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德国总理朔尔茨到访白宫。德新社注意到,双方的会谈既没有顾问也没有录音,会谈后也没有联合记者会,可谓十分“神秘”。此前德国在野党联邦议员克鲁帕拉曾呼吁朔尔茨在访美期间就“北溪”事件询问美方。在一些媒体看来,德国总理访美搞得如此“神秘”,似乎是为了避免在记者会上被问到令人“难堪”的问题。本周,这场“尴尬的会面”的后续效应开始进一步显现。
3月3日,美国总统拜登和德国总理朔尔茨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进行了约一小时的会面,这是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德国总理首次到访华盛顿。与朔尔茨一年前访美时白宫展现出的高调相比,这次两国政府均未对外透露会面的原因。而白宫留给媒体的公开时间更是短到仅有4分钟。其间,拜登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提词小卡片”,而坐在一旁朔尔茨表情略显局促。
美国总统 拜登:从去年至今,发生了很多事,我们必须进行沟通,我对我们接下来的对话表示期待。
面对现场记者连珠炮式的追问,拜登视而不见。随后,两人在闭门密谈期间没有允许任何一方的政府官员进入办公室。在会面结束后,既没有联合声明,也没有记者会。朔尔茨在会后的第一时间乘专机返回了柏林。德国之声记者 库夫纳:没有,这次会面绝大部分时间是一对一的会晤,持续了一个小时,之后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这基本成了一个“猜谜游戏”。
美联社称,显然,德美不想此次“绝密级”的谈话内容被外泄。而《每日邮报》甚至把这次会谈调侃为1944年二战期间发生在德国东普鲁士的“秘密军事会议”。
不过,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看来,不管拜登和朔尔茨如何闪避媒体的提问,但俄乌局势都是二人无法绕开的谈话重点。尽管对外声称美德“步调一致”,但在德国国内,反对向基辅提供军事援助的声音正变得越来越大。
据德国调研机构福萨的最新调查显示,约80%的德国民众认为,以谈判的方式结束冲突比让乌克兰“取胜”更为重要。而另一家德国权威民调机构阿伦斯巴赫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只有46%的德国人认为美国是可靠的盟友。
2月25日,在德国首都柏林的地标建筑勃兰登堡门,上万名民众冒雪参加反战大游行。
德国民众:与普京和泽连斯基开始谈判,告诉他们继续战争没有任何意义,只会延长苦难,因为情况不会好转,谈判是随时都可以开始的,不要再打仗了。
德国民众:我来到这里想要阻止更多的武器运往乌克兰,停止杀戮的继续和事态的恶化,我呼吁政府裁军,与乌克兰和俄罗斯和平共处。
3月6日,据路透社报道,处于关键位置的战略重镇巴赫穆特的战局已经转向消耗战,俄乌双方均在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3月8日,乌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表示,乌军只有接收了大批量西方主战坦克后,才有可能扭转战场局面。不过,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这一目标恐怕很难在短期内实现。
早在今年1月,美国便承诺向乌克兰提供“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然而,就在上周,美国陆军部长沃穆思声称,由于“产能”问题,恐怕在今年年内都无法将美国坦克交付给乌克兰。这被外界看作是美国此前开了张“空头支票”。
面对外界的种种质疑,3月3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将锅甩给了盟友德国。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 沙利文:我认为这引发了一些误解,总统最初决定不派遣美国坦克艾布拉姆斯坦克、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因为军方告诉他,在这场战斗中它们不会派上用场,有用的是德国坦克,一种被许多欧洲国家使用的坦克豹式坦克。但是德国人跟美国总统说,他们不准备让豹式坦克参加战斗,除非美国派遣艾布拉姆斯坦克。现在这些豹式坦克正在送达,尽管艾布拉姆斯坦克不是适合的战斗工具,但为了显示西方团结,确保乌克兰获得他们想要的武器,总统最终同意了援助艾布拉姆斯坦克。
美国外交关系中心的国防政策高级研究员比德尔指出,德国的豹2坦克和美国的艾布拉姆坦克都是北约现役最优秀的主战坦克,无所谓谁性能更好。只不过,哪国的坦克最先出现在冲突地区,却有“跨越红线”的象征意义。豹2坦克作为欧洲的主战坦克,几乎全部由德国生产,其中约2000辆分布在欧盟13个国家,所有豹2坦克的出口必须获得德国的许可。
据英国《卫报》报道,此前,朔尔茨政府由于担心俄乌冲突升级,迟迟没有理会乌克兰的要求。但从今年年初开始,美国便不断通过英国、挪威和波兰等北约国家向德国施压。
波兰总理 莫拉维茨基:尤其是德国,他们有350辆豹式坦克处于现役状态,还有200辆豹式坦克的库存,为什么把它们放在库房里呢?波兰和自由世界不能承受不派遣豹式坦克和现代武器给乌克兰的后果。
2023年2月8日,在美国为首的北约内部强大压力下,德国国防部长承诺,德国的18辆豹2将于本月内抵达乌克兰。而早前的2月下旬,获德国批准的4辆豹2已由波兰交付基辅。而要想熟练操作坦克,士兵需要接受至少两个月的培训。
2月25日,在波兰将坦克运抵乌克兰的当天,乌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亲自查验了其中一辆,并在不经意间发出了“灵魂之问”。
乌克兰国防部长 列兹尼科夫:不好意思,去莫斯科的路怎么走?
在《政客新闻网》看来,俄乌冲突如果处理不当,有进一步升级的风险。而德美此番在坦克问题上尴尬的推搡,则暴露出了德国在国防政策上的“多难”局面。
2022年的2月27日,也就是俄乌危机爆发三日后,朔尔茨在联邦议院发表演讲,表示将彻底改革德国的国防政策,提出将突破德国基本法的限制,建立专门用于装备升级的1000亿欧元“防务专项资金”。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注意到,朔尔茨在2022年5月接受采访时表示,“德国不久将会拥有北约框架内欧洲最大的传统军队。”一方面强调“北约框架”,一方面强调“欧洲最大军队”,同时还要遵从以“欧洲和平”为目标的“基本法”的限制。这被看作是德国对马克龙提出的,欧洲不依赖于北约的“防卫自主”的某种回应。回顾朔尔茨年轻时的政治生涯,其曾在20世纪80年代的西德街头,领导反对美国在欧洲部署中程核导弹的抗议活动,并曾支持德国退出北约。而在英国《泰晤士报》看来,作为北约的“老大哥”,美国一直希望德国在防卫问题上按照美国主导的“北约标准”行事。
法国24频道国际版主编 特勒:美国感到窝火的是德国没有遵循北约将年GDP2%作为军费开支,德国现在的军费仅为1.4%,这比波兰要低得多,波兰的军费是3%,这就是为何拜登将波兰视为更亲密的盟友。在过去的一年中,拜登已经去了两趟波兰。
实际上,对于德国“加强军备”的表态,波兰副总理卡钦斯基的回应同样耐人寻味:“当我们说我们将认真武装自己时,德国人立即宣布他们也会这样做。德国人是想武装自己对付俄罗斯还是对付我们?我不知道,但至少他们在武装自己。”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眼下欧洲在如何结束俄乌冲突问题上的分歧和互不信任已愈发明显。以德国为首的老欧洲国家,倾向于立即进行和平谈判,而亲西方的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领导人则乐见莫斯科的某种“政权更迭”。在德国马歇尔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简斯看来,不愿充当“马前卒”的德国显然引发了美国的不满。
拜登在此前的“欧洲之行”中有意无视柏林。上个月,在访问乌克兰和波兰时,拜登只在德国的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短暂停留。本月的白宫会面是朔尔茨上任以来第二次到访华盛顿,而相比之下,拜登只因去年的G7开会,才去了趟德国南部的埃尔莫城堡。
于是,当朔尔茨为代表的欧洲政治家们小心翼翼地游走于各种“钢丝绳”和“红线”之上时,欧洲传统的地缘政治平衡已经被打破。而不断酝酿发酵的“北溪事件”更为陷入尴尬的“大西洋关系”钉上了一根楔子。
《政客新闻网》认为,在美欧眼下的诸多矛盾中,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让欧洲人如鲠在喉。就在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赫什刊发关于“美国秘密布局,摧毁北溪管道”的独家报道一个月后,对此集体噤声的美国“主流媒体”终于有了“行动”。
3月7日,立场偏向美国民主党的《纽约时报》刊发名为《美官员透露,情报指向亲乌团体破坏管道》的报道,援引匿名美国官员提供的消息称:是亲乌团体实施了北溪天然气管道的袭击,爆炸的实施者极有可能是乌克兰人或俄罗斯人,也可能同时包括乌克兰和俄罗斯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纽约时报》发出了此番爆炸性的结论,但却并没有引述任何依据,报道还特别指出,没有证据显示乌政府内的高级别官员未参与到行动当中,爆炸也不涉及美国人或英国人所为。
美国《国会山报》政治评论员 格雷:我们确实知道存在一种模式,即美国主流媒体毫不怀疑地刊发美国情报部门的报告,就像他们毫不怀疑地刊发警方报告一样,这则信息严重缺失的报道就非常说明问题。以下是报道的其中一段话,它显示出这篇文章有多空洞,它说“美国官员表示,他们不知道袭击者或其所属的组织的情况,但是新收集到的情报评估表明,他们是俄罗斯普京的反对者,但没有具体说明该组的成员或谁指挥或资助了这次行动。美国官员拒绝透露情报的性质或获取方式或任何有关证据强度的细节,他们表示没有得出结论是否涉及外国势力,这使得该行动可能是由代理人未经授权展开的行动”。因此,这篇报道基本上是在说,万一你有啥疑问,我们对此一无所知,但这不是我们炸的,也不是泽连斯基炸的。
无独有偶,就在《纽约时报》援引美国官员调查结论的当天,德国主流媒体《时代周报》也发文呼应了美方的说法。《时代周报》援引德方匿名官员的话称,这个所谓的“亲乌克兰组织”由6人组成,包括一名开船的驾驶员、两名潜水员、两名潜水助理和一名医生,这伙人从一家波兰公司租赁了游艇,在德国北部城市罗斯托克进行了准备工作。在9月6日出航后,6人小组在“北溪-2”管道上安装了爆炸物,并在9月26日引爆。完成安放炸药的任务后,这个“亲乌克兰组织”又若无其事地把船还给了船主,德国调查人员随后在该艘船上检测出了炸药痕迹,从而确定了罪魁祸首。而至于这几个人的具体信息、行踪下落、《时代周报》一概没有披露。
对此,全球风险情报和战略风险咨询公司西比霖的首席执行官克鲁普指出,德美媒体转载的内容疑点重重。首先,在没有潜水艇声呐的帮助下,极难在茫茫海上准确定位出北溪管道的具体位置;其次,北溪管道的爆破深度在100米以下,只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潜水员在该深度熟练作业;此外,北溪管道受损的断面齐整,说明实施爆破人员对爆破当量的计算相当精确,除了全球顶尖的军方特种部队,民间组织很难完成这样的任务。
西比霖全球风险情报和战略风险咨询公司CEO 克鲁普:的说法是最说不通的,一个非政府组织的几个人有能力走私如此大量的炸药而不被发现,将炸药准确安放于这条重要管道。这种假设早前便被提出过,但它也是最令人难以信服的一种。这意味着在这个行动背后有巨额的财力支持和非常厉害的网络。你可以想象,仅仅在德国运输如此大量的爆炸物本身就是难以置信的事,即便这点解释得通,还有很多疑点有待解释。
相比于美德媒体疑点重重的报道,更多的人更愿意去相信知名调查记者赫什一个月前对于北溪爆炸事件发表的细节详尽、逻辑清晰的报道。
法国政界人士 库兹曼诺维克:赫什的报道文章十分清晰,比这篇文章详尽得多。我们还是要看谁将会在事件中获益,俄罗斯只需关闭阀门便可以获得与西方谈判的筹码,为什么要劳师动众给自己造成100亿美元的损失呢?我们仍然在购买他们的天然气和石油,只不过费了点周折而已。获益者只有一个,那就是华盛顿。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7日在Telegram上发文回应。西方媒体爆料称“亲乌克兰团体”与“北溪”被炸事件有关。有趣的是,是谁允许这样的消息泄露、让其充斥信息空间的?答案:是那些不想在法律层面进行调查、想方设法转移公众对事实的注意力的人。
“一些涉事西方国家政府应该做的不是泄露消息,而是对俄方提出的正式要求作出回应,至少是研究记者赫什的调查资料,不用匿名炒作消息暗中替换这些资料。”
而美国前CIA情报官员分析师麦戈文则直接喊话《纽约时报》称,“你们为什么没有勇气去直接问问朔尔茨,是谁炸了‘北溪’呢?”
虽然拜登与朔尔茨的会面内容也许外界永远无法知晓,但除了俄乌和北溪,美联社认为,另一个必不可少的话题便是经济。从去年至今,欧盟希望美国可以放弃或调整对其对电动车企业的巨额补贴政策,减轻对欧洲所造成的冲击。但从两天后朔尔茨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闭门会议后的表态来看,同俄乌问题一样,拜登很可能没有给朔尔茨什么面子。
欧盟委员会主席 冯德莱恩:他们的政策给我们造成了困扰,我们一直在探讨应对之策。首先我们要与美国协商造成的重要后果,其次我们要批准我们对政策,最后这些动作必须要快。
在“北溪”管道被炸后,欧洲的能源供给从俄罗斯转向依赖美国。据德国哈雷经济研究所去年年末公布的数据,在2022年下半年,平均每个月有超过750家欧洲公司破产倒闭,同比平均增长34%。高昂的能源成本是企业关停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眼下,更让冯德莱恩感到头疼的是,随着今年1月美国巨额补贴法案的落地,更多的欧洲企业正在“弃欧投美”。
据《金融时报》3月8日报道,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搁置了在东欧建立电池工厂的计划,优先考虑在北美建厂。根据拜登去年8月签署的旨在“在美投资、在美制造”的《通胀削减法案》,大众的该项建厂选址调整,将让公司在美获得105亿美元的补贴和贷款。
而就在上个月,特斯拉宣布减少在德国的投资,将电极等一些组件从德国勃兰登堡州格林海德的工厂转往美国生产制造,以从《通胀削减法案》中获益。
比利时交通和环保政策游说组织TE本周发出警告称,超过三分之二原计划在欧洲投资或建厂的电池项目面临被取消、推迟或削减的风险。
此外,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德国化工集团Linde、意大利能源企业Enel、 荷兰汽车品牌Stellantis 和法国气化巨头Air Liquide,近期均表示正在将未来的投资重点转向北美。法新社直言,欧洲和美国的“补贴大战”迫在眉睫。
欧盟委员会主席 冯德莱恩:欧洲的政策必须更简单、更快捷、更可预测。我们将因此提出《净零工业法案》。
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委员会将在下周讨论《净零工业法案》的框架内容,法案的初步版本将于今年6月发布。《德国之声》报道,该法案将让欧盟在清洁能源领域对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补贴,以对抗美国政府的《通胀削减法案》。
正如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所说,“近一年多来,在布鲁塞尔通过的有关俄乌的决定中,我更常看到的是美国的利益,而不是欧洲的利益。美国人占据了主导”。
《政客新闻网》更是直言,欧洲内部的不满情绪不断积聚,但欧洲缺乏凝聚力的事实,给美国提供了对欧洲“分而治之”的空间。德国《明星》周刊的封面则用“老大哥回来了”,来描述朔尔茨的访美之旅。正如《政客新闻网》所说,受制于美国的欧洲人希望获得“战略自主权”,目前很难实现。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