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来试着回答同学的一些问题,不一定非常成熟,是分享一些思考。同学们在回答中提出的问题,有的是相当深刻的,有些也抓到了难点,因为这都不是容易解答的问题,在学术界都会有非常多的讨论和争议。我自己的观点也不一定完整,就供大家参考。我把大家的问题归纳成几类来给出一些反馈,不一定按照大家原始的来做回应。当时我留的思考题是:要讲一个自我的故事,最困难的是什么?第一类回答,有几个同学谈到了:自我与他人的影响,或者自我与社会的束缚。就是说我从小就生活在别人的期待当中,好像找不到自我,同时也没办法融入社会群体。那应该怎么办?我觉得这是一个真问题。我们在课程当中讲过,自我的塑造一直是在社会的环境当中,我们不能够离开社会(社群或群体)来构成一个自我。也就是说,在一般的意义上受到社会影响这件事情本身,不构成我们讲述自己故事当中的一个障碍。为什么?因为没有社会、没有群体,你的自我是没有办法形成的。人所谓创造自己的故事,讲述自己的故事,并不能无中生有。但是有时候受到他人的影响,我们为什么会感到自己好像没有活出“真正的自我”,一直活在别人的期待别人的眼光当中,会让我们感到一种负面的体验呢?因为确实有这样一种可能,就是你的内心感到了与外部影响的冲突。我们成长的整个的过程当中,有一个面相很重要,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就是社会用它的规范、规则来规训你,就是让你成为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人,这是社会化的一般属性。但是在这种规训过程当中,有的人感到自我内在的某种声音或者独特的想法被压制了,然后感到自己变成了一个过于迎合别人的自我,感到失去了自我的本真性。本真性就是一个人能够把内在的自我展现出来,获得了表里如一的展现,这叫做本真性。如果一个人完全生活在外在规范的束缚当中,可能会感到失去自我。所以这不是一个假问题,是一个真问题,但它的要点不在于受到外部的影响,而在于受到别人什么样的影响和怎样选择来对待外部的影响。实际上,社会化过程对我们的规训不可能是彻底的。如果是彻底的,你是不会感到失去自我的,对吗?如果你的自我完全被社会压抑了,完全被这个社会所有的规范、流行的观点所同化了,你就不会感到压抑;如果你感到了压抑,这说明这个社会化过程不是彻底的,不是干净利落的,你仍然保有一份跟社会主流的或者流行的观点和规范可能相冲突的、有紧张的一些需求、愿望和主张等等。所以在这里,重要的是你要发展出一种鉴别能力,来分辨社会对你哪些影响是负面的,哪些影响可能是积极的。因为有的时候社会的压力可以刺激的你的自我成长,你跟社会规范之间存在一种张力,也可能让你发生改变的动力。举个例子。在西方的宗教改革历史上,当时很多人感到教会所主张的那种道德并不是我自己内心特别心悦诚服的、真诚所相信的道德原则,但是我不得不去遵守。这时候人们就感到“我”一直活在别人的期待中,活在社会的压力中。但这种压力最后导致了一部分人开启了宗教改革的事业。像马丁·路德,像加尔文,他们提出人要遵从自己相信的上帝,而不是教会所传达的教义。你看,这时候就激发了一个自我的变革,其中蕴含着强大的创新的能力。也就是说,当社会和自己的想法发生冲突的时候,它可能导致改变,导致创新。但是不是每一种情况都是这样呢?这就涉及到自我成长的复杂过程。有的时候你可能需要拒绝,有的时候需要公开表达抵抗对于一些不正当性的陈旧规范和要求,比如说对女性的歧视等等;而有些时候可能是需要协调,需要对话,需要更深的理解;还有些时候你可能需要妥协,需要反思自己,改变自己,来适应社会等等。这里边的问题非常复杂,它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来具体讨论的。但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这样说,第一,社会对人有影响,这个社会化过程是自我构成的一部分,这个现象本身并不是问题;第二,社会对个人的影响,或者他人对自我的影响,有各种不同方式,各种不同情况;于是,第三,我们作为个人如何来选择应对的方式呢?就是要区别对待。有时需要抵御和反抗,有时需要对话、澄清和理解、有时则需要妥协、让步、反思自己和改变自己。第二类回答中,涉及到自我评价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问题。就说在对自我的评价中,我对自己的看法是一回事,那别人怎么看呢?社会对我怎么看呢?然后自己就很难对自己有一个稳定的客观评价,就有时候评价过高,有时候评价过低。那么这里面就涉及到自我评价的客观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我大概只能谈几点吧,第一,要求一个完全精确客观的自我评价,既不可能也不必要。没有人能够做到绝对客观、全面地看待自己。你自己做不到,别人也做不到。别人因为不够了解你,没办法了解你的方方面面,所以做不到;而你自己呢,由于“身在庐山中”,有的时候难以超脱,所谓“当局者迷”所以你需要通过反思来跳出自己的迷局。当然,彻底跳出来是不可能的,但你总是可以局部地离开自己所处的局面,这是重要的。为什么人有些同学会要求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评价呢?是因为我们发现,有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