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计名起源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计名起源

00:00
02:18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计名起源
“偷梁换柱”也称“抽梁换柱”,其语义出自《玉集·-二·壮力篇》引《太史公记》:“殷纣……力能索铁舒钩,抚梁易柱,步捉猛兽,手接飞。鸟也。”今译为殷纣王力大无比,能够使铁成绳状,能够使铁钩伸直,能够手托房梁换柱子,能够步行捉猛。兽,能用手抓飞鸟。唐代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后世多作“偷梁换柱”,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如《红楼梦》九十七回:“(李纨)一头走着,一头落泪,想着:'……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偷梁换柱指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偷天换日”“偷龙换凤”“调包计”,都是同样的意思。在军事上,联合对敌作战时,反复变动友军阵线,借以调换其兵力,等待友军有机可乘、一败涂地之时将其全部控制。此计归于第五套并战计中,本意是乘友军作战不利,借机兼并他的主力为己方所用。此计中包含尔虞我诈、乘机控制别人的权术,所以也往往用于政治谋略和外交谋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林音说养生

    学习了,受益匪浅

  • 听友377644347

    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