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八妇女节当天,广州市人和镇南兴合兴堂女子醒狮队表演的视频登上某平台热榜,引发关注。
这支原本只有零星几人的女子醒狮队现已拥有20余名成员,摘得了第九届白云区青少年醒狮赛金奖、第五届广州市青少年醒狮表演赛金奖、最佳鼓乐奖等诸多荣誉。
这一切,4年前是不可想像的。
2019年正月初一,原本期盼着完成自己人生中第一次醒狮表演的女孩们,被部分村民以“女孩舞狮就是母鸡拜年,不吉利”为由拒之门外。
如今4年过去,这支年轻的队伍在质疑声中越挫越勇,凭借实力摘得属于她们的荣誉,一步一步打破性别偏见。
破壳:
曾因村民偏见失去第一次演出机会
广州市人和镇南兴合兴堂醒狮队,建立于上世纪80年代,是一支致力于弘扬传统醒狮技艺、推广南派醒狮文化的队伍。2006年,广东醒狮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流行于岭南地区的传统民俗,醒狮寓意着吉祥美满。
2018年年初,原本只有男丁的合兴堂醒狮队首次迎来6名女孩。由于人员不足,这些女孩在当时未能组成专门的女子醒狮队,而是作为插班生与男队一同训练。
2019年正月初一,经过一年舞狮训练的女孩们终于获得教练首肯,拥有了初次登台表演的机会,她们需要前往村里挨家挨户拜年。
换好醒狮服,摆放好道具,就在一切都准备就绪时,不少村民却以“女孩舞狮不吉利”为由,要求教练当场换下女孩,并安排男生前来表演。“都2019年了,男女在哪里都是平等的。”面对教练的据理力争,村民们态度并未有任何改变。就这样,女孩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失去第一次演出的机会。
“你可以说我的队员技术不行,但是不能出于性别原因把她们赶下来。”这次的事不仅是女队员们的一个心结,也让教练余卫钊和张哲亮感到愤懑,“作为教练,我们不能因为村里人说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要倡导男女平等。”
为了向村民们证明醒狮不是只属于男性的运动,两位教练一合计,决定成立专门的女子醒狮队。余卫钊叫来队里的6名女孩,号召大家一起帮忙招聘,解决队里人手不足的问题。2019年7月,合兴堂女子醒狮队正式成立。
一路走来,村民们的非议少不了。面对众人的冷眼,张哲亮和余卫钊决定带领女孩们打牢基础,练好技术。从2019年到2021年,这支女子醒狮队鲜少参加表演,而是潜心训练,等待蜕变。
蛰伏:
苦练基本功 克服恐惧心理
今年16岁的钟敏婷,与醒狮结缘于2018年寒假。那时每晚和母亲外出散步的她,都能在自家楼下看见合兴堂醒狮队。“当时看到她们在舞狮,觉得很好玩,于是就想加入。”
然而,醒狮只是看起来好玩,学起来困难重重。加入醒狮队后,女孩们要面临的第一道关卡是长达一年的基本功训练。扎马步、俯卧撑、仰卧起坐、跑两公里,只有练好四肢力量,她们才有机会解锁难度更大的技巧动作。
刚开始练习基本功时,钟敏婷累得想哭。3种不同的马步,每种需要做15分钟,一练就是45分钟起步。“那时是不能休息的,每个动作必须做够15分钟,师父会拿着小木棍站在旁边监督你。”然而,即使训练强度再大,训练难度再高,她也从未想过放弃。“师兄告诉我们刷牙的时候可以练习金鸡独立,洗澡的时候可以扎马步。”为了尽快弥补自己体能较差、力量较弱的缺陷,钟敏婷抓住一切空闲时间进行自我训练。大半年后,教练终于同意她开始练习狮头。
作为醒狮里较为亮眼的位置,狮头对成员的上肢力量、协调能力以及领悟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举着重达四五斤的狮子皮具完成一系列难度动作并非易事,而坐头是钟敏婷练习时间最久的一个动作。
所谓坐头,即狮头跳起来坐在狮尾的头顶,它需要成员拥有出众的跳跃能力和平衡感。“练习次数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我和狮尾一起练习五六十次坐头。每次练习我们都会拍视频,训练结束后我会回去一遍一遍看视频,找到当天做得不好的地方,第二天接着练。”
正是凭借着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钟敏婷不仅练好了狮头,还将狮头舞出了自己的风采。在2023年鸦岗醒狮嘉年华表演中,因为操作不当,原本应该咬在钟敏婷嘴里的道具蛇不小心缠绕在狮头上。当时她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借力将蛇甩下来重新咬进嘴里,并顺利完成接下来的表演。“师父说我的这场演出很合格,对他来说是完美的。”
醒狮表演常常需要爬上高杆,或在凳子与凳子之间来回穿梭跳跃,这些动作对于女子醒狮队成员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今年刚满18岁的队长刘琪琪,在醒狮里担任难度最大的狮尾角色。即便如此,她也对爬杆有天然的畏惧。“其实我是有一点恐高的。”刚加入醒狮队时,刘琪琪完全不敢爬杆,每到这个时候,师父余卫钊便会拿着棍子站在旁边监督。“你不要害怕,我在下面保护你。”在师父一次又一次悉心指导下,如今的刘琪琪已能克服心理恐惧,顺利完成爬杆。
虽然才17岁,但成员李嘉雯从来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最近的一次训练中,她因为完成跳跃动作而受伤。由于两个凳子之间的缝隙较大,她不小心踩空摔了下去。然而只是简单休息了10几分钟,李嘉雯又重新投入了练习。“不疼,早就摔习惯了。”这是这群女孩最常挂在嘴边的话。
关关难过关关过。谈及过往遇到过的最大困难是什么,钟敏婷笑着回答道:“没什么困难,难度都不大,以前的也忘记了,总之什么困难都能一一解决。”
蜕变:
诸多桂冠被她们收入囊中
2021年7月,合兴堂女子醒狮队拿到第二届中华民族“南狮鼓王”争霸赛女子标准组冠军。从饱受冷眼到摘得桂冠,她们走了整整3年。
也是从那时起,接二连三的荣誉被这支队伍收入囊中。“第九届白云区青少年醒狮赛金奖”“第五届广州市青少年醒狮表演赛金奖”“第十六届广东省运会——传统南狮女子少年组冠军”……从白云区走向广东省,这些平均年龄不到13岁的女孩正在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合兴堂女子醒狮队的成功离不开优秀的队员,更离不开余卫钊和张哲亮这两位尽心尽力的教练。
余卫钊是合兴堂的总教头,他于1999年来到这里拜师学艺,一待就是24年。2006年,他成为合兴堂醒狮队唯一的教练。2008年,毕业后的他前往船厂工作,闲暇时间仍然坚持在合兴堂进行醒狮教学。
余卫钊的工作并不轻松,早上4点就需要到岗。每到周五或周六晚上,下班后的他还要前往合兴堂训练醒狮队,常常晚上11点才能回到家中。有时碰上赛季,他还需要前往当地中学训练学校的醒狮队。
面对这份费时费力却不赚钱的工作,余卫钊的妻子曾经表示很难理解。那时的她常常哭着向丈夫抱怨,总认为丈夫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直到女子醒狮队成绩越来越好,她才终于理解丈夫的一片苦心。
训练场上的余卫钊是严格的,这是所有队员对他一致的印象。钟敏婷坦言道:“师父的脾气不是那么好。有时难度动作一直做不出来,师父就会逼我们做这个动作。师父说我们是逼出来的,不然就没那么优秀了。我们现在可以感觉到师父的良苦用心,可以说没有师父就真的没有我们的今天。”
队长刘琪琪则用“严父”二字来形容余卫钊。她表示师父虽然严格,但是训练之余,他会组织大家一起出去玩,请大家吃饭、喝奶茶,像朋友一样和大家打成一片。
余卫钊本人也用“扮演的其实是父亲的角色”来形容自己和徒弟们的关系。除了操心日常的醒狮训练外,他还关心着所有成员的学业和日常生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家长把孩子送到我这里,我就有责任。”
与余卫钊的严厉不同,教练张哲亮以鼓励式教育为主。未来希望从事教师职业的他认为,鼓励队员们自己去思考,在舞狮过程中融入一些自己的特点才是最重要的。
张哲亮与合兴堂醒狮队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014年。那时恰逢寒假,年仅16岁的他连续几天骑行六七公里到合兴堂醒狮队门口蹲守,最终如愿成为醒狮队的一员。
2019年,广州市开展第一批国家级龙狮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和考核,张哲亮以满分的成绩通过考核并顺利拿到资格证书。
在队里,张哲亮主要负责节目的编排。他认为不是做很多高难度动作就是好的表演,而是要拿捏好传承与创新的尺度,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为了充分发挥女队的优势,两位教练特意购置了粉色狮头等更贴合女性特点的道具,让原本较为刚烈的舞狮变得柔美。
此外,张哲亮还从《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等中国古代经典故事中获得灵感,通过编排完善的故事情节来展现狮子惟妙惟肖的形态。
截至目前,合兴堂女子醒狮队已经编排了《桃园结义》《翻山越岭步步高》等一系列优秀节目。
延续:
不仅是传承人,更是传播者
合兴堂女子醒狮队的传承,不仅仅体现在传统文化的推广上,更体现在一代又一代队员的坚守中。不收学费,早出晚归,只是出于纯粹的热爱,余卫钊便在醒狮队里度过了24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传承者。“醒狮赚不了什么钱,就是单纯想把这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同样是从学徒变成教练,张哲亮坦言自己不仅仅是醒狮这项运动的传承人,更是将醒狮文化推广出去的传播者。“我身上有一份责任在,我也感觉非常光荣。”目前他正在湖南科技大学攻读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服务设计。
张哲亮介绍道,服务设计就是要将看起来遥不可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化,让非遗走进社区,走进校园,服务更多的群体,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
从2018年至今,合兴堂女子醒狮队里有人留下,也有人离开。
谈及未来规划,队员李嘉雯、钟敏婷和刘琪琪均表示,即使以后去其他城市读书、生活,自己也会一直留在醒狮队里。钟敏婷说看到狮子就像看到自己,她早已和狮子融为一体。刘琪琪则说:“我想一直坚持下去,教更多的新成员,让这份文化传承下去。”
—END—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