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同春】中国式现代化的“郑州图景”大型系列报道“创新驱动”之一:科创挺进主战场

【家国同春】中国式现代化的“郑州图景”大型系列报道“创新驱动”之一:科创挺进主战场

00:00
09:07

【家国同春】——中国式现代化的“郑州图景”大型系列报道

第三篇章 “创新驱动”之一

科创挺进主战场

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要特征。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为总目标,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加快“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以风雨兼程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拼经济,千方百计促发展,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郑州篇章。

本报特推出【家国同春】——中国式现代化的“郑州图景”大型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郑州市全力以赴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的干劲和蓬勃的朝气。今日刊发第三篇章“创新驱动”之一《科创挺进主战场》。

春光正好,玉兰如盏。

徜徉龙子湖智慧岛,你怎能想象,就在这么一块面积不大的风光旖旎的地方,集聚了13家科研机构、汇聚了32家孵化载体、入驻了1300余家企业、聚拢了30000名员工?

翻一翻郑州的科创成绩单,你怎能想象,科创指标曾在全国排名平平的郑州,现如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技术合同成交额、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科技创新的核心指标,近三年,年均增长幅度均居9个国家中心城市第一位?

是的,科技创新的力量,如同三月的风,正在中原大地上,氤氲万里……

图为航拍龙子湖智慧岛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新华 摄

更宽视野 更大格局

形成中长期发展战略

蓝图,是努力方向,也是未来所在;是发展动力,也是奋发理由。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立足省情实际、扬长避短,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有方向,更要有行动,才能奔向理想中的远方。

中原科技城创新孵化基地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2021年,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置于“十大战略”之首。

作为省会,郑州更是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坚定走好创新驱动发展“华山一条路”,创新人才引育加快,创新之势越来越强,创新佳音接连不断,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步伐铿锵。

让科技在绿城大地上绽放更美的花朵,更需要提前布局、靠前发力。2022年3月22日,郑州成立了郑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谋划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扎实开展“三标”活动。

聚焦“国家创新高地”目标,郑州先后印发实施了《郑州市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行动计划方案》《郑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研究制定了《关于率先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意见》《郑州市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通过打好政策组合拳,激发企业创新动能,形成了覆盖支持加大研发投入、高企培育、新型研发机构等全方位“1+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在敢闯敢试敢干的不断努力下,郑州积极开展“国字号”改革试验,先后获批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等称号,为郑州“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跨越台阶 突破关键

科技创新“郑”当时

2021年7月,河南首家省实验室——嵩山实验室正式揭牌运行,在重塑实验室体系、搭建一流创新平台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可是,就在此前,全国已有和在建的大科学装置、中科院100多家直属研究所、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河南均为空白。

现如今,河南整合省内外创新资源,神农种业、黄河、龙门、中原关键金属、龙湖现代免疫、龙子湖新能源、中原食品等10家省实验室相继揭牌成立,均由“两院”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同时,集聚130多位院士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或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与此同时,有了政策的支持,高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着,2022年,郑州新增高企1100家左右,全市高企突破5190家,同比增长25%,全省占比48%。超聚变、致欧家居成为独角兽企业,郑州市从此实现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

图为二十七研究所某产品生产线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新华 摄

而郑州的科技成果,也越来越被更多人知道——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的载人飞船GNC分系统激光雷达、连续波高精度测量雷达,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的加排阀、服务阀、温控阀等多种类特种阀门,为神舟十四号擎天保驾护航;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185辆宇通氢燃料电池客车提供全天候服务;郑煤机自主研发的10米超大采高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成为世界之最,综合性能国际领先,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矿综采技术和装备供应商、国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

不仅如此,阿兹夫定片为中国疫情防控贡献了“郑州方案”,“郑麦7698”助力“中国碗”盛满更多优质粮,盾构、光通信芯片、流感疫苗等成为“郑州智造”的“新名片”。

搭建平台 汇聚人才

中原沃土结出累累硕果

从初次商谈到签约落地,用时不足3个月。

2021年,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招募2000人团队落户中原科技城,是郑州打造创新生态初显成效的生动注脚。目前,该公司已拥有上万家客户,2022年营收超230亿元,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和算力服务提供者。

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的迅速落地、迅速研发,绝不是个案,也不是偶然。

历史和实践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和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

图为航拍龙子湖智慧岛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新华 摄

郑州紧盯政策落实,集聚一流创新团队。充分发挥政策引才效能,贯彻落实省委“1+20”人才政策,研究制定了《郑州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资助实施细则》《郑州市重点科研院所及创新平台引进人才实施细则》,通过重大战略招才引智、创新平台高端人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专项活动,不断激励各类人才在郑持续开展创新创业。

同时,协调推进人才计划实施,推荐报送国家重大人才计划6项,中原英才计划项目9个,中原英才计划项目29个;组织实施第三、四批“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参加结题验收的126个项中,拟通过结题验收项目99项,占比78.6%。

看吧——

带着“不成创新高地,必成发展洼地”的紧迫感,郑州,正在紧紧抓住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不断变革机制、完善政策、优化服务,给足“阳光雨露”,让“天地之中”成为英才向往之地、创新奔涌之地、企业发展之地。

策划:卢士海

统筹:程玉峰

执行:孙新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