过增强公众对美国银行体系的信心来保护美国经济。美联储12日还表示,将通过一项新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提供额外资金,该计划将向存款机构提供长达一年的贷款。
尽管美国众多大型银行因业务、客户种类多样而不至于出现上述风险,但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依然不容小觑。
微观层面上,初创企业将受到一定的冲击。硅谷银行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科技创投圈的融资支柱,它的突然崩溃加剧了许多创投企业的不确定性。在激进加息的背景下,美国整个一级市场在2022年已经陷入了极度萧条,如今硅谷银行的倒闭无疑将雪上加霜。不过,此次美国政府采取了及时救助措施,保证每一位储户的存款不受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此次危机对科创企业的冲击。
宏观层面上,美国政府的救助避免了此次危机带来系统性风险,硅谷破产事件不会演变成“雷曼危机”。硅谷银行破产的直接导火索为美联储连续加息,经历此次震荡,美联储在货币政策方面可能会放缓加息脚步,不过笔者认为,此次危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此次破产事件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首先,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应该多元化,尽量避免单一的客户来源。因为银行也是一个多边市场,资产负债结构和客户多元化,才能够有效应对风险。硅谷银行单一的客户来源和资产负债结构,在过去来看是一个很好的利基策略,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其抵御风险能力不足。其投资多元化程度并不及摩根大通、富国银行这类大型银行,投资组合中超过一半都是1年期到5年期的无风险国债,这也为后来的危机埋下了祸根。
其次,监管部门应该对金融机构加强监管。硅谷银行单一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垂直领域,该行并没有为应对客户提款留出充足的现金。而我国一些地方的银行也受地域限制,业务仅仅局限于当地,资本充足率、存款准备金率相对不足,很容易受到冲击。监管部门应该重点监管这些资产结构或服务地域局限在当地的金融机构,提高资本充足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最后,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仅要考虑政策对大型金融机构的影响,也要考虑对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影响,保持宏观审慎的态度。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